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行进中国”重庆调研采访团

“变形金刚在造车!”

“这个机械臂真的很赛博朋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花迸射,机械臂正在工作。人民网记者 刘祎摄

行至重庆看“智”造。5月20日,“行进中国”重庆调研采访团走进长安汽车两江工厂,在这里,关键工序100%实现自动化,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扎实的数据、亮眼的工作场景,采访团在这里感受到了“制造”与“智造”带来的科技感、未来感。

浓厚的科技感由焊接车间里的机械臂传导。纵向延伸的制造流水线上,机械启动的“嗡嗡”声响起,多个机械臂相互配合,有的扭转角度焊接、有的平移位置提挂,不时有火花迸射,远远望去,好像是电影《变形金刚》的现实演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辆进行淋浴实验。人民网记者 刘祎摄

“像这样的‘机械臂’,焊接一车间共有500多个。”焊接一车间讲解员李兴旺指着身后的生产线介绍:“我们柔性一线有150多个‘机械臂’,它们和夹具协同工作,将最麻烦的焊接工艺‘包揽’,可以完美地保证汽车各个部位的精度。”

创新发展是长安汽车的重要标签。如今,车间的智能化改造及生产线不断升级,每一步都为造好车而努力。

满溢的未来感由总装车间的流水线构建。组装流水线上,各个部件在这里“相聚”,座椅、轮胎、电池等零部件组成一辆辆新能源汽车,随后在外观线上排队检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待检测车辆排成一行。人民网记者 刘祎摄

“这些汽车通过多重测试后,就可以出厂了。”总装一车间制造管理室主管姚雨青说:“总装车间的技术创新点多,以‘ADAS标定技术’为例,它的运用可以让我们更精准地进行整车智驾功能模拟检测工作,让质量为品牌背书。”

姚雨青看着一辆辆检验完成的车辆,自豪地说:“长安汽车,百年历史,如今换道‘新能源’,不断加强和用户的粘连度,用服务赢得口碑,口碑好了,品牌自然就来了。”(吴成良、李美玉、宋歌、苏缨翔、钟文兴、胡虹、刘祎、黄亚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人员进行细致的检测。人民网记者 刘祎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装车间里的新车。人民网记者 刘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