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并未将《生物安全法案》HR8333提案纳入。市场认为,该法案的立法工作已经"技术性流产"。

该法案中点名了5家中国公司,分别是中国合同研究组织创新药巨头药明康德、其姊妹公司药明生物、华大基因集团、华大基因关联公司华大智造以及华大基因子公司Complete Genomics。

而自卷入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草案风波后,多家生物科技龙头上市企业出现业绩承压的情况,其中CXO赛道尤其明显,股价更是阴跌不止,如今,《生物安全法案》在两院的推动进程或也被延宕,药明康德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然而,面对危机中国创新药企并非无牌可打,极致的高质量和性价比优势让中国创新药企扛住了这次危机。

生物安全法案有新变化

药明康德、华大基因高管回应

据环球网报道,《生物安全法案》由时任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众议员加拉格尔向监督与问责委员会于1月25日提交。该草案声称意在保护美国人的个人健康和基因信息,沿用了 2010 年代末针对中国电信公司的相同策略,一旦通过,该法案将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美国生命科学公司与“与中国政府或其他指定外国政府有关系”的生物技术公司签订合同的能力。虽然这些中国公司均否认它们对美国构成任何安全威胁。

根据公开信息,与此前旧版法案目的一样,H.R.8333法案将禁止联邦机构与被认为值得关注的生物技术公司签订合同,并且还将禁止与使用这些公司的设备或服务的公司签订合同。但新版法案系由众议院中国特别委员会的高级成员Raja Krishnamoorthi和众议员Brad Wenstrup于5月10日新发起而来,因此,与原先H.R.7085法案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变化。

最大变化在于H.R.8333法案设定了一个距当下将近八年的豁免期,亦即允许美国在2032年1月1日之前结束与法案中点名的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的合作。而法案中点名的公司较之前新增了药明生物,如此,被明确点名的中国公司便包括了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华大集团、华大智造及其子公司Complete Genomics。

对此,6月12日在药明康德股东大会上,药明康德表示将继续积极地与咨询顾问一起努力澄清事实,呼吁修改草案。

此外,药明康德还了解到,关于将《生物安全法案》加入2025国防授权法案的修正案未能获得众议院规则委员会的批准,这意味着《生物安全法案》目前不会进入众议院的2025国防授权法案的立法议程,其后续立法路径仍有待明确。公司将继续密切观察相关的立法进展。

公司副总裁吴皓表示,在法案颁布前,其立法程序仍需经历多个步骤。因此,草案内容(包括提及药明康德之部分)仍有待进一步审议并可能变更。

据南方财经报道,对于后续该法案是否会有新的进展,华大基因相关人员回应称,这不是上市公司能够判定的。

同时,记者进一步询问若该法案有新的进展是否对公司有影响,该人士称,该法案对公司影响有限,这个法案本身主要是针对的相关涉及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一些主体,公司在美区开展的业务是完全遵循了相关的规定的。同时,公司在美区营收占比比较低。

中国药企"手上有牌"

临危不惧

据《纽约时报》称,美国国会对相关企业的关注让美国制药行业感到不安,该行业已经面临20年来最严重的药品短缺问题。生物技术行业的一些高管已表示反对这项议案,他们称,突然脱钩可能会导致药物的研发出现数年延迟。

总部位于西雅图的Sound Pharmaceuticals的首席执行官基尔博士说,该公司已与中企合作数年,更换承包商可能会将生产推迟两年。“我不希望看到我们如此反对中国,以至于不能正确地思考,”基尔说。

有分析师强调,“美国药企不仅面对中国创新药企的竞争,很多传统的世界顶级医药巨头也并非美国企业,例如:罗氏、诺华、诺和诺德、阿斯利康、默克和武田制药等。如果美国药企迅速抛弃全球质量和性价比最高的中国CXO产业链,则必然导致他们的研发成本在短时间内提升巨大,反而使得其他国家的药企获得最大的收益。

以创新药研发战略性生物资源实验用猴为例,早在2020年,药明康德就收购广东春盛猴场,成为国内食蟹猴饲养存栏量最大的企业之一。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截至2023年4月,美国猴子价格提升至约6万美元(42万人民币),而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食蟹猴采购项目中标公告披露,每只猴子的价格仅为12.5万元。除此以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人力成本也相对较低。药明康德医药研发员工的平均月薪为19,454元人民币,而美国生物制药行业员工的平均年薪达到了13.86万美元(97万元人民币)。

当前,从技术平台角度来看,药明康德相对服务内容最为全面。药明康德不仅拥有传统的FBDD、SBDD、HTS、DEL 库等服务,公司还拓展新的药物发现平台,增加客户服务能力,如DNA编码化合物库(DEL)、DEL试剂盒 DELight等。

再从财务数据来看,药明康德2019年至今公司年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逐年分别创出403亿元、96亿元的新高,虽增幅有所放缓,但向好势头没有改变。公司总资产逐年飙升,而资产负债率(仅为24.64%)却逐渐降低,公司经营仍在良性发展阶段。

综上所述,中国创新药企正是倚靠低价和高质量研发服务不断在国际开拓市场,一旦生物安全法案通过,必将间接导致美国医药研发效率大幅降低,甚至延迟数年,严重的或导致药品供应出现问题,美生物安全法案的制定和执行者也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