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遇事不决的年轻人在探索玄学上,堪称无师自通,从星座到手相,从塔罗牌到能量水晶、量子纠缠,通通都算一遍,不是在寺庙上香,就是在买彩票,毕竟,没人能拒绝求好运。

有些人选择周末寺庙清修,有些人则去天桥下找打小人的阿婆——前者是自我修行,后者是大胆出击。

与其自我精神内耗,不如直接点释放压力,更何况“打小人”听起来就主打一个直接、简单、粗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过港剧后发现,原来香港人有一套非常全面的生活运势逻辑——事业生活不顺了,那就去“打小人”。

铜锣湾鹅颈桥下的空地,便是香港打小人的圣地。

一边是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一边是摆放了神像、香烛的打小人摊,现代和传统就这样有些魔幻地交织在一起。

虽然看起来是迷信,但在香港,打小人不仅是正经生意,做商业登记的阿婆,有的还会自信且大胆地给自己加上“中港著名神婆”的抬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小人的商业登记

这也是为什么天桥底下打小人的摊位,会在显眼的地方备注上“香港政府发牌”,表明自己的正规和专业,不过找上门的顾客更多看重的是神婆的业务能力和口碑。

天桥底下阿婆众多,上门的顾客、围观的游客将天桥变得热闹非凡,只见嘴里念念有词的阿婆们坐在小凳子上,一手捏着被打的“小人照片”或者特殊的符纸放在砖头上,一手抄着女士高跟鞋高高抬起又落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啪啪啪……”的打小人声和“打你个小人……”的咒语混合在一起,气势十足。除开内容不谈,阿婆们打小人的咒语不仅节奏感十足,而且极其押韵,每一个打小人的阿婆,都是一位野生rapper。

例如市面上常见的这首打小人口诀:

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埞抖。

打你个小人脑,打到你输到乜都冇。

打你个小人额,打到你双眼都翻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朗朗上口的口诀中,从头到脚、从表至里,保证小人在阿婆的手下被打到“体无完肤”。

而不同的客户打小人也有自己的侧重点,根据客户的需求,阿婆们也会用不同的口诀予以满足。

在惊悚鬼片《迷离夜》最后一个故事《惊蛰》里,黑社会大哥让阿婆帮他打阻碍他上位的小人,阿婆的口诀就不一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迷离夜》剧照

这些口诀,有的是打小人世家的代代相传,有的则属于阿婆的自由创作。

香港作为国际化旅游城市,打小人也走向了国际化,招牌都有了英文翻译,打小人翻译为“villain hitting”,打小人的口诀也有了英文版:

Beat your little head, you work never go ahead;

Beat your little eyes, very soon you die;

Beat your little ear, you will not listen clea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港剧《家有喜事2020》

东方迷信文化的神秘感,以及打小人形式上的简单粗暴,内容上的易懂趣味,让打小人成为香港的街头一景,不少节目以它作为主题,花费大幅篇章呈现这种独特的香港特色。

台湾的节目《世界第一等》,专门找到知名的“梁金婆婆”做了一期街头采访,问出了游客最想知道的打小人十万个为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猎奇的日本也关注到了这个香港“巫术”,让男明星街头体验了一番,日本人直呼66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代的发展,打小人的业务也发展到了线上。不仅有些摊主在社交账号上分享自己的经营业务,甚至有些人还开始做起了“打小人代办”的生意,为了方便外地朋友,中介们会帮忙跑一趟天桥。

更潮的阿婆们则是直接做起了线上接单,沟通后,录下打小人的视频直接发给顾客,面对大陆客,微信、支付宝转账付款都O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小人的生意范畴也不简单。不仅仅可以打“具体的某个人”,例如介入感情的“小三”,也可以是没有具体目标的打小人,比如阻碍自己的某些小人,顾客还能自己亲自动手打小人,求健康、求平安、求生意顺遂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冠疫情期间,阿婆们接待的业务里,还包括“打病毒”,口诀变成了“打你条小人腰,等你成日发高烧”,当然,神婆也是需要戴上口罩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只要顾客说得清需求,并且付得起钱,那就是“万物皆能打”。

况且,香港打小人的定价,一直稳定在50元港币左右,多年从未涨价,堪称业界良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香港第63号非遗,打小人的官方称谓其实是“惊蛰祭白虎”。

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惊蛰日蛇虫鼠蚁出动,而白虎作为百兽之王可以斥退虫蚁,后来民间也逐渐演化出惊蛰当天祭白虎、打小人的习俗。

“打小人”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被称呼为“厌诅”或“厌胜”,是以诅咒方式对付小人。到了清末民初,广州西关一带出现了专门“打小人”的走鬼档,之后传入香港。

打小人最为盛行的时间当属“惊蛰”,又因为“六”日和“除”日是传统中国宇宙观里阴数、阴日,所以也有地区会在农历的初六、十六、廿六这几天,或者在历书记载的“除日”打小人。

因此惊蛰当天,鹅颈桥下打小人的游客往往多到要出动警察维持秩序,人们来自地铁和人海,排着队,拿着恨的号码牌,一排好几个小时就为了打小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小人的地点也有所讲究,想要灵验,就要在阴暗、煞气大的地方进行。而香港的鹅颈桥底恰好位于一个三岔路口,是一个极煞之地,就成了打小人的集散地。

除了鹅颈桥,惊蛰当天也有一些庙宇提供打小人业务,其它地区如湾仔洪圣庙、油麻地的榕树头等等也有阿婆摆摊。

别看打小人的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阿婆,但打小人仪式走起来可是非常专业和复杂:奉神、禀告、打小人、祭白虎、化解、祈福、进宝和打杯,一共有八个步骤。

简单来说,先要点香烛供奉神明,接着阿婆会将顾客的姓名、八字等这些信息写在百解灵符上禀告。接下来进入打小人的环节,用符纸替代小人,或者顾客要打特定的小人,就需要提供特定小人的照片甚至是衣物(写上对方的姓名、生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世界第一等》

打小人的重头戏随之而来,打小人一定要垫一块砖头,阿婆一边念叨口诀一边拿鞋在砖头上打小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世界第一等》

代表小人的符纸或者照片被打烂后,装进纸做的白虎,之后猪油封嘴,再把白虎和小人纸烧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世界第一等》

接着撒大米或者五色豆子,或者百解灵符等,是为了喂老虎、驱赶小人从而消灾解厄。下一步来到了“进宝”环节,烧金元宝、金银纸钱等供奉鬼神。

收尾的是打杯,也叫掷杯筊,打出一平一凸(一阴一阳)的圣杯,就代表神佛同意了所请之事。如果掷不出,则需要有另外的仪式来请神同意。

打小人的摊位上供奉的神佛不少,有观世音、孙悟空、土地公、财神爷等等,各路神仙,有求必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打小人的过程中也有些禁忌:例如不能打到自己的影子,对自己有碍等等。

有些阿婆也不会用特别“恶毒”的口诀,针对“指定的人”,而是以顾客自身或环境的不良因素为打击的对象,这样也可以避免被反噬。

虽然打小人的多是阿婆,但有些时候,庙里的男庙祝也会帮忙打小人。打小人的鞋子,则是用人穿过的女鞋效果更好,高跟鞋鞋跟敲打起来也尤为顺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惊蛰当天“打小人”是南方不少地区仍然留存的习俗之一,只不过在香港尤为盛行和日常。早年香港作为渔村,居民靠捕鱼和务农为生,都是靠天吃饭,因此遇到天灾坎坷,人力难以解决时,古代的先民们就会转向神佛求助。

在香港旅游发展局官网上,官方介绍打小人时,表示“可以把打小人看作是寻求发泄释怀及转运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天桥底下上了年纪的阿婆生意更好,也有一个原因在于不少客人是一时不顺,前来打小人驱除霉运,而阿婆在和顾客交流的过程中,也会用自己的人生阅历,适当地开解顾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打小人的摊位上,顾客对生活的不满、遗憾、怨怼,在阿婆咒骂小人的口诀和鞋底敲打声中,逐渐释放,内心积压的负面情绪也就排解开来。

一位在鹅颈桥底摆摊的阿婆就曾在电视采访中说到,有的年轻人职场不顺来打小人,打杯时一下就是圣杯,颓丧的年轻人立刻就恢复了自信心——这就是“神仙都帮助我”带来的心理暗示,堪比吸引力法则。

可以说比起迷信转运,更多的人前去打小人是为了一场朴素而接地气的心理疗愈,打完小人神清气爽,心理咨询师都要说一句瑞思拜。

作者|持墨

编辑|豌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