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元宇宙”能实现吗?当很多人还在畅想元宇宙该如何与教育相结合的时候,上海杉达学院日前发布的教育元宇宙平台——Edu-Comos用落地的实践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12月12日,在上海杉达学院举办的“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研讨会暨第二届教育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学校历经两年多研发的杉达教育元宇宙平台正式上线启用。

【图片1来源:浦江头条(图片一)】

记者从上海杉达学院了解到,杉达教育元宇宙(Edu-comos)是一个可以容许千人同时在其中自由交互的数字空间,一个可以让用户身临其境的、3D的、计算机生成的数字孪生校园。目前平台已投入使用,预计年底正式上架各类应用商店。

平台具有明确区别于二维(2D)在线教学应用的三个关键特征:沉浸式三维(3D)用户体验;实时、存续的网络访问;跨多网络平台的互操作性——将人机交互界面从2D平面(计算机或智能手机屏幕)扩展到了虚拟3D世界中,实现了互联网的“具身化”。

该平台开发建设的负责人于东兴教授介绍,上海杉达学院是国内最早投入教育元宇宙应用实践的高校之一,整合运用新技术来改善优化教学和学习体验,是杉达教育元宇宙的核心设计理念。目前,该平台复刻了上海杉达学院金海校区的大部分建筑,并对教育学院实训中心的所有功能实训教室进行了复刻。杉达的每一位师生都可用账号密码登录平台,在传照片后生成虚拟空间的专属数字化身和数字身份,未来将采用区块链技术自动记录存储教学数据和学习行为数据。

【图片2来源:浦江头条(图片二)】

值得一提的是,现有VR类应用普遍受制于价格不菲的VR头戴设备,而杉达教育元宇宙(Edu-Comos)用户则可使用相同的设备和数字身份访问不同终端上的同一平台和服务,也就是说,用户可以自由选择采用VR头戴设备、手机、电脑任意一种设备接入平台。

而与已有3D建模类校园不同的是,这个虚拟校园是“活”的空间,是一座24小时在线、永远存续的数字大学城。师生可以在校园里闲逛,可以去数字博物馆看展,画画;可以去智慧研修室看3D影院效果的慕课大片;可以去大礼堂开会听讲座;可以去教室上课,而且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和老师同学面对面......

“简单说,可以把杉达教育元宇宙看成是现实世界的数字平行世界,而且是一座24小时在线、永远存续的数字校园。”于东兴介绍,通过整合优化开源的人工智能化身、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训练等核心技术,平台不仅可以完整提供现有智慧教学的所有功能如视频和PPT播放,自动签到、随机点名、随机和指定分组,课堂测试,自动批改、汇总分析等,还利用3D空间的特点,设计了空间分组、AI化身导学、AI教研等创新性功能。

平台对现实世界的教学还能做出基于数字化的补充。于东兴举例,像分组讨论这种功能,分组学生可以在各自的交流空间内互不干扰,教师也可以随时出入各个分组房间旁观或参与讨论。另外,研发团队还尝试将平台上所有的教学行为记录下来,导入到基于深度神经模型算法的AI教研系统,这样可以对每堂课的教学情况有一个多维度的实时反馈。

【图片3来源:浦江头条(图片三)】

不仅如此,杉达教育元宇宙(Edu-Comos)还实现了不同教育数字虚拟空间的互通。基于该平台多项核心技术和国际中文教学特点,上海杉达学院联合华东师范大学丁安琪教授的团队合作研发了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这一中文学习技术创新实践在刚刚举行的国际中文教育大会上进行了亮相,引发全球中文学习者和教学同行的关注。目前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已经实现了和上海杉达学院教育元宇宙的互联互通,在进入杉达教育元宇宙的虚拟世界时,已经有上海杉达学院(金海校区)和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两座校园矗立在那里等着用户去探索。

上海杉达学院校长陈以一在平台启动仪式上呼吁,杉达教育元宇宙是一个开源公益的数字大学城,杉达教育元宇宙随时敞开怀抱,欢迎世界各地的学校进驻,欢迎世界各地的元宇宙平台接入。

来源:澎湃新闻·浦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