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公开课出品,更多内容下载网易公开课APP。

最近常看到网上有人讨论:“为什么90后越来越不想生孩子了?”

见过最扎心的答案是:

“我觉得自己没有办法给他提供很好的条件,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我知道自己有太多的毛病,也缺乏为人父母的智慧,这让我没有信心,也没有资格去负担一个生命。”

“越长大,我就越害怕变成我妈。”

不是说爸妈不好,只是“为人父母”这份终生制的职业,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事故”。

豆芽引发的梦想

泰国有部短片叫《豆芽引发的梦想》【关注微信公众号网易公开课”(open163),回复关键词“教养”查看完整视频】,把中国父母最缺的教养一下子就讲出来了:

小女孩JU来自一个贫困的家庭,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菜市场里的豆芽卖得非常好,便突发奇想地问妈妈:“我们可以种来卖吗?

虽然JU的想法听上去有些不切实际,但妈妈却没有说什么“别闹了听话”,而是全力支持她:“嗯,我们试试!

她们原来没有任何种植豆芽的经验,在家里的阳台上放了些篮子,盛上土撒上绿豆便开始了尝试。

但是没想到,豆芽都枯死了,JU和妈妈看着枯死的豆芽,都有点伤心。

可是虽然失败了,妈妈依然微笑着鼓励JU:“没关系,我们再试。”

第二次,她们找来了教科书。妈妈四年级就离开了学校,并不认识字,于是JU就念出书中的方法,然后两人再一起去实践。

虽然她们按照书里的方法进行栽种,豆芽却还是枯死了,JU和妈妈都很难过,两人望着枯死的豆芽,一起陷入了沉默。

而且她们家庭拮据,此时已经没有多少存款了。

但是即便是这样,妈妈依然没有放弃,她们找到了失败的原因所在,原来是没有按时浇水。但是由于生活原因,两人做不到按时浇水。

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妈妈非常擅长解决问题,她从漏雨的天花板得到了灵感。

她们开始四处收集废弃塑料瓶。

她们把塑料瓶扎上孔,然后将储满水的塑料瓶悬挂在豆芽上方,戳出小洞,以保证水源源不断的供给。

当一切都准备好,经历两次失败的JU心里没底了,问妈妈这样能不能成功,妈妈回答说:“我们试试!”

尽管失败了一次又一次,但妈妈总是用“我们试试”来鼓励JU和自己,最后,她们真的成功种出了豆芽。

妈妈问JU想不想再种点别的,这次轮到JU回答说:“我们试试!”

故事中的JU是有人物原型的,她叫NetnapaSaelee,长大之后,她上了大学,拿到了奖学金,现在在瑞典做科研。

短片里,JU在独白中说:“妈妈说的‘我们试试’就像一剂神奇的养料,滋养着我的好奇心,让我的知识之树成长得无比繁茂。”

因为有了总是鼓励着她、耐心地陪伴她一次次进行尝试的妈妈,JU才可以保持着好奇心,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正如短片最后所说,家庭教育激发学习的无限潜能。

被扼杀的好奇心

只是JU的妈妈这样的智慧和耐心,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有的。

有网友看了这部片子后说:如果我性格里这样的东西被多保留下来一点,也许我能做成很多更厉害的事情吧。也许有一天我可以再把它们挖出来的,但是大概已经太晚了。

微博上也有人分享了并不美好的回忆:

春节聚餐的时候,九岁的外甥把可乐倒进了米饭里,想把两者和在一起吃。他妈妈果不其然将他教训了一番,并将“自制可乐饭”全倒进了垃圾桶。

外甥很委屈,哭丧着小脸低声抱怨说:“为什么可以一边吃饭一边喝可乐,却不可以把可乐倒进米饭一起吃啊。最后都是要吃进肚子里的,有什么区别啊。”

很多父母都会像这样,在面对孩子一些天真的行为时,下意识地给他们打上“调皮捣蛋”的标签。

所以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不耐烦的抱怨:

“你怎么那么多问题啊?”

“你怎么老是做这些愚蠢的事情啊?”

“别捣乱了,有这个功夫赶紧回房间写作业去!”

他们喜欢用固有经验来对付小孩的问题,却没有办法给小孩做出合理的、值得信服的解释。

比如他们坚信人不可能会飞,猫不可能会说话,其他星球上没有人类,当孩子提出“幼稚”的问题时,他们只会不耐烦地挥挥手告诉他们事情不是这样的,甚至在孩子们反复追问时大声地斥责他们不懂事。

但他们忘了,在孩子的世界里,超人就是会飞的,加菲猫会开口说话,小王子就住在B612小星球上。

TED排名第一的演讲者、教育家肯·罗宾逊曾说:“孩子的特别之处正是他们的创新能力。”

曾经网络上热传过许多小朋友们写的诗,七岁的姜二嫚的那句“灯把黑夜,烫了个洞”更是让无数人惊叹于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肯·罗宾逊还认为,只要燃起了孩子心中的好奇之火,绝大多数孩子都可以主动学习,无需外援。孩子们天生就会学习,是激发还是扼杀这种天赋,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孩子向父母提问,得到的回应只有敷衍的应付或是一句简单粗暴的“再问打你”时,这种好奇心便渐渐消失了。

而讽刺的是,许多父母一边用自己的不耐烦压抑着孩子的好奇心,一边又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成为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2016年度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中指出,87%左右的家长承认自己有过教育焦虑情绪。

焦虑的家长的教育方式通常是从外部向孩子强行灌输、施压,孩子的好奇心没有得到重视,以致最后孩子们失去了“灵性”。

当孩子们不再天马行空,他们不是长大了,而是被“扼杀”了。

2017年7月20日,在山东省烟台市青少年宫,小朋友们精心绘制草帽。

大多数父母都做不到像《豆芽》里的母亲那样,不厌其烦地陪孩子尝试。只是因为成年人的世界里,试错成本太高了,快节奏的时代,父母是没有多余的金钱和精力来为孩子们的好奇心买单的。

比起花费精力亲手研究种豆芽,直接告诉孩子关于这件事的结果,然后把时间用在研究赚钱上,似乎回报来得更显而易见一些。

而好不容易可以在春节里放下工作和生活琐碎、暂且喘息休息一下的母亲,也没有空理会可乐和米饭之间可以摩擦出什么火花。

孩子们脆弱的创造力,就这样夭折在某次呵斥中。

好好说话是太多人欠缺的教养

在大多数人的童年里,“我们试试”恐怕是一个奢侈的梦,许多中国父母奉行的是“打击式教育”。

“打击式教育”简而言之,就是采取打击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不给孩子过多的肯定与赞扬,而是采取讽刺、挖苦、打击的说话方式。

“你看看别人考得多好,你再看看你考了多少分?”

“你阿姨的孩子多懂事,小小年纪就知道孝顺爸爸妈妈了,你呢?”

“我看你就是三分钟热度,这件事情你根本做不成的。”

……

否定、不赞同的话语似乎充斥在我们的童年中,直到我们长大成人,回望记忆中的童年之时,我们也依然可以模糊地听见父母这样的论调。

《妈妈是超人》第二季中,包文婧要一个人带孩子,她的母亲就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放心,事无巨细地交待叮嘱包文婧。当包文婧说知道了时,她便立即反问:“哦,你又会了?”

后来包文婧觉得很委屈,在接受采访时说:“妈妈是我最亲的人,那么亲的人在贬低我的时候,真的才会刺激到我。”

一个成年人都会因为母亲的不信任和打击而委屈不已,更不用说心智尚且未成熟的孩子了。

许多父母把用言语打击孩子的行为美其名为“让孩子成长的挫折教育”,但是实际上,这样的嘲讽打击并不会让孩子们真的成长,只会给孩子们留下“我不行”的印象。

美国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德威克把人面对挫折时的态度分为了“固定心态”(Fixed Mindset)和“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两种。

固定心态的人认为遇到失败就证明自己的能力有问题,成长心态的人则认为失败可以带来经验和教训,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

但是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孩子们会相信父母打击式的话语,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然后成长为固定心态,遇见问题时便怀疑自己的能力,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知乎上一个回答说:“不存在打击式教育,打击就是打击,打击的目的可能包含了教育,但是更多的是对孩子的否定。”

当我们笑着调侃“别人家的孩子”的时候,其实父母的打击教育带来的精神伤害已经深埋在了我们心中。

前段时间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六年的新闻一度受到热议,其中主人公王猛(化名)就曾提到,他在学校受了委屈,母亲不但不安慰他,反而说“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后来他的性格变得内向、敏感、不善交际,出现了心理问题,在他看来这些也都与当初家庭带给他的伤害分不开。

家庭的影响会贯穿孩子的一生,留下永远抹不去的印记。

但是比起这些更可怕的是,许多人在年幼时受到了伤害,长大后却也不自觉地开始模仿自己的父母,变成跟自己的父母一样的人,把伤害施加到下一辈的身上。

所以才会说“越长大,越害怕变成我妈”。

害怕成为一个没有耐心的父亲或是母亲,害怕明明是想要为孩子好,但还是不知觉毁掉了自己的孩子。

马东在米未的年会上说:长大和成长是两回事,长大是一件每个人都在经历的事,但成长不是。

父母在长大的时候也会渐渐忘记,小时候蹲到腿麻也要看完蚂蚁搬家全过程的自己,也曾经幻想过成为超人无所不能。

最可惜的事情就是,有些人仅仅只是长大了而已,并非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