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报道,就在拜登政府宣布对价值18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不久,美财政部长耶伦接受美媒采访,她声称加征关税将保护美国企业和工人,不会造成美国物价上涨。耶伦还扬言,希望中国以“理性的方式”作出回应。此前一天,耶伦声称,美国“希望不会看到中国的重大回应”,“但这是可能发生的”。今年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目前的25%提升至100%。白宫方面再次老调重弹,借口所谓“不公平做法”,污蔑中国商品对美国经济安全构成所谓“不可接受的风险”。

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发表谈话。美方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的加征关税。中方坚决反对并严正交涉。美方滥用301关税复审程序,提高部分对华产品加征的301关税,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是典型的政治操弄,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驻美国使馆发言人表示,美方滥用301关税复审程序,进一步提高部分对华产品加征的301关税,对其错误做法非但不予以纠正,反而一意孤行,一错再错。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发言人说,世贸组织已明确作出结论,美国的301关税违背世贸规则,美方的这一做法只会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更多的损失,令美国消费者付出更大的代价。美国作为世贸组织的创立者之一,不仅不愿当好表率,反而带头违规,难以解释其标榜的“公平竞争”,也无法取信于国际社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美国就是在打着“产能过剩”的旗号对别国的先进产业进行打压,以“公平竞争”为借口搞保护主义,践踏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是赤裸裸的霸凌霸道。汪文斌重申,包括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在内的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在技术持续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和充分的市场竞争基础之上,取得的领先地位是比较优势和市场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来自所谓的“补贴”。美国才是产业补贴的“大户”。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就美国新征关税将对中国商品出口有什么影响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刘爱华表示,日前美国政府宣布将进一步提高部分对华产品加征的301关税,大家比较关心对中国经济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供需衔接不断改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联动效应积极发挥,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显现出比较强的韧性和潜力,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带来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表示,西方炒作中国“产能过剩”是一种话语叙事陷阱,其预设的前提条件就是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也不承认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中国电动汽车在美国的销量很少,所以拜登政府(对华)加征关税完全是出于竞选的需要。美国要打压中国,希望产业、资金回流到美国,所以,这一举措是在为负债地区喊话,是在向盟友喊话,追求“政治正确”,所以才会加征关税。美国将中国全方位、系统性的优势带来的竞争力称之为“系统性的威胁”。

在宣布对华加征关税前,美方不断放风,试图抹黑中国相关技术和产品,这实际上是一种心虚的表现,试图通过舆论操弄掩饰其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的本质。必须再次明确,美方对华加征关税根本没有任何正当性可言。世贸组织专家组早已裁决301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美方此次继续基于301条款对华加征关税,继续无视世贸组织权威和国际贸易规则,是错上加错。打着“产能过剩”的旗号对别国先进产业进行打压,以“公平竞争”为借口搞保护主义,是赤裸裸的霸凌霸道。

拜登的这项关税政策本身是一种自打脸的行为。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发动301调查,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一系列行为,是被世贸组织公开判定违反世贸规则、被钉在当代国际贸易耻辱柱上的行为艺术。拜登上台后,耶伦不止一次公开承认过,这种荒谬的关税政策不但没有实现遏制中国的目标,反而让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背上了沉重负担。如今拜登在没有撤销既定关税的情况下,还要在此基础上“添油加醋”,完全就是一种自打脸的行为,进一步暴露这届美国政府能力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表示,拜登政府这一轮对中国的“关税战”,主要是出于国内选举政治的需要,在“铁锈地带”摇摆州选民关心的经济问题上对华展现出强硬姿态,旨在争取这些关键选民的支持。彭博社分析称,考虑到前述被瞄准的中国商品并不依赖美国消费者,因此拜登对华征收新关税更多是“象征性的”。不过,这一举措基本排除了未来中国新能源车进驻美国市场的可能性。也会对欧盟等对中国新能源车开展调查的国家产生恶劣的示范效应。

对于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等关键战略产业征收新关税的举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回应媒体称,美国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能过剩和所谓国家安全担忧进行夸大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新能源产业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能给人类带来共同的福祉,进入美国市场却受到限制是非常不合理的。近期,有消息称,欧盟也将中国电动汽车施加惩罚关税。不过,这一举动,在欧盟内部就引起了极大反弹。首先是德国联邦交通部长维辛提出了坚决反对。

美国这轮加关税,实际上就是撕破脸了,他们明知道很牵强,很难自圆其说,但又不得不做,因为这既不符合美国总统拜登巴厘岛“四不一无意”的承诺,也不符合去年以来拜登政府“小院高墙”的反复表态,甚至不符合国际贸易开放和公平精神。为了这次加关税的正当性,拜登政府耶伦、戴琪和雷蒙多等主要经济官员从年初就开始炒作“产能过剩”的话题,为自己找借口,提前戴好面具,免得脸色难看。

不仅是中方坚决反对,世贸组织也早已裁决美国的301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据彭博社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言人茱莉亚·科扎克警告,美国这种行径可能危及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而且“开放的贸易政策”才是对美国经济有好处的,能够给美方带来更大利益。可是,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又标榜自己是“自由市场体制”,具有“契约精神”,可在对华贸易上却如此“玻璃心”,生怕被中国全方位超越。

拜登上台后这几年,美国政府已经从此前特朗普时期的“非理性反华”,即特朗普团队的蓬佩奥、博尔顿和班农等极右翼所力主的对华强硬,转到了“理性打压”,即布林肯、耶伦、雷蒙多等所倡导的“精确打击”,更加注重搞对华包围而力求不“误伤”其他领域,比如拜登提出的“小院高墙”以及聚焦高科技领域的“脱钩断链”,因此这也出现了中美战略激化期和战略缓冲期的交替。总之,如果拜登赢得连任,只会继续现在的政策。

显而易见,美国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无法在这些领域与中国竞争。中国的产品无论在科技含量、价格还是其他方面都远远超过美国相关产品,美国无法以相同的价格生产同等质量的新能源汽车。因此,他们阻止中国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美国似乎忘记了过去一直倡导的自由市场,而只关注产能过剩等问题。这种转变的语言和做法暴露了美国的霸道行为。虽然这一举措不太可能对整体贸易额产生重大颠覆性影响,但其性质十分恶劣。

今年以来,欧美国家一些官员频繁炒作所谓的中国新能源领域“产能过剩”论。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等年内访华的美国官员,也就所谓的中国新能源领域产能过剩,扭曲全球价格和生产模式向中方表达关切。就上述“产能过剩”论,商务部、发改委等部门已先后作出回应。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称,中国新能源产业持续提供优质产能,对全球绿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有关国家和地区不能一边高举绿色发展的大旗,一边挥舞保护主义的大棒。这是典型的自相矛盾和双重标准。

俄罗斯塔斯社:贸易保护主义的鲜明体现。多名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负责人认为,美国政府大肆渲染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并限制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美国市场,是贸易保护主义的鲜明体现。实际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并不过剩,一直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对外出口也保持着稳健增长。美国政府提高中国新能源产品的进口关税不仅达不到遏制中国工业发展的目标,反而会对美国自身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造成恶劣影响。

不少美国媒体人士和专家学者都对这场贸易战提出了质疑声,认为美国才从上一轮贸易战中缓过来,现在拜登政府发动一场新的贸易战无疑会让美国再次深陷“经济泥潭”。说实话,不止是美国民众,全球不少国家的媒体和专家学者都对拜登发动的这场新贸易战感到不解和困惑,一方面拜登在过去几年的时间曾多次在公开场合针对前任总统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进行抨击和批评,认为正是因为特朗普的错误举动才导致美国经济承受了巨大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美国政府制裁中国企业的措施,中国的反制措施也很明确。大量抛售美国国债,同时大量购入黄金进行储备。中国政府的决策无疑是拿捏住了美国政府的"七寸"。美国也许不会畏惧和中国进行一场正面的贸易战争。但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大量购入黄金,确实美国最不愿意见到的局面。作为全世界负债金额最多的国家,美国目前背负的债务已经超过了已经超过了34万亿美元。这也难怪美国国内的部分政客与商人呼吁美国政府减少国债发行。

随着世界经济的衰退,很多国家的金融市场,包括美国在内,都出现了动荡。而且,美国联邦政府之前的大幅上调利率,已经对美国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中国政府现在发行这些债券,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让人民币更加稳定。此外,中国此举或许也是对美国的一种回应。最近美国一直在针对中国进行经济贸易方面的挑战。在美国受到不公正的制裁时,中国政府适时地增发债券,增加储备,也是一种应对之策。

在持续的高通胀环境下,美国正面临经济困境。美联储数据显示,高通胀率导致美国需采取更长期的紧缩货币政策,并可能提高利率至6.5%。这一系列措施加深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在此背景下,美国财政部似乎选择向中国施加压力,通过销售长期国债来缓解财政压力。但中国并不愿意在美国设定的框架内操作,耶伦此前的访华成果并不理想。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中国有权根据自身的国家利益作出经济和外交决策。

中方的态度非常坚决。只要美国敢出招,中方势必会予以回击。而且,“一切必要措施”这一表述意味着,中国选择回击方式时,拥有相当大的余地。我们不仅可以把美国告上世贸,在全世界面前揭露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真面目,还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做出对等的反制。当然了,中国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抛售美债。要知道,截至目前,美债规模已经突破了34.5万亿美元。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不断膨胀的美债,无疑是一颗定时炸弹。中国大量抛售美债,会给美国带来一系列的麻烦。

新加坡学者指出,中美关系正迈向新的纪元。美国已认清难以对中国施加实质性压力,而中国亦在这场较量中深化了对自身国际角色与地位的认知。双方关系正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充满挑战与机遇。中国正重新驶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这是独立于欧美市场后的壮举,彰显了中国的经济韧性与潜力。这一转变不仅证明了中国的独立自主性,更昭示着中国已具备与美国市场全面脱钩的实力与信心。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会见中国美国商会代表团。双方就加强中美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美企在华发展等进行了深入和建设性交流。谢锋阐明中方对中美关系、两国经贸合作等政策立场,表示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重要共识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条原则,以和为贵,以稳为重,以信为本,推动中美关系沿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道路向前走。

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美方在许多全球问题上,都需要寻求与中方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另一方面,美国靠霸权维持国际话语权,而霸权的基础是抢夺资源保持领先优势,因此为了维护自身地位,美方视中国为挑战,妄图通过竞争对抗,阻碍中国的发展脚步。不过,中方早就表明了态度,中国不是美国,无意与美国竞争,也不打算成为下一个美国,如果美国咄咄逼人,执意与华对抗,最终不利于两国,也不利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