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淑珍申请12年才如愿入党,退休后仍热心做公益

寄语

如今这么好的社会,我要努力为党的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祝愿我们的党和国家越来越好!

——武淑珍

1976年6月6日,这一天,武淑珍记忆深刻!“小武,你通过了组织的考验,入党申请通过了!”当党支部书记告知这个消息时,她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第一次写入党申请书时,武淑珍只有19岁。那年她在顺义区杨镇二街生产大队当大队技术员,学习科学种田。

一天夜里,干完活的武淑珍写下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打那以后,武淑珍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白天黑夜连轴干,积极参加各种义务劳动。

入党申请书虽然交了,但武淑珍一直没有收到消息,到了第二年她又写了一份上交,第三年依然如此,年复一年,从未间断。一直到1971年离开生产大队,武淑珍的入党申请书已经写了8份。

为何迟迟没有得到党的批准,武淑珍心里很清楚。因为自己的家庭背景问题长期没有搞清楚,所以她的每一份入党申请书都石沉大海。

这并没影响武淑珍对党组织的向往和工作的热情,“就算不是党员,也要像党员一样干工作,尽己所能为党的事业做贡献。”

后来,武淑珍离开了生产大队,转到门头沟矿上工作。虽然是女同志,但是在矿上她却干起了最苦最累的活儿——在食堂炒大锅菜。

1976年2月,武淑珍写下了自己的第12份入党申请书。6月6日,武淑珍正在厨房炒着大锅菜,满头大汗。党支部书记来叫她,“小武,你通过了组织的考验,入党申请通过了!”那一刻,武淑珍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顿时热泪盈眶。

当天下午,武淑珍就参加了党员入党“审核大会”。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武淑珍发誓一定用余生践行对党的誓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服务身边的群众。

如今,在西城区六部口社区的街巷里,经常会看见已经74岁的武淑珍背着一个血压计走街串户。哪位老人身体不好,哪位老人出行不方便,哪位老人独居在家,她都门儿清。

每天8点不到,她就离开家去给老年人和血压高的人免费量血压,挨家挨户走,不管远的近的,只要在社区里,她都去。社区里甭管是开小卖部的还是打扫卫生的,也全都认识她,都亲切地管她叫“武大姐”。

其实,武淑珍自己身上的毛病可不少: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贫血,肾脏功能也不是太好,用她自己的话说,“五脏六腑都不怎么好了。”看见她的人也总会说,“武大姐您这么辛苦,得多注意身体,您怎么这么不怕辛苦。”

“只要党的工作、事业,我高兴着呢,都不觉得苦和累,多苦多累我都觉得甜。”武淑珍总说自己不服老,只要还有力气,就尽心为大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