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生杀入阿赛决赛,初赛拿下全球12名,原本非常励志的事情,结果被很多网友认为力量使大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冷静下来思索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在鼓励姜萍的同时,网友们也逐渐分为了两派。

关于姜萍是否真假数学天才的讨论愈演愈烈。针对这一争议,网友们列出了七大疑点,对姜萍的数学才华进行了深入剖析。

疑点一:写错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姜萍公开的数学解题视频和答案上,细心的网友发现她曾多次写错过数学符号,而很多大家熟悉的符号写的非常不规范,这种不规范程度甚至在考试中就要直接零分的。这一细节让不少人开始怀疑她的数学功底。对于一个真正的数学高手来说,符号的准确使用是基础中的基础,这种低级错误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疑点二:中专考试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萍在中专的考试成绩已经被网友扒出来。150分的题数学只有83分。这与她现在所展现出的高超数学能力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不禁对其真实水平产生怀疑。天才不屑于做中专的题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疑点三:跳跃式学习非常离谱

据视频中姜萍自述,在学习《高等数学》时遇到困难,便在导师王闰秋的推荐下转而研究更为深奥的《数学分析》。之后,在研究多元微积分的过程中再次遇到难题,她竟然直接跳到了Lawrence C. Evans编写的《偏微分方程》。这种跳跃式的学习方式让数学专业的人士大跌眼镜。有网友形象地比喻说,这就像是“打不过小区保安于是挑战邹市明,打不过邹市明于是挑战巅峰泰森”。这种不切实际的学习跨度,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疑点四:师父和师母曾在之前比赛中拿过同样分数

在2023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初赛中,王闰秋和周英英竟然拿到了相同的分数。这一巧合让网友们开始猜测,毕竟是开卷考试,姜萍的优异成绩是否也存在某种“巧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疑点五:答卷者能熟练使用Latex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姜萍的答题中,她熟练使用了Latex排版系统。然而,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都知道,熟练掌握Latex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在姜萍的纪录短片中,她还在埋头查字典。这种反差让人不禁对她的真实能力产生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疑点六:这次阿里巴巴数学初赛没有偏微分题目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数学初赛中并没有涉及偏微分的题目。然而,姜萍却声称自己在研究偏微分方程。如果她真的是独自完成比赛,那么她不仅仅是一个解题天才,更是一个已经自学完数学系本科全部课程的奇才。然而,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呢?网友们更倾向于另一种猜测:王闰秋自己做了分析题,然后把代数题交给搞代数的朋友,把几何题交给搞几何的朋友,最后汇总发给姜萍。这种猜测似乎更能解释得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疑点七:多所知名高校邀请姜萍去学习却不见回应

据悉,多所知名高校的大牛们甚至愿意自掏腰包,给予一定奖励邀请姜萍去高校互相学习。然而,迟迟不见她的回应。对于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来说,这种机会是千载难逢的。即便是马上要角色转换,回应一个去或者不去也相当简单。姜萍的这种沉默态度让人不禁对她的真实意图产生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大内部论坛上,不少同学对她的数学水平提出了质疑,认为其能力甚至不如一名普通高中生。尤其是对第五点进行了质疑,认为姜萍提交的是latex格式的答案(其实是可以手写的),但她自己说低头做了两天的题,这些线索串联起来觉得已经很明显了,现在只是程度的问题,他甚至悲观的认为,姜萍的数学水平很可能不如普通高中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个事情最终还是不会出现自证的,天才能发挥出来能力才叫天才,如果天才不去学这个东西,就跟“天才”两字无关。很多人说为什么不特招?一个阿赛的含金量不够,就像浙大的院长一样邀请她去参观学习一下,能不能特招,老师们心里才有谱。而不是网友们的想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