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全球女权运动昌盛的今天,我们似乎忘记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妇女运动。它不仅是全球解放运动的典范,也为全球女权革命树立了无可超越的典型。要知道,这是在思想封闭的1931年。她们的平均年龄不超过20岁,由赤色连、特务连转型而来,更有电影《红色娘子军》给观众留下极深刻印象。

行军艰苦,红色娘子军成员回忆成立之初

1931年,一支由700名参与解放运动的妇女筛选出来的赤色特务连诞生了。曾多次参与对国党扫荡运动的反围剿,被群众亲切地称呼为“红色娘子军”。然而在国名党反动势力的疯狂反扑中,这只赤色特务连仅存在500余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运梅回忆,当时乐会县党委有意成立一支由妇女构成的赤色特务连,由于后勤不足,这支部队没有枪械,没有完整的构筑,甚至称不上武装队伍。县城内张贴着海报,王运梅看到后兴致勃勃地前去报名,本以为选拔的人数寥寥无几,没想到竟有700人之多。

她说,她是在人堆里被选上的。县党委反复强调,赤色特务连不仅要吃苦耐劳,还要克服训练和装备的问题,王运梅也曾一度想退却,但回想起海报上写的“扛起与武器,与参与解放运动的同志并肩作战”,王运梅还是咬着牙通过选拔。“电影是加工的艺术,当时县城很穷,很多人都吃不饱,参与赤色特务连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电影上映之后,原赤色特务连成员王运梅回忆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乐会县是一个经济发展较差的县城,女性地位低下,男人可以读书、打仗,女性却只能负责后勤工作。抱着“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想法,很多女性报名参加赤色特务连,在县城,王运梅与赤色特务连成员被称为“红军哥”,训练了半个月之后,才摸到人生中第一把枪。

穷苦农村家庭女性,艰苦攻克军事化训练

和王运梅一样,赤色特务连最终剩下的的100余名成员,大都是在原生家庭吃不上饭的穷苦女性。王运梅第一次摸到枪的时候,训练打靶,怎么打都打不中。当时她回忆道,“只顾着害怕了,想到在战场上,如果打不中敌人,就会被敌人打。一想到这些事情,就双腿发软”。但同行的三位队长给了她力量,仅一个月后,100余名成员训练完毕,按照编制,她们将参与国党的反围剿,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与任务有辛苦的地方,也很有趣。一开始我们在监狱看守犯人,胆子大了以后偶尔出勤执行外出任务,差不多一个月开始执行战斗任务。”赤色特务连的作战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逐渐加入到反围剿的主力队伍。

遗憾的是,在反围剿的过程中,由于陷入包围圈,王运梅的孩子在过程中不幸离世。1931年6月,赤色特务连在纱帽岭打伏击,国党发现她们是娘子军,一边吹着口哨一边派大部队追杀,表示要让她们有来无回。

多名干部被捕入狱,阻击战之后,红色娘子军威震四方

由于对地形的了解,赤色特务连的反围剿任务执行出色,几乎没有伤亡。但到了阻击战任务,由于部队建制较差,国党主力盯上了赤色特务连。国党实行多次阻击战术,总计使用四个部队,将赤色特务连逼到绝路。国党陈光汉旅怎么也想不到,这支由女性构成的赤色特务连,竟然如此顽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正面战场积累的经验,早已让赤色特务连拥有专业的军事素养,敌人分批次追击,赤色特务连就诱敌深入,阻击和游击战结合,延缓国党大部队行进效率,8名赤色特务连干部不幸入狱,但受到国党高层的款待和高度重视——他们试图复刻赤色特务连在正面战场的成功,但由于培养能力不足,未能打造出一支与赤色特务连相提并论的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线统一后,入狱干部被释放,国党高层耿耿于怀,多次试图组建娘子军,均以失败告终。而在抗战结束后,国党也未曾停止过对赤色特务连的迫害,王运梅与丈夫在国党的围剿中失散,丈夫被日军发现后,不幸惨死。

结语

1958年,主席高度评价赤色特务连在正面战场的功劳,和对世界革命做出的贡献,并赠予当年入狱的8位干部之一——冯增敏一把手枪。至此,赤色特务连正式解散。这支在正面战场上做出过极大贡献的特务连,不仅用生命诉说着解放革命事业的伟大,更为解放妇女运动做出伟大贡献,留下不可磨灭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