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吉林频道3月10日电 “终于喝到香甜的自来水了!”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的村民兴奋地说。随着吉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饱受吃水之困的漫江镇村民实现了喝干净水、方便水的梦想。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吉林省民生工程的一个缩影。吉林省紧紧围绕民生领域最突出问题和矛盾,创新民生工作机制,系统推进民生工程,并集中力量啃“硬骨头”。近年来,吉林省民生投入不断增加,每年民生资金投入都占到全省新增财力的70%以上。

翻开吉林省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民生实事的承诺让人眼前一亮。从2007年开始,吉林省每年都将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可以量化的民生改善工作,以民生实事承诺的方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最初的八件实事,到2011年的十件实事,再到2012年的十二件实事,到2014年,承诺办好的民生实事已扩展到十五类重点民生工程,这些工程又具体分为42项民生实事。

民生实事承诺制是吉林省探索建立民生工作长效机制的一项做法,省内各地纷纷结合实际进行创新。长春市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探索出一整套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目前已在乡镇、街道党(工)委建立159个服务民生工作总站。该市政府每年都实施民生行动计划,确定上百项具体的民生实事,并提前面向全体市民征求意见,由群众来“点菜”。

民生机制的创新使吉林省的“小财政”撑起了“大民生”。通过集中有限财力重点实施住房保障工程、“暖房子”工程、就业创业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特困群体救助工程等,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的吉林在住房、就业、社保等方面的历史欠账得到补足,一系列突出民生难题得以破解。

为彻底改善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吉林省委省政府于2006年启动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先后实施了城市棚户区、煤矿棚户区、林业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农村泥草房(危房)改造等“八路安居”工程,实现了从城市到农村,从矿区、林区到垦区的全覆盖。目前,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共建设改造1.9亿平方米,受益人数887.1万人。

针对老工业基地下岗职工多这一突出难题,吉林省转变就业思路,开展全民创业促就业,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2010年至2013年,全省累计新增就业225.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就业困难人员援助率100%,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为零。为帮助“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吉林省由政府出资开发公益性岗位,在岗人数已超过10万人。

一系列重点民生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拔地而起的高楼代替了低矮的棚户区,群众的房子冬季也不冷了,大量下岗职工在新的就业岗位从头再来,城乡低保标准一涨再涨……

长春市民刘玉华高兴地告诉记者,通过政府实施的“暖房子”工程,她家冬季的室内温度提高了四五摄氏度,屋子暖烘烘的。“过去冬天在屋里都不敢脱棉袄,现在终于可以脱了。”

2014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要实施十五大重点民生工程,既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特困群体救助工程等生存性民生问题,又包括了富民工程、城市畅通工程、大气污染治理工程、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等发展性和安全性民生问题。重点民生工程的范围不断延伸,实施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表示,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围绕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来重点谋划民生工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完)

作者:李凤双、褚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