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交班备受关注,评论普遍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

事实也在那放着:

李显龙任期内,新加坡GDP从2005年的1278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5013亿美元;人均GDP更称雄世界,从2.99万美元增加到8.47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1.3万元)

也是在李显龙任期内,新加坡成为中国最大新增投资来源国,至今已保持地位超过10年。2022年4月,还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中国累计最大外资来源国。

什么意思呢?

全世界对中国投资最多的国家,不是美国,不是日本,而是新加坡。到23年3月底,新加坡累计在华实际投资已超过1348.3亿美元。

当然,中国也没少对新加坡投资,至2023年3月已累计超过800亿美元。尤其这些年,新加坡多任首富,也都是中国贡献过去的。

不过,新加坡和李显龙的成功,并不是因为有什么特异功能,完成了什么别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像他们也不相信自己有什么特别的本事,相信自己可以创造什么特别的奇迹。

乍一看可以说是奇迹的经济发展与国民收入提升成就背后,他们给人更深刻印象的是波澜不惊的正常与平常,是按部就班日复一日的做事,即使世界大风大浪,也都努力地争取和维持着这种平常与正常,持续的正常。

这些年,您听过李显龙或者新加坡提出过什么雄心勃勃的伟大计划,讲过什么改天换地创造奇迹的话,干过什么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吗?

基本上是没有,有的只是平常与正常;有的只是坚持做正确的事,坚持正确的做事;有的只是对常识规律的尊重,以及努力让自己在现代文明之下持续前进。

但李显龙的厉害,新加坡的厉害,可能正在于这种平常与正常。

这让他们缺少了一些大力出奇迹,甚至没有那么伟大英明,但却少走弯路少犯错,少了一些左冲右突,反反复复的试错甚至瞎折腾,多了一种很重要和珍贵的东西,我们称之为:

更有确定性。

几十年来,当远亲近邻各有各的麻烦和折腾,它夹缝求生也不小富而安,亚洲第一也不好大喜功,就是一门心思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也努力在动荡世界谋求着平常与正常的发展环境,努力保持着这种安定与确定性。

当一些地方的发展好一阵子又坏一阵子,像是历史的摇摆,新加坡则通过这种确定性,将其发展变成了一直向好的线性演进。短期看它的发展可能没有那么快,但一直向好乘上时间的力量,长期看它的发展就快了。

而且,外界越是动荡变幻,不够确定性,它的这种确定性就越是珍贵。

一位从印尼到新加坡的富豪企业家甚至曾跟我开玩笑说:只是吃好一些国家政治与法制变化莫测这碗饭,新加坡就足以过上富裕发达的日子了。

去年有个文章叫《乱世不闯新加坡》。事实上,新加坡建国以来的不少发展其实都是收割了“乱世”。印尼排华灾难时,大量华商往新加坡跑,泰国前总理他信和英拉流亡国外后,也是在新加坡与家人其乐融融⋯⋯

新加坡还有一个特点,它真的太小。小让它始终有一个危机,那就是大家常说的,到了某种万一的时候,连自己的命自己都说了不算。

但这也让它有个好处,更加小心翼翼地防止着自己走到那个万一,并珍惜和谋取着自己的确定性,而只要不到那个万一之时,它真的是只要比别人多一点正常与确定性,也就够了。

管理学家德鲁克曾在其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写道:“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

德鲁克看来,真正的卓越管理和卓越企业,是要建立长期可持续的体系与机制,让韬略与雄心落到日复一日的点点滴滴,而不是靠个人英雄主义或群体的激动人心。

新加坡就是这种“管理得好的工厂”。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