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VOL 3300

最近手足口病又上热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4、5月份以来,手足口病又到了高发期,儿童医院人挤人,好像春运现场。

广东疾控也发出预警,4月份以来广东省手足口病的发病水平明显上升,广东已进入手足口病流行季。

相信家长们手足口病并不陌生,这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多数患儿都是轻症,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一般在1周左右就会康复。

但也有少数患儿会患重症手足口病,甚至有生命危险。2016年,广州市一家声称“全新、全封闭式的康复方式”的自闭症儿童康复基地里,就发生过一起自闭症儿童感染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的事件。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得了手足口病的孩子怎么办?重症手足口病时该如何处理?

我们请了一位闭娃妈妈和17年临床经验的儿科医生来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像捡了一条命回来”

曾在大小米分享过带娃旅行经历的桐桐妈妈,讲述了桐桐小时候患手足口病进重症监护室的经历,这是她的自述:

桐桐3岁时确诊了手足口病,一开始他只是手脚、喉咙、肛门出现红疹,有些发烧,医生开了抗病毒药物后,就让我带桐桐回家了。确诊的当天晚上,他的病情加重了,我不放心,一个人到医院咨询了另一位医生,医生一听桐桐的情况就告诉我,桐桐必须立马住院。

我立即回家把桐桐接到了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桐桐刚躺在病床上,就小便失禁了。紧接着,他脸色变紫,呼吸困难,医生和护士见状,直接卷起病房的被子,推着病床往重症监护室里跑。

在那里,桐桐全身上下插满了各种管子,双手双脚也被捆住,只要醒着看见我就哭。大概一、两天后,医生说桐桐已经不能自主呼吸了,肺里都是水泡,只能靠呼吸机维持氧气。为防挣扎,还给他打了安定剂之类的麻醉药。

医生还告诉我,上一个睡在桐桐病床上的孩子,刚刚因为手足口病过世。

那段时间,我整天看着视频里的桐桐流泪,家人看我这个样子,不让我再跟孩子视频了。我不吃不喝,也睡不着觉,最怕接半夜打来的电话,担心孩子出事。

一周后的某天下午,我接到医生的电话,说孩子可以撤呼吸机了,没过两天,桐桐转到普通病房。他瘦得不成人形,醒来后,连话都说不出来,声音也哑了,整个人比以前更呆了,但我已经别无所求,我的孩子好像是捡了一条命回来的。

桐桐是幸运的,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国手足口病死亡病例资料的统计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死亡时间平均是3.5天。

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迅速,会在入院24小时内死亡。即使抢救过来,也可能留下肢体运动障碍、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等后遗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手足口病,家长应该知道的7点常识

有17年儿童临床经验的欧茜医生,针对手足口病常见的一些问题,结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给家长们划了7个重点:

Q1: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是最易感染手足口病的人群。

主要的病原体类型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和EV-A71是最常见的病毒类型,其中,重症和死亡病例多由EV-A71导致。

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以及地面、墙壁、床上用品、衣物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可感染。接触水疱液亦可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2. 怎么判断孩子得了手足口病?

患儿常表现为口腔疱疹、发热及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可伴有腹痛、腹泻、头痛不适等症状。

发热不是手足口病的典型表现,若存在发热,一般低于38.3℃。如果孩子手脚出现皮疹,家长就可以检查嘴巴有没有疱疹,如果嘴巴也有疱疹,或孩子喉咙痛、出现拒食,就要去看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足口病临床分期、症状和处理措施,大多数手足口病都在出疹期,属于普通型。 图源是:国家卫健委

Q3.如何区分孩子得的是手足口病还是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容易和同样是传染性疾病的疱疹性咽峡炎混淆。两种传染病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发,好发于五岁以下的儿童,临床经常会发现一些孩子可以再次发生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

两者的临床表现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口腔内都会出现疱疹,不同之处主要是以下两点:

1.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几乎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手足口病的疱疹除了口腔,还出现在手、足或臀部的皮肤。

2.手足口病可能不会发热,如果发热温度也大多不会很高,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反复高热的情况更多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异同 图源;深圳市卫健委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属于临床综合征,一般不需要额外的病原学检查,根据典型的临床特征就可以做出临床诊断。且手足口病是最容易辨认的病毒性皮疹之一,大部分情况下,只要出现手或足、臀部典型的皮疹、口腔疱疹等症状,即可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

初步诊断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仍需要密切关注后期有没有出现手、足、臀部的皮疹,因为手足口病的发病早期可以只表现出口腔内疱疹。如果始终不出现手、足、臀部皮疹,则可按疱疹性咽峡炎诊断。一旦发现手、足、臀部的典型疱疹,则应诊断为手足口病。

Q4.得了手足口病,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没有特效药物来缩短病程,绝大多数手足口病都是轻症,1-2周后可以痊愈。若没有并发症,爸爸妈妈只注意做好居家护理即可,不需要就医。

但以下情况提示患儿可能会发展成为危重症病例,需要及时送医院让医生判断病情:

  • 神经系统表现:精神萎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抽搐、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 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呼吸不规律,呼吸很费力;

  • 循环障碍:面色苍白、心率增快、四肢冰凉、皮肤发花;

  • 持续高热:体温>39℃,且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对家长来说,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孩子精神状态好不好,如果精神萎靡,给手机他也不玩了,喜欢的玩具也不玩了,平时感兴趣的东西突然没兴趣了,要引起重视。

我一般会问家长,假如这个孩子平时“满电”的时候,状态是100分,现在他是几分?如果“电量”低于60分,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近年来,我国手足口病致死率已经逐步下降,2008 至2016 年我国共报告手足口病约 1625 万例,平均年报告病例数约 180 万,报告重症病例 14.53 万例,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大约只有 0.81%。

因此家长不必过于紧张,但需要了解预警信号,有情况及时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5.手足口病怎么护理?

01

发烧护理

孩子发烧温度高且觉得不适时,可以根据说明书的用量,使用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这两种儿科最常见的退烧药其中的一种。

02

皮疹护理

尽量给孩子穿轻薄,柔软,透气的衣服,使用轻薄的尿布,垫单等,指甲要剪短磨圆,尽量让孩子皮肤少受到摩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足口病疱疹 图源是:深圳市卫健委

臀部有皮疹的孩子,要注意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疱疹破裂继发感染者,可遵医嘱局部涂抗菌素软膏,不宜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药膏。如果孩子皮肤瘙痒明显,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来缓解症状。一般情况可用裹冰袋的冷毛巾在疱疹处冷敷,能够起到止痒镇痛的作用。

03

口腔护理

家长最焦心的是孩子因为口腔疱疹吃不下东西的情况,且这容易发生水、电解质失衡。

因此在食物选择上,建议家长:

1. 避免喂酸的、烫的食物;

2. 准备细软的食物,保证营养和能量,奶、粥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适当摄入新鲜果汁;大孩子可以适当吃点冰淇淋。

3. 将食物放凉一点或者冰镇会更容易接受;

4. 保持孩子口腔清洁,清水漱口,避免继发感染。

04

常见护理误区

针对手足口病,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病毒唑这类抗病毒药物,对手足口病的治疗无效,反而有引起血液系统损害的风险,即便是重症病例,也不要使用。

抗病毒口服液之类的中成药也不要用,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效果,反而会损害钱包和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健康风险。

Q6. 得了手足口病后多久可以返校?

手足口病患儿在出现症状的第1周感染性最强,然而在症状消退后,病毒仍可在体内存活数周甚至数月。呼吸道(鼻子,口腔和肺部)中的病毒可能会持续1~3周,大便中的病毒可以持续数周到数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局 2018 年在「手足口病防控核心信息」中,建议手足口病患病儿童应居家隔离至康复后一周。算下来,发病开始经过一周左右康复,再继续隔离一周,这样基本就是2周左右。所以国内通常是建议隔离2周,可能考虑和国内发病率较高、病情重有关,建议还是按照当地的隔离规定来进行。

Q7.手足口病怎么预防?

01

一般性预防

做好个人卫生,勤换洗衣物,勤洗手,定期对孩子的物品清洁消毒;避免儿童与患病人群密切接触,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均衡合理的饮食,保证优质睡眠,适当的锻炼。

02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通常说的手足口病疫苗指的是「肠道病毒 71 型灭活疫苗」,推荐的接种年龄为6月龄~5岁儿童。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越早接种越好。

该疫苗只能预防因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其他类型的病毒就无能为力了。所以接种该疫苗后还是可能再患手足口病。

但因为EV-A71病毒占了我们国家重症手足口病病原体的半壁江山,接种该疫苗会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通过接种疫苗,可用预防EV-A71所致的手足口病,也就是预防了绝大部分严重的手足口病。

参考文献

1.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中国病毒病杂志,2018,8(05):347-352.

2. 刘今,孙进,孙明丽,等.基于组合模型的手足口病发病趋势预测.中国卫生统计,2023,40(06):892-896.

3.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2016,6(04):241-247.

4. 深圳市卫健委.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https://wjw.sz.gov.cn/gzcy/ywzs/jhsy/content/post_8730301.html

*免责声明:本文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文末留言。

审核专家

欧茜

儿内科主治医生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硕士

17年儿科临床工作经验

整理 | 朱谷粒

编辑 | 谭万能

图片 | 深圳卫健委、广东疾控

点击拨打大小米服务热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