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一个急诊科医生的微博,凌晨女孩抑郁症大量服药,母亲问,明天能上学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作为资深家教专栏作家,无数读者来信,都是类似情况:孩子因为不能打游戏而难受到自杀,家长完全不理解。

很多家长视游戏为洪水猛兽。

我反问:亲,二十年后,最赚钱的工作都与打游戏有关系。你希望你孩子与社会脱节吗?

家长说:啥,不可能?

我怼他说:你的事业搞到今天也没啥出息,你凭什么论断你那爱打游戏的孩子未来没出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用你既有的经验与判断

来指导孩子就业

未来,他可能没饭吃

在一线城市,雅亿常遇到奇装异服的年轻人怎么赚钱?他们在把电子游戏里的场景、人设、道具、照搬到现实生活中,卖出大价钱。

年轻人一边玩一边搞这种虚拟的东西,你连看都看不懂,你的认知怎么可能指导孩子应对AI时代的挑战?

雅亿给中老年读者科普一下。

时代发展太快,用你既有的经验与判断来指导孩子,未来他可能没饭吃。

就像你在20年前想不通为什么大多数支付要通过手机进行一样。可能在20年后,不打游戏的人压根买不了东西不入流、被淘汰。

可能很多的餐厅,你要先打过关才能进去吃饭。

可能很多的会议,一开始就是大家戴上VR,通过打游戏进入某个具体情境,然后再开始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家长们。

打游戏本身不是问题啊。

真正的问题是——你的孩子长大后找不到好工作啊。你哼哧哼哧把他送进所谓的好单位,没想到,你80岁时他迎来中年失业。

大家注意,下图。

绿色工作是较为安全,难被机器人取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怎么培养孩子

她未来不会失业?

看着管理情绪能力的培养

如果工作是标准化的,比如说快递、网约车、会计、摄影,被AI取代真是时间问题。

如果你工作很复杂,要动情感,动脑子,比如是心理咨询、沟通运营,要安抚一个个狂暴的客户、要跟一大群人开会消除分歧,要给无数受众提供不同的情绪价值,AI肯定干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培养孩子,思路要改变了。

很多难缠的孩子,敏感,戏剧化,感性、要死要活、非常有情绪能量、独特个性,不受老师喜欢。但,只要家长好好培养,这样的孩子未来最赚钱。

情绪价值与共情能力越来越值钱,比如,IP主播,靠的是每天的高耗能情绪。比如,带老人们看病洗澡遛弯聊天的工作,机器人很难取代。

有一种孩子,天生情商高,溜须拍马,把每个人都哄得很开心。

这种孩子,未来好找工作。

因为,机器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没法完全理解人,未来所有行业,卖水的、卖茶的、卖理财产品的,卖羊肉串的,做大数据业务的都需要有极强的共情能力。

如今的刷题教育,越来越不培养共情力。孩子在做刻板的刷题,不用考虑同学是怎么想的,怎么感觉的,这方面就特别需要家长来引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咱做家长的

要关注孩子感情与事业心

而不是关注孩子的成绩

像我儿子这样的理工男,我故意带他看电视剧。

戏剧,让他去看别人的反应,是一个增加共情能力的方法。如果他可以参与戏剧社,进入到别人的角色,体验自己,体验别人,这对他未来发展很有帮助。

我一直告诉儿子:

重要的是找事做。

事业心,很重要。

“事业心”的定义也简单:自己想做,加上能够挣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经济学家何帆在《找事》中,重新定义了“找工作”的内涵——重要的不是找工作,而是找事做:找到感兴趣、擅长,同时还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做。

如果你孩子喜欢打游戏,你引导他不是戒游戏,而是去琢磨,我怎么通过打游戏认识更多人?发掘这些人的刚需,然后卖给他们相关产品,从而让自己一边打游戏,一边自食其力啊。

在我们中老年人的观念里,一个职业像是一棵树,不同职业之间位置分明。

在未来,职业更像一套生态系统。

更好走的路,是先进入到某个行业(比如说游戏行业)的生态系统里。

雅亿随手拍的这个视频里,你发现好多年轻人都在玩这款“某某方舟”的游戏。

同是爱好游戏,有多种选择——你娃做不了电竞选手,可以做职业经理人或游戏博主。有人在卖道具、有人在买道具。有人专门拍人家买卖的视频。有人打游戏水平一般,但他可以搞社群……

这种动漫节,我是看得津津有味,发现了很多商机,未来的00后、10后,都是这么玩游戏+交朋友+赚钱,我们做家长的必须理解、与时俱进。

帮孩子在自己喜欢的生态系统中去寻找,找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态位。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霍兰德根据人的特质,做了6种分类,包括“现实型”“研究型”以及“艺术型”等。年轻人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特质,取长补短,才能做出更理性的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约翰·霍兰德人格理论模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怎么发现孩子的职业天赋?

观察他身边的玩伴

在什么情况下向他求助?

同一个社交圈与玩耍圈中的同龄人,最最最了解你孩子的职业天赋——他最有市场前途的技能是什么。

人家什么时候找你孩子帮忙?

有可能是别人电子设备坏掉的时候,有可能是别人买游戏皮肤,想游戏作弊寻求建议的时候,也有可能是失恋、打听八卦、化妆拍照、请客需要人帮忙的时候……这都反映了你孩子的特质的天赋啊。

有些孩子,往电竞选手培养。

有些孩子,倒卖装备与器械,做生意。

有些孩子,做化妆师、摄影师、造型师、漫画师……

有些孩子,做咨询师、心理抚慰师、心灵导师、游戏主播……

游戏的背后,都是钱啊,同学们——你看娃,你要看的不是一直文凭,而是未来的职业与谋生渠道啊。

循着这样的思路,我们来培养孩子:

  • 对情绪的把控力,让情绪成为孩子独特的个人标签
  • 让孩子边玩边发掘商机,有事业心。
  • 培养孩子对美的感知能力、会玩、会捯饬、会倒腾很重要,能让同龄人变快乐、变漂亮的人,不会失业——ta更容易收获“时代红利”……

雅亿深耕情感领域十几年,我最大的体悟是:太多人在童年被耽误了:他的天赋没有被得到父母好好栽培,没人教他实操提升情绪控制能力+社交能力+抗挫能力+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