大张伟用东昌毛笔制作技艺绘制黄明昊的头像, 严浩翔“骑”上冯家竹马在古城巡游3分钟,更有一场紧张刺激的龙舟赛事,牢牢锁住观众的眼球。

在东方卫视《极限挑战》第十季第9期节目中,极挑兄弟团穿越古今,为争夺聊城名品宝葫芦,在素有“运河古都”之称的聊城开展了一场文化之旅。本期节目中,嘉宾在聊城古城开启了一场“通过打卡非遗点赚货物”的比拼。既展现了团队的竞技能力和凝聚力,又向观众呈现了聊城百年来的历史文化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季《极限挑战》以“十年挑战,万里同行”为主题,不仅是对过去十年历程的回顾与致敬,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展望与承诺。节目在这一季带领观众横跨中华大地,在北方的大兴安岭,感动于森林瞭望员22年的默默坚守;在国际大都市上海,震撼于现代城市的繁华与活力。每一站都是一次全新的探索与发现,与全国观众一同见证祖国的辽阔与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限挑战》通过十年来积累的广泛影响力,有效赋能文旅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肩负起了深化文化自信、强化民族认同感的责任与使命。

饱览中国的大好河山

《极限挑战》第十季开启城市探索之旅

俯瞰聊城古城全貌的光岳楼,聊城商业繁华的代表山峡会馆,风景秀丽的大运河……聊城作为黄河流域与京杭大运河的唯一交汇城市,自古便是南北交通的咽喉。不仅在商品贸易中起到了桥梁和推动的作用,更是联结着不同地域文化交流的纽带。京杭大运河的修建与发展,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承载着民族团结的精神。无论是聊城的文化交流特色,还是运河古都的凝聚精神,都与《极限挑战》所倡导的人文关怀与正能量不谋而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本期《极限挑战》的镜头生动捕捉了聊城的自然景观与文化建筑,呈现了聊城本地的风土人情与繁荣景象,既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和谐共融价值观的一次致敬,也是节目响应时代呼唤、深化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自信的增强,文旅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去年春节前后在社交媒体上所掀起的文旅热潮,正是民众对探索国家美景、体验各地文化迫切需求的直接体现。《极限挑战》第十季选择走遍中华大地,每到一地便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底蕴、畅览自然风光,这一行动正贴合当下的时代情绪。同时,借助综艺节目中特有的游戏环节和娱乐价值,《极限挑战》通过将文化深度融入旅游体验,满足了观众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播与认同,进一步强化了国人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极限挑战》第十季的足迹,每一站都是对城市魅力的深情演绎。上海站,节目巧妙捕捉了沪上的现代都市风情与历史痕迹的交织,展现了国际大都市的多元与包容,唤起大众心中对生活的一份热爱;大兴安岭之行,让观众领略了北国的壮丽风光,在白雪皑皑的森林中,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新疆叶城县,观赏大漠孤烟的壮丽,触摸古老的城墙,感受别有韵味的新疆风情……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逐一呈现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有了更直观、深刻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了观众对旅游的期待与热情。

非遗文化巧妙融入节目

古老文化焕发新生

大张伟与黄景瑜cos年画娃娃,众人在运河宴上的爆笑互动中解锁运河美食……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美景和建筑,更在于千年历史脉搏中积累的传统文化与丰富技艺。然而,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常伴随着压力与挑战,十分考验人们的耐性、记忆力与想象力。《极限挑战》则通过将文化元素设定在游戏环节中,打造出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趣味融合的寓教于乐场景。

本期节目便通过艺人嘉宾打卡非遗点赚货物的游戏规则,与非遗文化、城市文化巧妙结合,让非遗文化以更加生动、接地气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大张伟和黄景瑜应东昌府木板年画传承人的任务要求模仿年画娃娃,二人一边憋笑一边全力还原画中人物神情,令观众忍俊不禁; 严浩翔召集表演冯家竹马的叔叔阿姨,对黄景瑜喊出退退退口号,综艺感拉满。艺人在亲自参与体验中,深切体会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借助搞笑名场面的传播效果,潜移默化地向广大观众普及了中国的传统非遗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过本期《极限挑战》,观众不仅知晓了东昌府木板年画有着“东昌作坊,书笔两行”的传说、省级非遗东昌毛笔制作技艺是由72道工序纯手工制作而成的、东昌府区是中国雕刻葫芦艺术之乡且有着600多年的历史,还了解了梅花桩拳、端慕糕点、冯家竹马等众多非遗项目,这些知识通过《极限挑战》的镜头传递给了广大观众,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限挑战》第十季一直坚持通过有趣、创新且贴近生活的形式,科普、传承传统文化与匠人精神,促进当地城市的文化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发展。比如在上海街头的挑战中,大张伟在上海沪剧院与市民一起用上海话学唱沪剧,展示了沪剧的独特韵味,激发了观众对于传统戏曲的兴趣与尊重;在“变身‘西游天团’”一期中,极挑兄弟团化身为《西游记》中的经典角色,一边重现古典名著中的趣味情节,一边深入新疆地区,展现了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季节目通过明星效应与趣味互动设计,巧妙地架起了非遗文化与现代观众之间的桥梁,使得古老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这种结合将有效提升公众对中国城市文化的认知与尊重,也为文化保护与传承探索出一条新颖而有效的路径,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娱乐结合的无限可能。

传统文化加持

极挑团展现竞技精神与团队力量

传统文化背后,展现的是中华民族源源不断的智慧与不屈不挠的匠人精神。《极限挑战》将古典文化以创意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更将传统文化所承载的新时代精神发扬光大。

新一期节目中的“龙舟直道竞速赛”环节,则见证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竞技精神的深度融合。节目中,身着传统龙舟服饰的极挑兄弟团分为两队,伴随着激昂的鼓点和整齐划一的口号,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生动诠释了“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这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精神的生动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限挑战》自开播以来,就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视角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好评。尤其在第十季中,更通过游览中国大好河山,探寻各地的传统文化与风土人情,使城市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激发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的鲜活纽带,更进一步强化了综艺节目人文关怀的深度和广度。

如在大兴安岭体验林业守护工作,借由“5·6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等历史事件的教训,强化大众的防火安全意识。同时致敬驻守在前线,守护祖国山河的工作者,呼吁大众提升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在上海街头挑战中,兄弟团依靠市民的帮助完成任务,对每一个平凡个体的生活状态给予关注与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限挑战》第十季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视角和创新的文旅融合方式,成功地对观众进行了正向的价值引导。节目通过在全国的实地拍摄,展示了中国的自然美景和城市风貌,还深入挖掘了各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增强了观众对自己国家丰富文化和旅游资源的自豪感。这种创新尝试不仅为观众提供了多元的视觉享受和精神食粮,更在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结 语

《极限挑战》第十季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次心灵和文化的深度旅行。无论是通过多种创新方式带领观众深入体验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还是通过实地探访、互动体验等形式,让观众对祖国的山川河流、文化遗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热爱,均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节目本身具有了更高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

作为中国综艺头部IP,《极限挑战》十年来始终坚持公益性质和人文关怀的理念。无论是通过节目内容传递正能量,还是通过公益活动直接参与社会服务,都体现了节目组对社会责任的积极担当。这种长期而持续的关注和支持,也为中国综艺节目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模范和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