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早就想推荐一下“露丝”凯特·温斯莱特的新片《LEE》。
刚好借着这个契机,“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泰坦尼克号》里的“露丝”温斯莱特在《LEE》的活动现场重聚,还上了热搜。可能很怕网友不知道这俩人是谁,热搜词用的是“泰坦尼克号杰克露丝重聚”。
小李子非常正式,西装革履,发型一丝不苟,他甚至准备了稿子,介绍温斯莱特出场“我的挚友,你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是变革性的”,以及“我这一代最有才华的演员之一,独一无二的凯特·温斯莱特。”
接着温斯莱特上场,作为朋友,两个人的举动让人特别惊讶,他们竟然不约而同的接吻,显然是有十足的默契,然后紧紧相拥。
《泰坦尼克号》上映至今已有27年,我们感叹岁月如梭,看到二人重聚,也羡慕他们之间的友谊。而在27年间,两个人也都贡献了很多经典作品。
去年,小李子合作马丁·斯科塞斯拍了《花月杀手》,凯特·温斯莱特则拍了这部《LEE》,并在这部电影中“又”一次贡献了大尺度表演。
《LEE》是一部传记电影,凯特·温斯莱特在片中饰演传奇摄影记者李·米勒。
李·米勒原本是一名时装模特,后来成为《Vogue》杂志的署名战地记者。米勒退休后,晚年隐居于英国农舍,电影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李·米勒的儿子通过一系列的照片、书信,和自己的母亲展开不同时空的对话,展现李·米勒一生的大幕,徐徐拉开。
作为传记片,《LEE》工整到甚至有一些刻板和无聊,已知主角的经历和命运,剧情和对白就多少显得寡淡和无味,但我之所以喜欢这部电影,恰恰是导演勇于让电影的表达方式显得“平庸”,因为导演深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凸显主角李·米勒本身,以及她的经历、她的诉求、她为对抗性别歧视做出的那些努力。
李·米勒是二战期间唯一的战地女记者,用温斯莱特的话说,她是“女人中的女人,重新书写了意志力、力量、勇气和同情心”,出于对李·米勒的尊重和喜欢,温斯莱特为这部电影倾注了从业以来最大心血,甚至第一次当制片人。为了完成电影,前前后后花了九年的时间。
电影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李战地采访的部分。透过女性视角去呈现战争的残酷性。
战区的人们流离失所、妇女惨遭蹂躏、老人和孩子眼含泪水,吃不果腹。
然而另外一边,军官们却穿着威风凛凛的军装,在漂亮的别墅里觥筹交错、酒池肉林。
电影还有一段战争戏份,李在枪林弹雨中奔跑,整个人被吓到止不住的颤抖,她用相机将这一切记录下来。
但是,战争最可怕的是什么?其实不是战场上的两军交锋,而是为战争付出的代价。电影用极其残酷的镜头,对准了达豪集中营。一间接一间的牢房、一节接一节的火车车厢,塞满了尸体。
面对以上这些,李·米勒没有怯懦、没有退缩过,她总是第一时间举起相机,拍下眼前这一切。
战场上摸到了鬼门关、经历了最深层的苦难,李·米勒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我相信她的后半生都没有了真正的开心。
然而,她却遭遇了不公,拍摄的照片杂志拒绝刊登,此时李的愤怒、抓狂,温斯莱特展现的淋漓尽致。
除了彰显战争的残酷,电影还不断呈现女性的不公。
她和男同事去采访,自己被拒之门外,只因为自己是女人。
男人不让女人插手战争,因为在他们眼中,战争中的女人只会成为牺牲品,事实也确实如此,被压迫、被侮辱、被惊吓的总是女性,她们对穿军装的人的恐惧,甚至不敢接李递过来的面包。
拍摄这部电影,温斯莱特倾尽全力,也做出很大牺牲。她几次贡献大尺度表演,电影开场不久就上身赤裸,上一次拍这样的戏份,没记错的话是《朗读者》。
影片中另一场大尺度戏份,是在希特勒的浴室里,李躺在浴缸里,精准复刻了李·米勒那张经典照片,在希特勒的浴缸里洗澡。
温斯莱特为电影艺术的奉献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她用精湛的表演,还原了李·米勒的一生、复刻了一张张经典的战地照片。
接受媒体采访时,温斯莱特不断强调李米勒突破女性界限,如何重新定义女性气质,可以说,这是今年看过的最出色的女性题材电影之一。
遗憾的是,《LEE》很难有机会登陆内地大银幕,不仅因为大尺度镜头相对敏感,更因为它是一部纪录电影,缺少商业卖点,不会得到国内片商的垂青。
不过,想看这部电影的影迷朋友,可以私信交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