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民兵微信公众号

编者按习主席深刻指出,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信息网络时代,政治工作在直面挑战考验的同时,也迎来创新发展的难得机遇。青海省军区紧跟时代步伐,打破陈规、开新求变,为生命线加载“数据链”,以信息力强固生命力、提升战斗力、增强感召力,为国防动员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近日,记者就青海省军区实践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推动政治工作守正创新,专访了该省军区抽调相关人员组成的课题组成员,现以访谈形式予以刊登,供学研交流。

催生强军兴武新动能

青海省军区

探索推动政治工作创新发展访谈实录

文图丨赵济潮、《中国民兵》记者肖先云

记者:青海省军区把弘扬“红色”优良传统与运用“蓝色”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探索推动政治工作创新发展,这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做法,顺应时代要求、回应官兵期盼,取得较好成效。请介绍一下你们所提出的“红”与“蓝”的内涵是什么?

课题组:“红”是传统底色,是红色基因、光荣传统的原色调,代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体现为我军政治工作“十一个坚持”优良传统的精神内涵,精髓是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这是政治工作保持本色的传统根脉和不变基因。“蓝”是时代特色,是信息网络、科技发展的主色调,代表信息网络技术,体现为新时代科技革命带来的广阔“蓝海”,实质是政治工作所处的时代环境,这是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科技支撑和源头活水。“红”、“蓝”对接是发展大势,重在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实现政治工作由平面、单向、线性向立体、多维、全域拓展,真正鲜活起来、立体起来、生动起来,同时关注虚拟和现实两个空间,同步拓展网上和网下两个阵地,同向叠加铸魂和备战两个功能,固本培元、助力打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政治工作第一位的职责是立根固本、铸魂育人,确保官兵对党绝对忠诚、部队坚决听党指挥。请问,青海省军区是如何实践运用“红”、“蓝”相融理念,深化理论武装、做好凝心铸魂工作的?

课题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青海省军区实践运用新的思维理念,借力信息网络“最大变量”激活思想引领“最大增量”,有效推动了理论武装工作落地落实。

增强时代性。事物是变化的,时代是发展的。政治工作只有与发展同频、与时代同行,才能保持生机活力,发挥实践威力。坚持理直气壮宣扬党的创新理论,旗帜鲜明唱响时代主旋律,让理论“火炬”时时照亮思想灵魂;着眼无网不在环境走进网络、数智时代形势搭建平台、官兵主体需求创新方法,改版省军区强军网、升级“老高原”微信公众号、打造老高原全媒体中心,让正能量带“流量”、主流成“顶流”,激发生命线的时代活力;积极运用网络化群众性教育拉近距离、撬动心灵,教育引导广大官兵把忠诚镌刻在高原,永做高原忠诚卫士。

增强文化性。先进军事文化最能感染熏陶官兵,也更能激发战斗精神、振奋军心士气。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以“红”与“蓝”相融的思维,有效发挥高原军事文化在铸魂育人方面的特殊功能作用,引导赓续优良传统、强化责任担当、增进身份认同、培塑过硬作风。坚持以文化人,大力传承弘扬“老高原精神”宝贵财富,为遂行使命任务提供坚强保证;坚持以文励人,创新创造老高原系列文化产品,以文化力量强固驻守高原、扎根高原、建功高原的精神追求;坚持以文育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原军事文化融入举旗铸魂、固本培元全过程,不断提升新时代强军文化的育人功能。

增强思想性。青海省军区建设面临的诸多难题,客观上是条件的“地差”,根本上还是思想的“高差”。工作实践中,我们注重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关注和看待世情、国情、军情、社情,增强洞察力感知力;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探索形成在开展理论宣讲和能力集训、参与抢险救灾、助力乡村振兴、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经验做法,引领各级广泛实践;建强用好藏汉双语宣传文化小分队,制作双语教案,推出双语产品,灵活采取“马背上的宣讲”、“掌心中的阅读”方式,打破语言“隔板”、打通思想“隔膜”。

记者:军队的根本职能是打仗。请问,着眼打赢新时代人民战争、履行国防动员职能,应当如何让“红”、“蓝”对接,提升政治工作对备战打仗的贡献率?

课题组:校正“准星”,才能命中“靶心”。青海省军区始终坚持用战斗力标准辨是非、判优劣,注重把政治工作贯穿到战建备全过程,以战领建、向战聚力、为战育人。

增强原则性。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借助信息手段,用好优势资源,真正把牢方向、把准任务、把住标准。持续深化思想贯注,注重把“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五个坚持”的军事观和方法论学到手,从而学到底、信到底、践行到底、改造到底;贯彻新的党建法规制度,压实各级管党治党责任,强化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制胜优势;深化纪律整饬和作风整改,抓警示教育、强化震慑,抓常态监督、堵漏补短,抓执纪问责、维护权威,切实以良好生态夯实发展之基。

增强战斗性。政治工作的根本价值是向战而行、保证打赢。我们坚持大力纠治和平积弊,扫除“后备后用、后备无用”的错误观念,培塑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顽强战斗精神;以备战打仗为主线,坚持战斗力标准,一体筹划、一体推进、一体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扎实做好遂行任务背景下的政治工作演练;创新运用科技手段进一步纯正演风训风考风,切实用战斗力标准检视改进作风,用官兵满意度、训练成效硬指标综合衡量风气建设,坚决消除功利主义的急性病、纠治假大虚空的假把式。

增强群众性。推动新时代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内容上应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形式上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方法上要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坚持军地互用、力量互补,加快数字化政工、网络化政工、智能化政工等平台建设,把军内军外、网上网下联系起来,形成军地互促互进的大政工格局;用好“两弹一星”精神、“两路”精神、“老高原”精神等特有红色精神,用活地方文化成果和人力资源,增强政治工作说服力和感染力;深入研究把握信息网络时代的特点规律,把政治工作的增长点落在“网络+”上,走开网上自主式、启发式、互动式学习路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请问,推动基层建设转型跃升,应如何传承好“红”、运用好“蓝”?

课题组:习主席指出,要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青海省军区实践运用“红”、“蓝”相融理念,始终坚持基层至上、士兵第一,严字当头、依法抓建,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以高水平基层治理推动国防动员高质量发展。

增强法治性。军队越是现代化、越是信息化,越要法治化。我们要深刻把握习主席依法从严治军重要指示精神,着力以法治素养推动组织依法运筹、以法治思维推动建设依法运转、以法治要求推动治理依法运行,加快实现治军方式“三个根本性转变”;以严格刚性落实政策制度规定为抓手,牵住党委班子这个“牛鼻子”,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量”,盯住选人用人这个“敏感点”,使官兵信仰法治、坚守法治;统筹使用科技力量和法治力量,强势推进深化整肃治理,常态开展执法监督检查,摆脱惯性思维、习惯做法和路径依赖,推动部队建设迈上法治化轨道。

增强指向性。新时代新征程,政治工作必须盯着难点堵点风险点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坚持以党管武装的高标准建设为切入点,着力解决角色转换难、履职尽责难、真情融入难等问题,切实打通为军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以民兵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为支撑,聚力解决预建不扎实、能力不过硬、活动不经常等问题,切实强化“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功能;以行业领域高水平安全为保证,戮力解决站位不高、用心不到、扎根不深等问题,切实以务实之举筑牢“安全堤坝”。

增强精准性。守正创新政治工作需要以精准思维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于纷繁复杂中直奔主题、于千头万绪中切中要害,把住关键点、牵住“牛鼻子”,让政治工作始终直面现实问题;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精准聚焦靶向发力,把工作做到点上、做到根上,让政治工作始终直击关键要害;切实把握主流、掌握主动,把“用户至上”的网络思维变为“官兵为本”的鲜明态度,用“真心真情”带动“双向奔赴”,让政治工作始终直通官兵心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信息网络时代官兵的价值追求多元、知识更新快捷、信息来源开放。请问,青海省军区如何实践运用“红”、“蓝”理念把多元开放的意识与取向正确引向强军兴军实践的?

课题组:实践运用“红”、“蓝”理念,必须打破固有思维定式,立起与时代同频、与地方同向、与任务同行的新思路新模式新举措,以开放的眼光、包容的心态推进工作落地落实。

增强实践性。“红”、“蓝”对接作为政治工作的创新之举,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实践性。必须把准实践之向,坚持把理论武装、铸魂育人摆在首位,让主题更鲜明、内容更鲜活,不断提高政治工作的实效;检验实践之效,对接中心任务、聚力服务打赢,对照应急标准练“行动力”,对照打赢标准练“胜战力”,对照联合标准练“协同力”,真正彰显政治工作价值和意义;笃行实践之路,拓展军事职业教育平台、综合发挥多媒体优势,用好强军网、“老高原”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完善丰富图、文、影音库教育资源,为政治工作插上信息网络翅膀。

增强开放性。只有以开放姿态用好网络、拥抱受众,才能发挥新优势、释放新动能。先入为主抢占思想阵地,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积极抢占思想阵地制高点,占领官兵和高原群众脑海空间和思想阵地;走出围墙开展政治教育,走进乡镇、牧区,走近寻常百姓,面向青海2市6州44县区,面向党政军民企和各族群众,做深做实做细润心稳神工作;以神固形打造融合产品,紧贴教育对象“需求侧”,改进自身工作“供给侧”,在有意义与有意思、有高度与有温度、点头率与点击率之间找准最佳结合点。

增强包容性。只有坚持共性兼容和个性包容,才能画出最大同心圆。坚持求同存异架设连心桥,深入分析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文化等个性化需求,找准穴位、把准脉搏、打准鼓点,有的放矢做好工作;兼容并蓄扩展数据库,大力弘扬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借鉴一切优秀成果为我所用,不断丰富政治工作内容内涵,全领域、多方面、大视角发挥作用;博采众长升级工具包,立足解决当前问题、着眼长远推动发展,固本开新工作方式、升级迭代工作方法,拓展创新发展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习主席指出,要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请问,在“红”、“蓝”对接中推动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应如何顺应时代呼唤、对接官兵期盼?

课题组:政治工作最富创新品质,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科技步伐、紧贴官兵实际,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创新有为,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以新技术促进新建设,以新作为引领新潮流,不断开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生动局面。

增强规律性。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是掌握工作主动权的必然要求。坚持把准“红”的传承点,持续搞好红色基因代代传教育,广泛开展“学英雄、敬英雄、做英雄”活动,不断汲取看齐追随、矢志强军、建功高原的奋进力量;把准“蓝”的脉搏点,探索数字政工、智能政工等特点规律,走进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用网络思维传播优良传统和红色文化,增强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把准“融”的着力点,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走群众路线激发活力、用靶向思维破解难题,与时俱进推动创新发展。

增强创新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必须准确识变,运用“点对点”数据思维、“肩并肩”关联思维、“心贴心”主体思维,以思维观念的破冰助推政治工作升级;必须科学应变,坚持整体与个体相统一、引领与服务相统一、多样与主导相统一、灌输与互动相统一,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主动求变,努力创新教育模式,大力打造高原文化,下力固牢宣传阵地,聚力搭建为兵桥梁,持续走开创新之路。

增强发展性。政治工作阵地由现实世界拓展到虚拟空间,就必须向革新要新质战斗力、向科技要新域穿透力。注重把信息网络作为创新发展的突破口,构建传播思想的新阵地、学习成才的新平台、精神文化的新空间、工作指导的新模式;加强对现有平台的深度开发和科学利用,打造铸魂育人的“大学校”、联系群众的“大社区”、发扬民主的“大家庭”、支撑创新的“大平台”;紧跟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的科技发展潮流,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驱动政治工作运行模式、指导方式、方法手段等创新,让生命线勇立科技潮头迸发活力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