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王晓辉:从四个方面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传播

中国网5月25日讯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网络传播》杂志举办的以“中国网媒的海外传播”为主题的第九期“网络传播沙龙”今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出席,并发表讲话。王晓辉表示,讲好中国故事是对外传播的一个着力点,要从找准外宣资源和找准对外传播的资源、选准话题、瞄准受众、用准语言等四个方面来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传播。

以下为王晓辉讲话实录:

对外传播哪些是重点呢?我认为就是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是对外传播的一个着力点。哪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自己的哲学,都有自己的理想信念,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但是怎么样传播呢?还是应该用一个一个小的故事去给人家讲,才能够让人家接受,你单纯的去讲“中国好”,我们中餐就是好,过去有人在对外的的场合讲,“中国的汉字在所有语言文字当中最优秀,优于其他所有的语言。”我认为这就不是好的对外传播的方式。你怎么知道你的东西是最好的?因为只有你懂。还说我们的方块字能写对联,可是外国人没有贴对联的习惯。所以咱们在这方面还是讲故事,通过故事是最好的着力点。

讲好中国故事,其实我们的主管部门也很焦急,就是怎么样把中国故事讲好。习主席前一段时间在关于新闻传播的重要讲话中讲了48个字,其中最后叫做“沟通中外、连接世界”,最后这8个字讲的就是对外传播。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其实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怎么讲好中国故事,怎么做好对外传播。我认为有四个方面,我们应该去着力下一下功夫、花一些心思、动一些脑筋。

一是找准外宣资源、找准对外传播的资源。哪些东西是我们传播的内容。比如说大家都喜欢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是不是对外传播的资源?我接触过几个外国人,他对我们的愚公移山似乎不太懂,我们讲的愚公移山是我们挖山不止,中国人这种坚定的信念,做不成事绝不罢休。老外就觉得你们干嘛把山挖了,你们直接搬家,换个地方,像美国这种移民国家,他会觉得你干嘛不移民呢?为什么要把山挖了呢,他未必能理解,所以这是一个外宣资源的问题。有一些东西是只有你这个民族有的东西,未必是世界上都能接受的东西。

二是选准话题。选准话题很重要,比如今天中国的扶贫,政府有这个决心,人民有自强不息的信念,我们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使7000多万人脱贫,这对整个国际社会的贡献、整个人类的贡献,这个就能讲出去,这些小小的故事都特别感人。

三是瞄准受众。你讲给谁听的?讲给这个国家听的,恐怕就要讲他所关心的事情。选话题非常重要,记得过去有一个电影里面有一首歌,叫做“Say you say me ,say it together”,就是说你、说我、再说说你,你光说我,就是那么以我为主,就那么自我,说时间长了,友谊的小船就翻了,人家就不爱听了,所以要瞄准受众、把握话题非常重要。

四是用准语言。有两个方面:一是使用人家听得懂的语言,二是使用人家听得懂的语言。这两句话虽然一样,但是意思是不一样的。对英国人你肯定要用英语,这是他的语言,还有一个是他接受得了的语言。

比如说我们过多的政治概念,我们所说的“八荣八耻”、“五讲四美三热爱”、“两个文明”、“一起抓”,如果没有详细的解释,外国人是听不懂的。实际上我们这是一个很好的表达方式,我们对外传播的时候,包括我们写稿子、写新闻,如果你写“十八大以来”,翻成英语,外国人就说十八大是什么?就算是懂中国的、了解中国的,他的脑子也会瞬间出现一个短路或者梗阻,他明白了,你又说了“四个全面”,他马上又想,哪“四个全面”?得是中国问题的专家才能理解“四个全面”。如果不明白的,又给他来一个梗阻,他的思路就被你的语言一次打断、两次打断,如果打断个三四次的话,他可能离开你了,所以我们要用准语言。

中国网这些年来做了一些探索,但是我们跟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还有一些大的商业网站比起来还有很多差距,但是在对外传播上我们有了一点点体会,我在这里把我们的困惑和问题说出来,跟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中国网是用十种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对外传播。我们在发稿子的过程中也是一样的,要有很多关于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也面临着刚才我所说的这些诸多的挑战。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一是要用人家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讲人的故事比其他的什么故事都有效果,都能够感人,都能够打动人,像禅宗讲的直指人心,只有人的故事才能够直指人心。社交媒体出现以后,我们也意识到社交媒体的重要意义,我们专门成立了社交媒体部,这几年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用一些短视频来传统中国,讲中国的故事,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关链接:

第九期“网络传播沙龙”在京举行

王晓辉:对外传播像大的音乐要有主旋律和弦配琴

王晓辉:互联网开辟了中国对外传播的新阵地

王晓辉:对外传播好"一带一路" 让世界理解并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