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老朋友、著名日本导演岩井俊二作客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学堂,与热情的上海影迷、观众亲切互动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岩井俊二表示,这已是自己与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第四次约会。早在2002年,岩井俊二就凭借《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摘取第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随后出任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评委会主席及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

在岩井俊二的诸多作品当中,"青春"是最为重要的关键词。面对现场的提问,岩井俊二认为:我们小时候懵懂无知,觉得全世界都是围着自己转的,到了社会上之后,就不得不转变思路,放弃很多事情,然后一点点成长。"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时候不愿意放弃孩提时代的自己,有时候想把自己封闭起来。我就想是不是能把封闭在自己内心的这种想法拍出来,能够被人所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大多数作品描写的都是当代人的青春,但在岩井俊二看来,这是一个普遍的主题,只要是人,无论身处哪个国家、哪个时代,都可以理解这个主题。"时代在不断变化,但只要能够抓住青春的本质,无论哪个时代、无论什么国家的人,都可以理解,所以我就拍了青春。"

岩井俊二的青春叙事,总是会关联社会事件、社会氛围以及社会的重要议题,比如电影《燕尾蝶》中的移民问题,《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的霸凌问题,《Kyrie之歌》中日本大地震之后的心理重建问题等。"我突然发现这三部电影都反映了社会问题,比其他作品中包含社会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更大。其他作品可能更接近于日常,我拍摄这三部作品时,并没有刻意对社会问题进行深挖,只是反映了日常生活当中人的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岩井俊二的电影配乐,也是影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岩井俊二作客电影学堂的消息发布之后,影迷们网上留言最想提问导演的问题之一,就是关于电影配乐。岩井俊二回应说,自己从大学时代起就非常喜欢电影配乐,简直可以说是"过度喜欢",以至于自己用于创作电影和创作音乐所花的功夫,可能是同等比例的。"电影中的某个场景,与之相配的音乐,在我脑子里可能会同时呈现出来。如果自己脑子里看见的那一幕,又恰好呈现出自己想要的音乐,对我来说是一个最幸福的瞬间。"

活动结束后,岩井俊二与全场影迷一起拍摄了大合影,还特地为等待已久的影迷们举行了签名会,现场气氛十分热烈,热情久久不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摄影:王竟成 陈彦锴 剪辑:王卓 编辑:陈云峰 责任编辑:王蔚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