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最发愁的人,除了忙完论文找工作,焦头烂额的毕业生们,无疑就是高考分数新鲜出炉的准大学生们了。

城市竞争力、专业排名、培养计划……铺天盖地的信息砸到了前十八年基本都在死磕课本的高中生头上,令人晕头转向:这年头究竟啥专业还能好就业啊?

但是,作为过来人,学长学姐或许自己的就业之路也并不顺畅,很难对专业和城市精准地指点迷津。但你要问大学生活要想过得好怎么报志愿,恐怕并非专业和城市令人满意,而是宿舍有没有空调,食堂究竟给不给力。

食堂菜,这个传说中的第九大菜系,直接决定了未来四年甚至七年的一日三餐。在占据区位优势顶端的帝都,就有这么一家高校的食堂,靠农业硬实力,成为坊间流传的“京城第一食堂”,引无数学子竞折腰。

01科技食材,实验田直供

要想食堂味道棒,首先要保证的便是源头的食材,不仅要品质好还要新鲜。而种地,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农业大学。

雄厚的师资力量不仅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高标准开展,丰富的科研成果,也能经常为同学们“加个餐”。

依托学校自己的实验农场和合作基地,食堂能够直接获取部分新鲜的蔬菜、水果和肉类。这些食材无需长时间运输,确保了新鲜和口感。

实验农场与基地直供食材,新鲜的水果蔬菜直达餐桌 / 图虫创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验农场与基地直供食材,新鲜的水果蔬菜直达餐桌 / 图虫创意

从水果、蔬菜、动物、主粮到中药材、保健食品等众多食材都是农大“自家”生产,主打一个安全、科技、品质。所以,保不齐你在学校食堂吃到的鸡蛋、黄瓜或者大馒头,就是是硕士、博士和院士种的。

时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的孙其信,出身农学专业,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的教学、科研工作。2023年,时值农大118年校庆,校长的科研团队也将研制出的科技含量满满的小麦新品种研磨成粉,从学校位于河北邯郸的鸡泽实验站运送到学校食堂,经食堂大师傅们的巧手,做成“花式”馒头满足学生们的味蕾[1]。

该小麦品种名为“农大753” ,具有“高产、优质、强筋”的特点,品质达到国家一级优质麦标准,最适合生产优质面包、面条等食品。与“农大761”、“农大179”、“农大3753”等品种一起,已经累计科技成果转化经费1000余万元,并且有望成为我国小麦生产的新一轮重要换代品种[2]。

“未来感”十足的馒头,作为“校长严选”,农大的同学们也先睹为快,吃上了。

高产优质的新型小麦品种在未来将占据重要地位 / 图虫创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产优质的新型小麦品种在未来将占据重要地位 / 图虫创意

鸡泽试验站,是农大在全国23个校外科研基地之一[3],也是众多科研工作者试验和推广其研究成果的前沿“实验田”。

2023年毕业典礼当天,河北涿州教学实验场利用自主研发的富硒技术,将老师和同学们精心繁育的3000斤桃、2000斤杏、500斤李分发到同学们手中,将“桃李满天下”的美好祝愿送达到毕业生手中[4]。在农大,毕业也要先吃饱。

除了科技感满满的瓜果梨桃、鸡蛋和小麦。农大更是先人一步,让同学们在校内食堂吃上了堪比“全聚德”的北京烤鸭。

面对我国瘦肉型肉鸭市场一度被海外垄断的问题,农大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侯卓成教授带领团队研发了业界领先的全自动种鸭生产性能测定系统等表型智能测定技术和基于低成本的北京鸭全基因组选择体系,只需要采一滴鸭血或者拔一片鸭毛,将其DNA检测出来,就能知道这只鸭子是否能作为烤鸭使用[5]。

利用上述技术持续选育“南口1号”配套系、培育了京典烤制型北京鸭新配套系,如今产品占据高档烤鸭市场的90%以上份额[5]。

美味的烤鸭在食堂师傅紧锣密鼓的筹备下,2024年就已登陆食堂。农大人,真的有自己的“全聚德”和“四季民福”。

通过基因检测鸭血或鸭毛,可以预知肉鸭是否适做烤鸭 / 图虫创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基因检测鸭血或鸭毛,可以预知肉鸭是否适做烤鸭 / 图虫创意

2017年,校庆期间,食堂更是收到了2.1万枚来自动物科技学院和校友企业捐赠的鸡蛋、园艺学院提供中农大黄瓜,校友企业甚至还为每位同学提供一杯酸牛奶[6]。

真的是“所有人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农大只在意你吃的好不好”。

农大能用这么多科研感十足的食品研发成果,丰富莘莘学子们的校园餐桌。背后都是光伏农业、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土壤改良、蔬菜种植技术、有机健康食品开发与育苗育种等一大批先进的农学研究。

而超强的农业的硬实力背后其实是农大悠久的历史和科研实力。

在名校林立的北京,农大似乎一直都很低调,而中国农业大学的前身,正是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并在1949年,与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成立北京农业大学,1995年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成现在的中国农业大学[7]。

从历史渊源上讲,农大不仅走过百年风雨,历史悠久,更是当之无愧的清北亲儿子,科研实力不容小觑也不为奇。

02花样不断,靠一流专业

北京农业大学早在1954年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6所重点院校之一,1984年也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0所高等院校之一[8]。

2017年,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其中,涉及95个一级学科(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513个单位和7449个学科,将前70%的学科分9档(A+到C-)进行了公布[9]。

学科评估是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其严谨性和权威性不言自明。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中国农业大学,共有6个学科获评A+,在全国高校中列第6位[10];9个学科获评A级,居全国高校第24位,学科优秀率27%,居全国高校第19位[11]。

学校的学科评估可以体现学校教育水平 / 图虫创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的学科评估可以体现学校教育水平 / 图虫创意

这足以说明农大虽然低调,但是科研实力确着实强悍。

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草学,纵观获评A+的6个学科不难发现,它们基本都与吃息息相关[11]。农大食堂在口味和形式上能够不断推陈出现,除了王牌专业们贡献的创新食材,更得益于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老牌专业的突破与进步。毕竟,你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是研究这个的。

上文提到的清北的亲儿子,绝不是说说而已。农大食品专业学科的奠基人,正是来自北京大学的陈锡鑫先生与来自清华大学的周山涛先生[12],1984年9月11日,北京农业大学成立食品科学系。至今已有40年历史,也是国内第一批建设食品专业的高校之一,并入选了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实验课上,更有专家手把手教学腌泡菜,做酸奶,烤饼干、做冰淇淋、品葡萄酒……科学理论与趣味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轻松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吃着就把学上了!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食堂成为学生实践与研究的平台 / 图虫创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食堂成为学生实践与研究的平台 / 图虫创意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的科研经费平均高达1.1个亿[12],如此大手笔的钱用来研究“吃”,想不好吃,都很难吧。

作为农业大学,学校食堂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研究的平台。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在食堂进行实践操作,不仅提升了食堂的技术水平,也带来了新的食材处理和烹饪方法。

来自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倪元颖教授,在学校“智慧食堂”的搭建中,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展示菜品销量信息,优化食堂热门菜品种类、供应量,合理排菜,提高了师生的就餐满意度[13]。

发挥技术优势实现智慧食堂,满足师生健康饮食需求 / 图虫创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挥技术优势实现智慧食堂,满足师生健康饮食需求 / 图虫创意

学校充分发挥了在“食物与营养”、“食物与健康”等方面的技术和学科优势,轻松满足每个农大人的健康需求。

到了夏天,减肥的心一定又蠢蠢欲动了,在二智慧食堂,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少量多品类搭配,每天摄取超过25种食物,轻松符合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要求。

同样来自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范志红教授,参与制定了营养健康食堂的团体标准(T/CNSS-012-2021),并制定了第一版中餐食堂营养环境评估标准(NESC-CC),并据此标准对校内各食堂进行了营养环境评分[13]。

为全国人民健康把关的食品学院教授亲自下场指导,小小食堂却不耽误是“国家标准”。

03食堂这个门面,有钱才撑得起来

教育部明确规定高校食堂要体现公益性[14],也就是说,不管采取何种模式经营食堂,价格都要低于市场价或者等同于周边高校。

教育部要求高校食堂做好稳定饭菜价格的责任[15],所以无论是食材新鲜、模式创新还是追求营养均衡,食堂的每个暖心之举背后都需要强大的财政支持,说白了,有钱才能做事。食堂的管理与建设,本身就仰赖高校的综合收入。

因此,食堂的口碑与水平,某种意义上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侧面证明。这也是之前清华大学的食堂,可以轻松实现荤素拼盘加米饭六块钱[16],在互联网引发讨论热潮的根本原因。根据公开的财务信息,仅2023年清华大学收入就高达约410亿元[17]。

高校食堂饭菜品质与管理水平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实力 / 图虫创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校食堂饭菜品质与管理水平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实力 / 图虫创意

中国农业大学是34所985之一,作为教育部的直属高校[18],自然也拥有一定的资源倾斜,从收入上便可见一斑。仅2024年的部门预算,农大的各项收入合计就将近83亿元[19]。比上市品牌奈雪的茶总市值的两倍还多[20][21]。

做到12个食堂,约1869道菜[22],保质和保量供应还物美价廉,雄厚的经济实力才是最大的底气。

图源博主@于乐不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博主@于乐不快乐

财政补贴带来的充足经费是一方面,除此之外,越“社会”的大学食堂,才能越好吃。市场化程度的高低,不仅代表了一所大学的开放与包容程度,更能从最重要的口味和丰富度上,满足嗷嗷待哺的大学生空虚的胃。

根据市场化的程度不同,自主经营和社会化经营是目前高校食堂现有的两种基本的经营模式,引入社会资源,建立起的竞争机制,无疑能为全校师生提供更高的服务水平。

中国农业大学的食堂便采取了多元的经营方式,西区的六个食堂中,有三个是学校自营,另外的三个食堂(颐二风味、清真、颐三)为学校和社会餐饮企业的合作经营[23]。很好地协商了公益性和市场性。无论是求划算、求量大、求营养、求口味,都能满足师生们不同的就餐需求。

图源博主@小蘭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博主@小蘭青

与此同时,别人家的大学还特别听劝,对于同学们提出的意见[24],从早餐的牛奶不够香浓、到想要消失的菜品重新回归上架、以及食堂的豆腐脑金属碗不能用微波炉加热……事无大小,后勤基建处甚至校长都会认真回复,也是学校人文关怀的一个小小注脚。

农大食堂能让人在毕业以后仍然念念不忘 / 微信公众号CAU后勤小生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大食堂能让人在毕业以后仍然念念不忘 / 微信公众号CAU后勤小生评论

当然不排除,农大在海淀区马连洼附近[25],在北京这个美食洼地偏僻的北五环,要啥啥没有,进趟城解馋动辄一两个小时,食堂再不好吃点,大学生恐怕真的要疯。

不仅食堂在全国大学食堂中一骑绝尘,中国农业大学还实行了几乎是“零门槛”的转专业政策,转专业报名不设条件,允许多次、多个学院、多个专业的申请,堪称是全国“独一份”[26][27][28]。

所以,在农大念书,这学期种土豆,下学期养猪也没问题,主打一个尊重、支持。还在为志愿抓耳挠腮的同学们,就这还不心动吗?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大学.(2023).这所高校的校庆“花式”馒头,竟出自校长的试验田.

[2]人民网.(2023).这所大学迎118周年校庆 全校吃上校长研发的小麦“花式”馒头.

[3]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2021).校级基地简介.

[4]中国青年报官微.(2023).吃饱再毕业!高校送毕业生5000多斤礼物,学弟学妹亲手种的.

[5]中国农业大学.(2024).不愧是中国农大鸭!!!

[6]中国农业大学.(2017).别人家大学校庆发免费餐 食材系学校自产.

[7]中国农业大学.(2024).中国农业大学2024年部门预算.

[8]中国农业大学.(2024).学校概况.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以评助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10]中国农业大学.(2024).学校简介.

[11]中国农业大学.(2017).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 我校6个学科获评A+.

[12]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学院概况.

[13]中国农业大学.(2023).起猛了!大学食堂还能这样???

[1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9).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落实高校学生食堂补贴措施的通知.

[16]清华大学官微.(2023).清华暑假,启动!

[17]清华大学.(2023).清华大学2023年度部门预算 .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教育部2023年部门预算.

[19]中国农业大学.(2024).中国农业大学2024年部门预算.

[20]奈雪的茶.(2024).02150.HK.

[21]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24).人民币外汇即期报价.

[22]中国农业大学.(2022).食堂菜品自查手册.

[23]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会.(2023).权益校园 | 权益有声!后勤亲答!(上).

[24]中国农业大学.(2018).校长信箱 | 吃货大学最关注的事.

[25]中国农业大学.(2024).交通导游.

[26]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学院.(2021)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2021年修订).

[27]中国农业大学.(2019).转专业有望读喜欢的专业.

[28]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学业指导服务手册转专业专题.

作者: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