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梁志国,今年32岁,来自一个小县城,初中毕业后去学了电焊,后来在建筑工地干了几年,积累了一点手艺,现在在县城一家装修公司做工头,带着几个工人接装修工程,收入还算可以,一个月稳定一万多,旺季的时候能到两万。
未婚,但谈了一个女朋友,叫林倩,比我小两岁,是县里的小学教师,年薪差不多10万。
我家情况一般,父母都在老家务农,身体还算硬朗,我是家里的独子,没什么拖累。

林倩家则情况复杂些,她是家中长女,下边还有个弟弟,今年刚考上大学。
她父母早年做点小生意,后来赔了,现在靠打零工过日子,一家人住在县城边上的一个老居民楼里,生活不算富裕。
我们谈了两年,感情一直挺稳定,甚至已经在看婚房了。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她突然说她要每年拿出五万块钱供弟弟读大学,还特别严肃地说这是她的“责任”。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后来越想越不对劲,就把这事告诉了我妈。
我妈听了,沉默了一会儿,接着问了我四个问题。

也正是这四个问题,让我决定,这段感情,是时候止损了。
02
林倩是个温柔细致的人,跟她在一起的时候,我确实觉得挺踏实。
她做饭好吃,性格稳定,对我也很体贴。

我刚认识她那会儿,她带我回家,她爸妈虽然不算热情,但也没摆什么架子。
我心想,日子嘛,两个人好好过,总能过出个样来。
问题就出在她弟弟林浩身上。

林浩从小学习不错,这次高考考进了省城一所重点大学,按说是件好事。
但林倩告诉我,她爸妈原本指望她弟弟能拿到助学金,结果因为家庭资产名义上还在父亲名下,审核没通过。
她爸妈现在年纪也大了,打零工挣不了几块钱,供不起儿子上大学。
于是,她说她要出钱供弟弟。“我是一家人中最有能力的,不供他谁供?”她这样说。

我当时有点懵,问她:“你不是说过我们要攒钱结婚吗?怎么现在要拿出一半工资供你弟弟?”
她有点不高兴:“我弟是我亲弟,他现在是我们家的希望。你不也说过要娶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女人吗?”
我沉默了。是的,我确实说过,但我没想到她的“责任感”是这样表现的。后来我把这事告诉了我妈。
那天晚上,我妈在厨房切菜,听我说完,手里刀一顿,抬头看着我说:“她要是嫁给你了,她的钱是咱家的吗?她家出事了,她弟考上大学了,都是她家的事,咱家还没进门呢,她就先把咱家的钱算出去了?”
我没说话。
我妈又问:“她弟弟上大学是好事,可她弟弟是不是她自己的孩子?你们两个以后成家了,难道你挣钱供你孩子,她挣钱供她弟弟?”
我更沉默了。
我妈接着问第三个问题:“她父母以后养老呢?她弟弟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怎么办?以后是不是还要继续贴?你能接受你媳妇一直在家里当‘老大’出钱出力吗?”
我心里一紧,确实,我没想那么远。
我妈看着我,语气变得柔和了:“志国,你现在还没结婚,你有退路。你要想清楚,你娶的是媳妇,不是救世主。她是你未来的妻子,不是她家的一张提款卡。”
那晚我失眠了。
我开始回想起林倩这两年对弟弟的各种“照顾”。
他高考的时候,她请了几天假回老家陪读;他生日,她买千元手机送他;他抱怨宿舍床铺硬,她托人送去新的床垫。
她说,“我弟是我带大的,我妈身体不好,小时候我就负责他吃喝拉撒。”
我理解她的感情,但我开始害怕这种“责任感”。有一次她弟在电话里说宿舍人太多,想租个单间,好好学习。林倩就和我商量:“我给他多打点钱,你别太计较。”我忍了,毕竟那时我们感情还好。
但现在,她要每年拿出五万——是她年薪的一半——供弟弟,而我们还没结婚,房子还在看,孩子还没影。
我试着和她谈:“倩倩,我们以后要生活的,不是你一个人挣钱。你要是把钱都贴给你家,那我们以后怎么办?你就不考虑我们的小家?”
她沉默了很久,说了一句让我心凉的话:“我弟还小,他才十八,要读书,要生活。他比我们更需要钱。”
我问:“那我们就不重要了?”
她说:“不是不重要,是现在你们不是最重要。”
我们那次吵得很凶,冷战了三天。她来找我,说她做了决定,五万是她底线,不能再少,她也不想再为这事争吵。她说:“你要是真心爱我,就应该理解我。”
我真的爱她吗?我承认我动过真情。但爱不是没有底线的理解。她说的“理解”,是让我接受她把我们未来的资金,投入到她原生家庭的无底洞里。
我妈说第四个问题时,是在第二天早上:“志国,她说她是你媳妇,可她心里真的有你吗?她要真把你放心上,舍得你一个人承担家庭压力吗?你结婚是为了搭伙过日子,不是为了给人家兄妹俩打工。”
这句话戳中了我。我忽然明白了,林倩是个好人,是个好姐姐,但她不是一个适合做妻子的人。至少,不适合做我的妻子。
我们那次谈话后,我提出了分手。她哭了,问我是不是嫌她家穷。我说:“不是你家穷,是你心里没有我们的小家。”
她没再说话,转身离开。
后来她发了条信息:“对不起,我可能真的不适合婚姻。”
我没回。
03
分手后,我花了好几个月才缓过来。林倩是我认真对待过的感情,我真的想过娶她,过日子。但现实告诉我,有些人,你再爱,也不能共度余生。
一个人如果不能把你的小家放在第一位,他就不适合做你的伴侣。
我妈的四个问题,不是挑剔,也不是防备,而是一个过来人的经验,是生活的真相。
我祝福林倩,也祝福她弟弟。但我更庆幸,自己在及时止损后,没有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
婚姻不是牺牲,是两个人共同经营的生活。当一个人只想着“原生家庭”而无视“未来家庭”,那这段关系注定很难走到最后。
如今,我依然一个人,但我不再恐惧爱情。我知道,真正的爱情,不是感动,而是选择,是在关键时刻,能把你放在心上,走向未来的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