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2月21日我们将迎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日,早在商朝或者更早的西周就开始测定了,直到如今这个日子都没有变,这个节气日就是“冬至”。
我们祖先在当时没有如今这种科学的天文仪器,也没有大数据可以参考,仅靠八个字就把节气测算出来了,并且还非常准确,这八个字就是“昼参日影,夜考极星”!
他们白天观察和记录太阳的高度,日影的长短,晚上观察和记录星象的变化,终于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测算出冬至大致在哪一天了,是我国最早被测算出来的节气。
两个冬至日之间的时长就是一年,有了冬至,人们就能编制历法了,人们就可以在两个冬至日之间安排播种、耕耘、收获和冬藏。
之后,整个二十四节气都被测算完,并写入到干支历法里,人们就可以在每两个节气之间安排相应的农事活动,不误农时,农业生产得到了提高,自此,我们的祖先就有了“农耕时代的时间坐标”。
冬至不仅是重要的节气,由于这天“太阳新生”,古人是把它当作“除旧迎新”的“年”来过的,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就像我们现在的春节一样。
今年的12月21号就是冬至了,提醒大家:1要吃、2要做、3要看,平安顺遂迎新年!都是指什么呢?下面来具体看一下!
冬至作为非常重要的节日肯定少不了和“吃”有关的习俗。比如,吃姜饭、水饺、汤圆、豆腐、羊肉汤、年糕等,还会举行办宴席、享祀先祖、官放关扑等一些活动。
总之是,冬至这天在古时候就是像现在“过年”一样,不论离家多远,都要赶回来,和家人在一起过“冬节”和祭祀祖先。
在旧时,家里即便再穷,父母都会给孩子做一套新衣服,弄一桌好菜好饭,一家人人一起吃团圆饭,等待新年的到来。
那么,吃什么才能寓意美好呢?下面民间流传的这句顺口溜说得明明白白了,分享给大家:
“冬至当天要吃鱼,健康富贵年有余。冬至饺子要盛满,财源滚滚一门槛。冬至汤圆要吃饱,喜事好事上门找。冬至丸子不能少,平安吉祥来报到。冬至豆腐碗里舀,万事如意春来早。冬至当天吃年糕,一帆风顺节节高。”
老话说“冬至大如年,过年不缺钱”,在古代时,冬至才是一年的开始。比如,在周代时,是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即以冬至为“岁首”,也就是新年。
还有司马迁在《史记·律书》也有记载说:“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在古代,冬至这天是要全国放假的,皇帝要举行祭天大典,百官呈递贺表,而民间百姓则要尊长父母祭拜,就和如今过年中的“拜年”习俗差不多。
因此,古人是把冬至当作“年”来过的,视其为“转运”的日子,是个大吉日。
所以,这天要早上早点起床,最好是卯时来起床,还要换一身干净的衣服,吃点饺子或者汤圆,调整心态,迎接美好的一年。
冬至这天还有一件事要做,就是要祭祀祖先。古人的观念中,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累世福报”,当这个人走的时候不能都带走,会留下一部分和他的牌位以及埋在土里的东西有关。而我们上坟扫墓、祭祀祖先祭祖这种行为,就是获得一些先人福报,给了我们,我们就受益了。
祭祀祖先,不仅是对祖宗的感恩和观念,还是会对家庭幸福进行祈愿,像我国南方地区至今还流传着“冬至大如年,不返没祖先”的民谚。
从时节来看,立冬和小雪节气时的“全阴”,到了大雪和冬至时已经是“一阳生”了。因此,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相争之日,是判断一年晴雨、冬天冷暖的最佳时机。并且,“数九寒天”就是从这天开始的。
所以,在古代冬至这天,人们除了“除旧迎新”以外,还有一件事非常重要,就是要登高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希望天边能够出现吉祥的黄云,降下预示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吉兆。
古人认为,冬至这天如果刮起了大风,听见雷声,天气太暖都不是吉兆,预示着来年的作物收成可能会受到影响。像民谚“冬至时节刮大风,来年收成一场空”、“冬至南风短,来年多干旱”、“冬至东风雪满天,冬至南风干半年”、“冬至雷声发,冬暖地不冻”、“冬月打雷黄土堆,腊月打雷刀冰冻”、“冬至一日晴,冷到清明节”等,表达的都是这个意思。
此外,古人还会通过冬至这天的天气情况判断接下来冬天的冷暖。例如:
冬至在月头,捂被不用愁;
冬至在月中,单衣能过冬;
冬至在月底,大雪起纷飞;
冬至比较暖,烤火到小满;
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
冬至在月底,大雪齐纷飞;
冬至若有霜,过年大雪降;
冬至若有雨,来年淅沥沥;
冬至若有雪,来年地如铁。
21号就冬至了,提醒大家要牢记上面这“三件事”,平安顺遂迎新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