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去世,这个噩耗传来后,全体国民无比悲恸。期间,黄克诚也因毛主席的离开期间多次失态。对此,我们没在那个年代,可能很难体会到。

其实黄克诚人对毛主席的情愫,是远超出我们想象的,这不仅是因为毛主席无比光辉、伟大的形象,还必须提到二人的过往和毛主席带给黄克诚的思想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仔细回看黄克诚和毛主席的联系,我们会发现黄克诚和毛主席的过去,基本上就是一个见证奇迹和自我塑造学习的过程。

时间回到1922年,那一年黄克诚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此时的他思想还比较稚嫩,对于革命道路的选择仅停留于课本知识中。

但正是这一年,他碰巧赶上毛主席来衡阳宣传革命,听到了毛主席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改造和中国农民运动等问题的著名演讲。

要知道,这在当时可是开天辟地般的话题,完全颠覆普通人对课本内容的认知,尤其是关于中国农民运动等问题,那更是奠定中国革命未来的方向。

毫无疑问,年轻的黄克诚从中大为震撼,从此走上革命的新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档案资料记载,黄克诚大量阅读新青年等进步刊物,积极参加第三师范的进步学生运动,为此他还组织了互助社,开始朝着共产党员的方向迈进。

1925年,黄克诚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其表现出众,于当年年底被湖南党组织选派投考国民党中央政治讲习所。

这个政治讲习所可不简单,因为其中的领导人和主要讲课人就是毛主席。能再次听到毛主席的演讲,黄克诚热血沸腾......

当时毛主席身穿一身长袍,虽然看起来像个学生,但讲起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革命道理来,却热情洋溢,十分生动。

开学典礼上,毛主席激动的告知众人:讲习所就是要在炮火中制造革命人才,参加讲习班的学生也要联合起来,努力国民革命,努力世界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这句话后,一向稳重的黄克诚内心也是激动不已。而这一阶段,也是毛主席启蒙黄克诚,引导他加入共产党,走向解放全人类的革命道路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

紧接着,大革命失败,黄克诚参加湘南起义,在这场运动中,他目睹了中共湖南特委的左倾盲目路线,也看到了他们坚壁清野的激进政策。

黄克诚当即站出来反对这一做法,结果遭到打压。就在他一片苦闷彷徨之际,他看到了同样受打压的前委书记毛主席。那一刻,黄克诚仿佛有了一种对毛主席思想的归属感。

1930年,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奉中央军委的命令进攻长沙,结果遭遇重大挫折。此时黄克诚担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四师第三团政治委员,负责攻打长沙东门,在经历进攻长沙的惨烈后,他对中央的决策有所质疑。

此时又是毛主席站出来,顶住压力,耐心说服红军各级指挥员,带着大家转战醴陵和萍乡。后来党中央再次派人要求毛主席攻打长沙,但毛主席力排众议、劝服来人,并用战果证明自己选择的正确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转战吉安,连续攻克多个城市,使赣西南连成一片,之后又发动群众建立起了苏维埃政权,这也就成为后来的瑞金根据地的雏形。

黄克诚亲眼见识过毛主席的魄力与眼光之独到,被毛主席的能力所折服。但这还仅是开始,后来毛主席“越来越神”,四次反围剿打的国民党数十万大军“东倒西歪”。

而他一离开便遭遇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当毛主席重新取得指挥权后,又能立即打出四渡赤水的神话,让红军转危为安。作为一开始就深受毛主席领导、影响的将领,黄克诚也被毛主席“神乎其技”的能力所折服。

也正因如此,1935年有人分裂党中央时,黄克诚作为红军三军团教导营政治委员坚决反对红军大学教育长李特要求红军大学学员南下,脱离右路军的错误举动。

1936年,毛主席指挥红军主力进入山西作战,黄克诚担任总政治部组织部长。

这一次,他又近距离观摩了毛主席如何指挥众人打垮阎锡山,亲眼看到毛主席在阎锡山经营了数十年的地盘上开始发动群众,又以出类拔萃的军事指挥才能运筹帷幄,痛揍阎锡山,扩军筹款大大扩张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至于黄克诚在后来感慨:毛主席总能在历史关键时刻指出正确方向。这一阶段,黄克诚和毛主席的交往过程,基本上就是在他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叫崇拜和信任的“种子”。

再后来,黄克诚逐渐成长为我党名将,在能力上也得到毛主席认可。

例如抗战初期,115师刚取得平型关大捷,黄克成经过半个月的调查发现,部队取消政治委员制度后军阀习气滋长,于是请求毛主席恢复部队政治委员开展反军阀主义斗争。毛主席当即批准,并对黄克诚的小心谨慎称赞不已。

抗战结束后,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的黄克诚又写信给正在重庆谈判的毛主席,请求将第3师主力调回京浦路东,夺取铁路一段,牵制国民党。另外主力一部回师肃清苏北苏中各城市伪军,创造一片大块根据地做长期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对他的这个提议仍旧高度认可,并予以批准——而这里后来也成为了“连成一片”的苏北解放区,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45年9月,黄克诚亲自起草电报给中央,希望能够派多部队进入东北。而这一建议和后来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策略也不谋而合,黄克诚再次得到毛主席的称赞。

在建国后,毛主席更是对黄克诚极为重视,还曾三次亲自点将对他委以重任。

——第一次让他接管天津,第二次让他主政湖南,第三次更是让他统管全军后勤。可以说,当年的黄克诚可谓风光无限。

再后来就是黄克诚受到打压,不过虽然经历坎坷,但他对于毛主席依旧有一种别样的情怀。比如值得注意的是,在后来关于毛主席的评价问题上,黄克诚曾多次坚定表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公开说道:毛主席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缔造者,多次在危机中挽救革命,这是我们党内任何其他人都不能比拟的。

还有1981年3月,黄克诚希望自己在中纪委的一些重要讲话(里面有关于评价毛主席的发言)能在军报上发表,于是上报小平同志批准。邓小平看后也立即同意发表,之后批示胡乔木把关、润色。

不久后,胡乔木的改稿送到黄克诚面前,黄克诚看后很满意,但依旧表示要改一点东西。即:“可以了,但修改稿中把称谓‘毛主席’都改成了‘毛泽东同志’,我不习惯,从感情上过不去,还是‘毛主席’好!”

后续这个意见也被采纳,从中则可以看出黄克诚对于有关毛主席的任何小细节都很重视。

总之,在当年动荡复杂的时局下,黄克诚的评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当时的干部们所说:我们非常感谢黄老,他的讲话打动了我们的心,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的华楠也指出:黄老的讲话对大家正确评价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岁月悠悠匆匆而过,毛主席已经离去,黄克诚在晚年也总是能够回想起毛主席对他的点滴影响,他总是不厌其烦的向众人讲述毛主席的伟大。

对此,我们也不得不感叹:像黄克诚他们这样的老一辈将才已经是一代人杰,而能够成为一代人杰们的偶像,那么毛主席又是何等伟大的人物?我们当年未能亲眼看到,真是无限惋惜。

参考文献:《毛泽东与亲密战友黄克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