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春意萌动的人间四月天,但正值青春的准毕业生们却困在了宿舍里,一半在肝论文,另一半则在补通宵肝论文的觉。

如果你问大学生,大学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可能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写论文!

从写文献综述、构思提纲,到问卷调查、设计实验,收集处理数据,最后落笔排版,每个环节都充斥着各种未知变数,考验着学生们的承受力,可谓是步步惊心。

而终于像拼拼图一样凑出了论文,还要如临大敌般地接受导师从垃圾堆里挑可回收物的“终审判决”。总而言之,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写论文从提笔开始,每一步都是劫难。

天临五年,不共戴天

大学生写论文从来都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只不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老师和学生一直保持着某种“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默契,水水就过去了。

但是自从翟天临事件发生之后,一切就都变了天。

2019年2月,翟天临的一句“知网是什么”,直接让毕业论文审查和查重的严格程度上了几层楼。人们也因此将2019年加封为“天临元年”,以纪念这一改变大学生命运的事件。

从当年起,教育部就不断出台新政策,健全论文审查制度。而具体到各高校,就只可能“加码”执行。

例如,从2020年开始,厦门大学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重复率的要求,直接从20% 降到了10% [1]。2021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除了对学硕毕业论文抽评外,也开始试行对专硕毕业论文抽评 [2],还有网友还反映自己学校要求课程论文也要查重。

在「我们一起写论文」「毕业论文交流小组」等几个豆瓣小组里,对于写毕业论文难度的叫苦和吐槽,也是从2019年底开始原地起飞。

那时正值开题答辩,这可能是大学生们第一次感受到,答辩组老师们严格起来不是在开玩笑的。

数据显示,每年关于毕业论文的叫苦声量,都会在上一年交代撰写开题报告的十月份左右,迎来一个小高峰,到三四月的中期答辩,也是肝论文的攻坚期时触顶,并在五六月结题毕业后回落,然后重新迎来一波苦难的毕业生,开始新的循环。

在微博广场,翟天临相关话题里的讨论数也呈现出类似的月份趋势变化。

绝大多数的诉苦来自为论文熬夜降重的学生,在每个无眠的夜晚,总有人沉痛得体会到屈原被放逐的心情,以至于发出了“路漫漫其降重兮 ,熬坏身体费钱兮 ”的绝唱。

各种阴阳怪气的 emoji,更是充斥了这个毕业季学子们的“打卡胜地”,让人忍不住想问问翟天临现在是否知道知网是什么了。

翟天临之所以至今成为众矢之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写论文的难度和压力倍增,更是气愤在自己寒窗苦读才能考上心仪大学的同时,有人却能轻松造假上名校,最终苦的还是大学生。

当然,抱怨归抱怨,大学生也知道水论文时的抄袭和剽窃,本来就不道德,也不合法。

除了在翟天临相关话题里发泄和诉苦以外,这片伤心地实际上也成了人们取暖安慰的树洞。

大家在这里吐完苦水的同时,也彼此加油,隔空拥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相互鼓气,让准毕业生们得以擦干泪水,收获继续肝论文的能量。

正如一位网友评论的“翟天临我都快忘了,但你们居然对他念念不忘”。是啊,年年有人恨天临,但没有人年年恨天临,熬过去就好了。

肝论文,为什么那么难

不过,既然大家都说写论文难,那么到底难在哪呢?

从网友们的反应来看,最难的还是答辩时面对导师的唇枪舌剑:“你的研究打算怎么开展?”“你的研究有什么创新点?”“你的研究有什么意义?”大部分学生只是开了个题,就已经被口诛笔伐到体无完肤。

其次是难在降重。当你满心欢喜掏了几十块钱查了重,却只换来一页又一页的标红,那感觉简直就像在看病危通知书。本来字数就刚好过线,只能来回删补,重新凑到字数和查重率都达标。

毕竟万事开头难,读文献,找选题,写文献综述,就已经难倒了一片人。

往往像无头苍蝇一样看了几十篇论文,可能都想不出一个选题。有时突然冒出一个点子,自以为惊为天人,结果上知网一查,早在十几年前就被人做烂了。

最后,排版和格式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仅在网上搜索“ Word 排版”,可以找到很多代排网站,在豆瓣小组里,花钱请人排版的人,也比比皆是。是的,堂堂大学生,最后败在了 Word 排版上。

如果说肝论文过程中有“三座大山”,选题开题和查重定稿还只是前后容易越过的两座。真正横亘在学生顺利毕业前的难题,还得是数据。

收集数据时,学生不仅要掌握学术技能,还要有生活技能加持,既要勤俭持家,又要笑脸相迎。

做调查的人把问卷发到朋友圈和各个微信群里,还得省着钱发红包求人填;做行为实验的人,每天忙于找被试,发完实验费后还不忘带一句“下次再来”。

处理数据更是未知的噩梦。为了搭建数据模型,学会数据分析软件,所有专业的尽头都是计算机,可“p=0.06”的诅咒,仍然每夜都可能让做实证研究的学生从梦中惊醒。

最后,无论是开展质性研究还是量化研究,为了解释数据结果,学生都要在理论的海洋里皓首穷经。

同样在写论文的同学们,不同专业面临的困难也不尽相同。

比如,医学生需要申请到小白鼠做实验才能得到数据;农学生可能要在田间地头种植作物来进行研究,甚至可能发生玉米被偷而不得不延毕这种事。

一些新闻学子则面临高校将毕业论文改为毕业设计的决定,不得不顶风冒雪,披星戴月,扛着一堆设备外出采访、拍视频……

总之,“幸福的准毕业生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准毕业生各有各的不幸”。

论文肝不动了,我选择延毕

在肝论文的艰难征程中,不仅学生写得难,老师看得更难,这简直是一个互相伤害的过程。

导师批改后的论文,常常红字批注比正文的黑字还多。批注文字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也是一页比一页少,只有最后的致谢被导师点评为全文最好的一部分。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导师看论文时,从拿起屠刀到立地成佛的过程。

有的学生写作英文论文时,名词单数搞错写成复数,被导师批注“去s”,一时不知道导师是不是在指桑骂槐。

大学生写论文逻辑错乱、东拼西凑、标点错用、病句百出、“的地得”不分等问题再常见不过。但是不会写论文,其实也不能全怪学生,毕竟很少学校专门开设论文写作课。

2018年清华大学首开《写作与沟通》必修课就曾一时引发热议。也是在2018-2019学年,麦可思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临近毕业的本科大三学生都希望得到论文指导。

调研结果也切合豆瓣小组成员吐槽的痛点,学生最希望得到选题方向的指导,其次是想知道如何撰写论文和如何通过答辩。

近些年,已经有一些高校积极探索开设写作课。

2018年10月,浙江农林大学《大学写作》课程正式开讲,2018级求真实验班的学生成为首批课程学习者[3]。2019年复旦大学也首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学术论文写作系列讲座 [4]。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戚学民认为,全国有条件的高校都应开设“论文写作课”,目前国内的大学大多还没意识到写作课的重要性,也没有动力去开设 [5]。

如果论文实在是改无可改,导师最终只能要求学生从头再来,这时学生就可能不得不被迫延毕,甚者还会被辞退。

2020年6月,四川大学就曾一次性将上百名研究生退学,理由是他们未能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 [6]。

如今考研大军人数还在逐年增加,大多都希望推迟几年再遭受“社会的毒打”。但考研难,读研更难,可能在正式开学前,大学生就已经要进组,开始为完成毕业论文做准备了。

近十年,无论是博士、硕士还是本科,毕业率都有下跌的趋势,尤其是硕士生按期毕业率的降幅格外突出。

但现在,或许是出于对自己能力不足,难以面对就业压力的担忧,或许是希望保留应届生身份等原因,以求“二战”考研考公,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主动选择延毕。

小红书上,不少研究生都在讨论延毕经验,多数人是在论文盲审前妥善规划好了延毕,有人还声称自己为了延毕刻意挂科。对于主动延毕的选择,有网友表示——

终于不再煎熬了,心里的大石头落地了,延毕就延毕吧,多享受一年大学生活,变成2023届应届生了,还能参加今年秋招不是挺好的吗,错过报名的六级考试也可以再报名了。虽然其实还是有点点不好受,但是这个住的地方有着落了,心里好受多了,不用向家里要钱去外面租房子了,毕竟实习工资可能就刚够每个月吃喝的。毕设做不完也不用做了。

如今,恐怕大家不是在“卷”论文,而是延毕的名额大家都在“卷”了。

参考资料:

[1]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 (2019). 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的通知.

[2] 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部. (2021). 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审核工作的通知.

[3] 陈胜伟. (2018). 浙江新闻:浙农林大首开《大学写作》课 培养逻辑思维提升人文素养. Retrieved 5 April 2023 from https://www.zafu.edu.cn/info/1012/81608.htm.

[4] 彭德倩. (2019). 大学生也要上“作文课”?复旦300人大教室挤得几乎脚都插不进. Retrieved 5 April 2023 from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39754.

[5] 戚学民. (2021).写作训练与写作水平. 抗日战争研究(04), 10-16.

[6] 张雨. (2020). 川大清退上百名研究生 他们为何会被清退?. Retrieved 5 April 2023 from http://edu.china.com.cn/2020-11/13/content_76906040.htm.

作者:阿离 平凡の维 起司司 姜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