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院三迁——“中国农大在曲周”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 崔桂敏李磊孙建东

日前,记者来到曲周县槐桥乡相公庄村,了解这里的科技小院运行情况。

科技小院是自2009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为打通服务农民的“最后一公里”,把农业科技直接送到田间地头所设立的“三农”科技服务站,全县目前建有8个科技小院,每个科技小院都有中国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常驻,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种植难题,同时围绕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做技术研究。

走进相公庄村科技小院,研究生贺敬芝高兴地带我们参观并介绍:“这两间屋子是重新装修过的,有独立厨房和寝室,房前还有一个惬意的小院,方便我们用来试种新品种苹果和日常活动。”

贺敬芝是2018年4月份来到相公庄科技小院的,是入驻小院的第五批研究生。她告诉记者:“小院院址经过三次搬迁,现在这处是村里专门找的一个农户的空房,重新装修后让我们居住的,条件越来越好。第一批入驻小院的学哥学姐,住的是‘鸽子棚’。”

贺敬芝的话引起记者的好奇心。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贺敬芝讲述了那段不寻常的“搬家史”。

2010年,相公庄村科技小院正式成立,首批入驻的是中国农大研究生方杰、刘世昌。“当时来的比较急,村里没有提前准备好接待安置,而且当时村民认为,村里条件不好,这些北京来的研究生待不了多久就会走的。”贺敬芝说,基于这种认识,村里把原来管理赛鸽养殖的一间屋子清理出来作为科技小院,“方杰、刘世昌就住在那间屋里,旁边是鸽笼,整日与赛鸽为伴。”

条件是艰苦的,但是农大的年轻研究生没有退却。他们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入驻小院后,方杰、刘世昌开始在村里深入调研,考察土壤、气候、农民种植习惯等。他们发现,相公庄有种植苹果的传统,虽然面积不大,但对提高村民收入大有裨益,且该村自然条件比较适宜苹果种植。于是,两人开始向村民宣传种植苹果的好处,并提供农业技术帮助。没想到的是,宣传推广效果并不好,由于受惯性思维影响,村民对自家地里种什么十分谨慎小心,不敢轻易改变延续多年的种植结构。

本想给农民办好事,却得不到信任,这可如何是好?方杰、刘世昌叫来自己的导师及村干部一起商议,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要让农民信服,必须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于是他们决定带村民走出去开开眼界。方杰、刘世昌自掏腰包租来大巴车,带着村民直奔山东龙口,当时龙口苹果种植已成规模,最高亩产可达两万斤,收益比单纯种粮食高几十甚至上百倍。参观了龙口的苹果种植,村民十分震撼,回村后,陆续有村民主动找上门来,希望科技小院为他们种苹果提供帮助。

工作局面由此打开,越来越多村民在自家地里种上了苹果树,到科技小院咨询技术的人络绎不绝。为了更方便地服务村民,科技小院搬到离农户和庄稼地更近的一个学校工地,这是小院的第一次搬家。

从2010年开始,相公庄小麦、玉米种植面积逐步缩小,苹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从最初的不到600亩,增加到现在的1500亩。科技小院除自身为村民提供技术帮扶外,还多次邀请外地专家到村授课培训,或组织村民集中外出学习,有效提高了村民苹果种植本领。随着技术的提高,苹果产量大幅上涨,从过去平均亩产2000斤,到现在每亩6000斤。

产量提高了,村民收入也逐年上升。越来越富裕的村民没有忘记科技小院的有力支持和帮助,他们经常到小院看望这里的研究生们,给他们送上自家种的苹果和蔬菜,嘘寒问暖,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一时成为村里的“宝贝疙瘩”。为改善条件,2011年,村“两委”腾出村委会的两间屋子,把农大研究生从学校工地“请”到村委会,这是科技小院的第二次搬家。

接下来,农大研究生着力在提高苹果品质上下功夫。他们引入“绿色种植”技术,改良土壤环境,克服病虫害,优化田间管理,使苹果在外观和口感上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他们帮助种植大户注册苹果商标,开展品牌营销和互联网销售,进一步增加了苹果附加值。

今年初,新的一批研究生又来到相公庄科技小院,加入贺敬芝研究团队。贺敬芝说,2016年,村里搞美丽乡村建设,拆除了原来村委会的旧房子,村里又给我们找了一个空置农户家作为科技小院,并重新装修,条件更好了。“我们要为大家做更多好事,才对得起村民的情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