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热电中心花园式的厂区,厂房外墙面的防噪板也成了漂亮的装饰。记者 和冠欣摄

上个月才刚刚搬入新办公楼的京能集团下属京桥热电公司员工出入厂区时,经常会被人当成是在楼里上班的“售楼员”。如果没有看到大楼东侧顶部“京桥热电”四个大字,住在周围的居民很多还不知道,家门口这座三四十米高的建筑,就是今年2月份才建成投产的西南热电中心。

作为全市规划的四大热电中心之一,京桥热电在下月7日前必须具备供热条件,比11月15日北京正式供暖日至少提前一周,一旦接到紧急调热的命令,厂区生产的热源推入供热主管网的过程不会超过10分钟,保证居民家里的供暖温度。

“最自动”热电厂 夜班仅4人

新增清洁能源供热面积1200万平方米、可以替代厂区周围10公里范围内161座“小锅炉”、保障城南50万户居民供暖……首次担负北京城区供暖任务的西南热电中心必须面对的一项项供暖硬指标,这让总工程师马万军绷紧了神经。

“厂区内热网加热器已开始热态冲洗,各项调试工作顺利进行。10月下旬,技术人员开始将抽取高热蒸汽加热一次热网水,逐步提高管道内水温。我们接到的死命令是,11月15日完成全部调试工作,正式启动供热。”他说,西南热电中心也相应提前启动了冬季供热保障预案,厂区监控室里的技术人员24小时值班,实时监控厂内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的运行情况。

昨日上午10时,监控室的大屏幕上显示,厂区热源内部循环的条件下,热电厂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分别在80摄氏度和55摄氏度左右,这一温度是技术人员根据目前的天气情况设定的。当气温出现下降时,热电厂可随时根据热力管网调度立即加大机组功率,调整水温,向外供热。在大屏幕周围,16块小屏幕不时切换到厂区里的各个角落。屏幕里除了颜色各异的管道和机组,连一名工作人员的影子都没看到。

“我们厂里使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运行管理系统,即使冬季正式供暖后,夜里也只需留四名工人在监控室值班,主要负责监控、调度、巡视等工作。”马万军说。

改装成楼房 烟囱“消失”

西南热电中心地处南四环公益西桥的西北侧,它的前身“草桥供热厂”于2008年投产,厂里四台燃气锅炉唯一的功能便是供热,厂房、烟囱一应俱全。

“今年投产的西南热电中心,我们内部都管它叫草桥项目二期工程,热电联产,与周边环境融合度极高,不然也不会有市民来找我们买房了。”马万军笑着说。记者在西南热电中心厂区内看到,直通厂房内燃气机的两个大烟囱已经被“包装”成了六七十米高的双塔,烟囱周围被围着建了一圈厂房和绿地,看上去和两栋写字楼没什么两样,这种花园式工厂的建设理念实现了北京城区内“去工业化”的人文、绿色发展理念。

不单热电厂必备的烟囱消失了,同时,包括燃气机、蒸汽机在内的关键设备都被围在厂房内。西南热电中心地处南四环路内,这种地段寸土寸金——在5.2公顷的土地上,建国内最先进的燃气热电中心,建设用地压力可想而知。余热锅炉是厂里的巨无霸,为此,西南热电中心一改卧式传统,让锅炉“站”起来,光这一项,就节省了约30%的土地。“设计之初就设有检修层,针对锅炉的不同部位都能很方便地检修维护。”技术人员解释,“变压器和机力通风冷却塔距离过近,只能采取地下布置。光地下布置一项,投资就增加了2000万元。”这也是国内发电企业中第一个将变压器入地的工程。

投资亿元 用于隔音降噪

昨日中午天气晴朗,西南热电中心厂区南侧,从机力通风冷却塔原设计规划里“抠”出来的数十平方米绿地上鸟语花香,配合冷却塔里传出的雨滴声,俨然把这里扮成了一座街心小花园。

当记者走进冷却塔内,才发现这种在外面听着淅淅沥沥的声音,原本是来自冷却塔里的一座回流水“瀑布”,设备内部的动静堪比滂沱大雨。再仔细一看,记者发现了冷却塔外侧的条状装饰物上布满的金属小孔,每个孔洞只有绿豆大小,是干什么用的?

“机力通风冷却塔可是整个厂区里最像传统工厂的地方,因为这里原本是产生噪音最大的位置。”马万军指着小孔说,这种设计采用了多孔吸音板,可以有效降低流水和进风所产生的噪音。西南热电中心也达到了同行业内最严格的I类厂界噪音排放国家标准。

输热距离 不影响正常采暖

热电厂隔音降噪需要屏障,而给千家万户送热的障碍则是越少越好。

“供热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是热电厂比较经济的服务规模。”马万军说,热电厂最高出水温度可以达到130摄氏度。据估算,热水在管网中每行进10公里温度将损耗1摄氏度,而西南热电中心输热管紧邻城区主管网,加上热水入户前还要经过换热站的二次加热,所以输送距离不会影响居民家庭供暖。

在今冬供暖季里,西南热电中心的供热辐射半径将达10公里,包括西五环路以东、南五环路以北、莲石东路以南、中轴路以西地区,将由此作为主供热源。西南热电中心也是本市规划中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大热电中心之一。预计到明年年底,四大热电中心将全部建成,届时,本市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50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2000吨。在增强热电供应能力的同时,实现能源的清洁低碳转型。

作者:刘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