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乡俗语有云:“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无银无花不成姑娘,有衣无银不盛装。”在中国雷山苗族银饰刺绣博物馆中,展示着中国各省不同支系的苗家女子所穿戴的各式各样、充满了各种寓意的银饰。苗家女儿出嫁,头戴自家父亲亲手打制的华光溢彩的银凤冠、项戴叮叮作响的银圈、手戴各种花纹的银镯,再着母亲亲手绣制的苗绣嫁衣。银冠霓裳,好不热闹,苗家女儿就这样热热闹闹的开始了为人妇的新生活。

叮叮当当的苗家银饰,是光明、是财富,也是族人心中洋溢的喜悦。仔细端看,在苗族闪闪发亮的银饰上,有龙凤、蝴蝶、鸟兽、花木等各种玲珑精美的造型,甚至连鸟兽身上的羽毛都纤毫毕现,这些都是出自苗家银匠们之手,而这些银匠大多来自贵州西江麻料村、控拜村以及乌高村,这三个村因有着800多年的银饰历史,有着众多技艺精湛的银匠而被合称为“银匠村”。2018年11月,我们同网易严选黔东南扶贫项目团队一道,来到“银匠村”实地探访。

家家户户皆是银匠

沿着麻料村的石板路,穿过苗家木制的吊脚楼,临近村里银饰刺绣传习馆,还没进门,就能听到叮叮当当清脆的锤音——五六位银匠正聚精会神地做着手中的工序。

一块银料在银匠们百次的锻打中,逐渐成型为手指粗细的银条,再由机器辅助进行拉丝,最后可以变成像头发丝一样细的银丝,之后,巧手的银匠以多根银丝绞在一起绕成形状,再配以薄银片,就成了一朵灼灼生辉的银花。最终,这些银花将被焊接在苗家女子的银冠上,而即使是一位熟练的银匠,也需要花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做完一顶银冠上所需的十几朵银花,这还不包括银冠上其他纹式的制作。如果做足一套银冠、银项圈,可能要花上足足半年的时间。

银匠李师傅介绍:“在银匠村,不会做银饰的男人可能会被瞧不起,要么就是懒,要么就是穷,拥有精湛的银匠手艺才会得到村里人的尊重”。而对于银匠手艺的传承,苗族的传统一直是父传子承,从男孩子七八岁时就开始不断的熏陶、培养孩子看银饰的眼光,可以说银匠们都是自幼耳濡目染银饰的制作工艺,逐渐成为行家。

寂寞的银匠村

如今的银匠村,也是寂寥的,走在村落中很少能看到年轻人,更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儿童。其实银匠“出走”古来有之,从前农忙时,男人们都要留在家中务农,而到了农闲时,银匠们开始到其他的村寨,甚至是省外的村寨去制作银饰、清洗银器等等,他们可能走到贵阳,再远些可能到广东、广西以及云南,这个传统延续至今。据不完全统计,三个银匠村走出的银匠有1000余人。如今,这些银匠分布全国,在西江、凯里、贵阳、武汉、广东、云南等地。与以往不同的时,银匠们长期在外打工、做其他的行当,也有在外开银饰店做生意,他们不再是“去去就回”,而是成了“他乡人”。

由于留在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如今的银匠村已经不再坚持手艺“传男不传女”的习俗。麻料村40多岁的银匠黄光勇,就将自己的手艺耳濡目染逐渐传授给家里十几岁的女儿,不过他还是打算让女儿优先读书、考一所好大学,然后再出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手工艺不仅是动手,也要动脑,你能设计、有文化底蕴,才能做出精致的作品,像那些大师一样”,黄光勇不无遗憾地说,自己也做了不少精致的银饰,但无法用语言去传达自己作品的创意和想法。

同为麻料村银匠的潘师傅也有这样的感受。几年前电商逐渐发展,潘师傅也赶时髦在网上开了一家网店,当时请了一位村里的大学生帮忙负责店铺的运营工作,将一件件作品拍照上传到网店页面中。结果网店一开张,就接到了百来个订单,潘师傅是又喜又忧,显然这雪花般的订单是财富,算算能挣不少钱,但一方面纯靠手工,不知需要多久才能完成,此外还有不少线下商家的订单也要赶制,潘师傅是忙得不可开交。后来,负责网店运营的大学生去了城里工作,潘师傅也就没有时间兼顾网店的生意,此外也是有心无力,常常为如何用文字描述自己的产品而苦恼。

在采访中发现,市场经营能力与创新能力弱是阻碍这些传统手工艺走出去为更多人知晓的几大难题。一方面人才缺乏导致销售平平,而在设计创意的提升方面,当地也尝试过跟一些美术学院合作,但由于设计师只是出了形象设计,却无法长期留在当地跟踪产品生产全程,并且也缺乏长期品牌的包装与运营,所以如何吸引人才回流、如何提升产能以便跟上市场的需求和节奏,是当地政府,以及加入扶贫队伍的网易严选们一直在力求解决的难题。

银匠村的“守艺人”

尽管存在种种困境,银匠们也有自己默默的坚持。控拜村银匠龙太阳家中,摆着一只精美的银制鞋,这个作品饱含着龙太阳对过去的回忆。几年前,龙太阳还在浙江打工做皮鞋,四年的时间他摸透了皮鞋的制作工艺,也体验了外面世界的精彩,但最终他还是选择回到了家乡。“眼看着老母亲和孩子留守在家,无人照顾,心里很不是滋味,想着既然有门祖传的手艺,为什么就不能靠手艺让一家老小过得更好呢?”于是就这样,龙太阳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创立起了自己的体验式的工作室。

在龙太阳的工作室里,陈列着各式各样他的精美作品,其中印象最深的要数他精心为老婆做的一件银制的内衣,不为别的,只为感谢老婆在家中生活最艰难的时候,仍然愿意跟着他并且默默支持他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也许在别人看来,这种表达爱意的方式有些露骨,但这就是龙太阳,他耿直、坦诚也忠于自己的内心:“我不愿意顶着‘非遗传承人’的帽子到各地去演讲或是站台,也有人劝我跟别人合作,让别人打着我的名号去售卖银饰,可我坚决不同意,这是手艺人的耻辱。”每一件作品,龙太阳都坚持自己设计、自己亲手制作。

如今,他把自己的家改成体验式工作室和民宿,不断吸引游客或是一些学生来亲身体验和学习银饰的手工艺,最多的时候一年接待了10000多人。这还不是终点,龙太阳还在努力牵头改造村里的刺绣银饰传习馆,带动村里其他的银匠返回家乡。而随着雷山西江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走失”的银匠也和龙太阳一样,回到村里建起了自己的手工艺作坊,虽然手工艺传承有瓶颈、有难处,但在一些银匠们看来,再没有什么比一家老小共享天伦之乐更幸福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