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泉年与记者聊起发微博微信的故事。记者姚奕摄

组图:村里有个“微博书记”

编者按: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万个故事献祖国”活动1月4日在北京举行,12名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段的新疆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近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前往新疆,采访了其中三位。通过他们的讲述,领略一段段活色生香、有血有肉、近在咫尺的新疆故事。

隆冬的新疆博乐市,已是千里冰封,平均气温降到了零下十几度。走进小营盘镇塔翁哈木尔村,却像踏进了阳春三月,热烈的气氛扑面而来。几十户村民聚在一起,跳绳、拔河,加油声、呐喊声汇聚成了欢乐的海洋。

人群中,有一位拿着手机、胸前佩戴党徽的“带头人”,十分引人注目。他不时提醒着大家注意秩序,给拔河比赛清点人数、下达口令后,又忙着抓拍活动的照片。他正是记者此行计划采访的塔翁哈木尔村党支部书记张泉年,网上知名的“微博书记”。

手机连上村里广播喇叭 走到哪里都能直播

采访一个人物,最好能够近距离观察他的真实生活。记者因此没有打断翁哈木尔村的热闹活动。

村民们虽然对着镜头有点好奇,但显然体育活动的吸引力更大,人人都是全身心投入。年轻人是主力,胡子花白的老年人虽然没有参加比赛,却看得津津有味。

张泉年也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跳绳活动中有人摔倒时,他跟着全场一起哈哈大笑,还随时举着手机拍摄。拔河比赛开始前,张泉年要下达开始的口令。只见他拿起手机对着话筒讲话,村里的广播喇叭立刻响起他的声音,盖过了人群的喧闹声:“准备——,开始!”

户外活动结束,不需要人指挥,村民们便自觉地走进了村里的活动室。这里可以下棋、上网,还可以进行掰腕子等室内体育活动。张泉年拍了一会照片,也应邀下场掰腕子,一试身手。

“这是村里在农闲时组织的活动,已经办了几十天了。”终于闲下来的张泉年,在活动室的一张乒乓球案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对面的屋子,仍不时的传来村民们的欢笑声和加油声。

因为刚才那样鲜活的场面,采访的话题一开始就很轻松。“张书记,怎么做到手机和广播喇叭联通的呢?”这个小创意,连见多识广的记者们,也觉得新鲜。

张泉年说,村里广播喇叭的好处,就是即使各家在地里干活,也能听得见。而用手机联接村里广播喇叭,就算他不在村里,有事也能随时通知。实现的办法并不难,只要准备一张手机卡连上广播喇叭,需要的时候直接打电话给这个卡号就行了。

张泉年给记者讲了两个例子。有一次村里某一家的羊走丢了,他恰好在博乐市区办事回不了村,就通过手机直接连上了村里的广播,让各家各户谁看到了赶紧告诉一声。另一个例子,是他在北京大学参加万个故事献祖国活动,讲述发生在塔翁哈木尔村的变化。当时,他通过手机联通了远在新疆的乡亲和活动现场的北大学生,进行了“现场直播”。

“有了这个办法,不论到哪儿出差,都能随时跟村里联通上。”张泉年说。

“微博书记”试水 农民销售用上新媒体

张泉年的微博,个人介绍项填的是一句话:“本人是一个农牧业劳动者,是个五零后的农民。”面对媒体,他也十分谦虚地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

但是,他却把年轻人中流行的新媒体玩得很转。60岁的张泉年,拥有腾讯、新浪两个微博账号,以及微信账号,平时都是由自己打理。粉丝最多的时候,曾经达到过5万多人。但张泉年把这个数字清理到了4万多,“去掉了不少打广告的”。

张泉年说,自己开通微博的初衷,是觉得这是个很大的阵地。从2004年当上村支书开始,他就一直想把村里的特色农产品推销出去。而网络这个无形的媒介,正是可用的平台。特别是当他发现,现在的小青年们,不分民族和地区、无论在马路上还是公交车上,都时时在上网,他就更坚定了开通微博的决心。2011年,张泉年注册了微博。2013年,开通了微信。

一个例证是,有老乡发愁菜卖不出去,张泉年便让让老乡抱着白菜在地里,自己拍了照片发在了微博上。最初,他也不知道这个办法是否管用。直到有一天,老乡跟他说,“我的白菜早都卖掉了,可是还能接到买家的订货电话。”在张泉年的带动下,村里陆续有人开始通过微博推销自家的农产品。也有来自内地的客商与村民洽谈收购事宜,推荐了产品,也赚足了人气。

60岁“手机控” 微博微信忙刷屏

爱动脑筋的张泉年,还把微博、微信当成了做好工作的阵地。村里200多户人家,有六、七十户常年在外打工。每次组织集体活动,他都会拍照发在微信上。“外出打工的人,看到留守在家老人的照片就会问,张书记,我父母身体咋样?”张泉年说,这样有图片有文字的交流,让离家在外的人很高兴。

张泉年发微博微信,达到了刷屏的节奏。他说,自己开始都是用电脑发微博的,觉得用相机拍照还要导出来,很不方便。后来,从一位记者那里得知用手机发微博更方便,就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到目前,他已经用到了第五部智能手机,成了不折不扣的“手机控”。

在新媒体阵地,张泉年刷出了名堂,也成了名人。说起这些,他却不认为是自己个人的成绩,而是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我是甘肃武威人,20多岁才来到村里,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张泉年说,当年自己的房子都是村里的乡亲帮忙盖的。多年来,村内民风越来越好,可以说是“夜不闭户”。汉、回、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乡亲,常常每家拿出一个菜,在一起聚餐。

“如果没有国家的发展进步和好生活,我一个农民能到北大去讲故事吗?”张泉年对记者感慨地说。

在向记者讲述的过程中,对面的活动室还不时传来笑语声。直到该做晚饭的时间,村民们才散去,只余几个小孩子在贪恋着上网。村里的网吧叫做“红色网吧”,可以上网看新闻学习,不允许玩游戏。张泉年一句“该回家啦”,孩子们就乖乖关机走人。

夕阳西下,张泉年挥手向记者告别,还不忘叮嘱一句,“请把今天我们村活动的照片发来,比我手机拍的好,我也在微博微信发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 姚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