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世间活了30余载,来自河北衡水的李阿丽(化名)突然得知,自己是被领养的。告诉她真相的,正是抚养她长大的养父母。

一张写有“落难夫妻”的红纸,养父母保管了30多年,这可能是关于李阿丽身世之谜的唯一线索。

李阿丽(化名)养父母在她襁褓中发现的红纸(受访者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阿丽(化名)养父母在她襁褓中发现的红纸(受访者供图)

当年,养父母远赴浙江金华的福利院,领养了刚出生不久的李阿丽,也带走了这张红纸。据说,李阿丽当年被发现时,这张红纸是她襁褓中的唯一物品,上面还记录着她的出生日期。

如今,养父母已年逾古稀,他们主动告知李阿丽真相,并鼓励她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署名为“落难夫妻”的纸条

李阿丽家住河北衡水,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她的父母均已70多岁。2021年的春节,受疫情影响,在天津工作的李阿丽没能回家过年。一天,父母专门给李阿丽打了一个电话,郑重地告诉她,她并非亲生孩子。1986年10月,养父母在浙江金华汤溪福利院领养了刚出生不久的李阿丽。

李阿丽(化名)幼年时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阿丽(化名)幼年时照片

对于这个消息,李阿丽感觉不是特别意外:“小时候别人家都是有几个孩子,我们家只有我一个。总有人说我不是亲生的,虽然一直没多想,当时听我爸这么一说也就都串起来了。”

为何养父母会选择用电话告知这一重要的消息?李阿丽说,她没有多问,猜测可能是他们觉得年纪大了,记忆力减退,想趁着能清楚地记得事情的时候告诉自己。

原本李阿丽担心养父母难过,本打算等过些年再寻找亲生父母。这一想法被养父母知晓后,他们劝说李阿丽,希望能见证李阿丽找到亲生父母。“他们说,家里就我一个孩子,那边有亲生父母,说不定还有兄弟姐妹。”李阿丽告诉记者,在养父母鼓励下,她决定要找到亲生父母。

李阿丽的养父母给了她一张红纸,上面写着她的出生时间:一九八六年农历八月二十日早晨,还写着“同志朋友们,修心帮助,养大成人”,落款署名为“落难夫妻”。这张红纸是他们当年在她的襁褓中发现的唯一物品。原来,养父母领养她后,一直等待着找个合适机会告诉她实情,于是将红纸保留下来。“‘落难夫妻’应该就是我的亲生父母。”

盼亲生父母出现

2021年6月,李阿丽在好友的建议下,在河北当地的公安部门采集了血样。经人介绍,她又联系到浙江义乌的一家寻亲团队,提供了自己的血样和带毛囊的头发,还有外省公安民警为她做了一次技术分析。她正在等待几次检测的结果。

李阿丽的养父告诉她,他们曾在汤溪福利院留过一些信息。李阿丽便联系到汤溪福利院,也就是如今的金华市婺城区社会福利院。福利院工作人员告诉她,36年已过于久远,当年留存下来的纸质档案中,没有找到她的信息。

3月7日,极目新闻记者联系上婺城区社会福利院陈姓院长。陈院长问过一些情况后,表示须提供李阿丽的信息。随后,李阿丽与陈院长取得联系,并留下了自己的信息,向她确认了养父母的想法。陈院长称,只有李阿丽一人的信息不够,还得等她的亲生父母出现,才好确认。

李阿丽了解到,上世纪80年代,浙江金华确有一批女婴被抱养到了外地。当地媒体的相关报道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金华市区以及周边县市的正规的福利院只有一家,就是如今的婺城区社会福利院。一位前院长曾说过,有几年,福利院几乎每年都会接收三四十个刚出生的孩子。来领养孩子的,大多来自北方。这位院长还曾表示,由于当年从福利院抱养孩子的实在太多,“根本没法查”。

今年2月,李阿丽开通了短视频账号,发布了自己的寻亲视频,得到一些网友的关注。有网友积极地为她转发信息、提供建议。

李阿丽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想找到亲生父母,见一见他们。告诉他们养父母对自己很好,自己的生活也过得很好,如今她已成家,有个9岁的儿子。她说,不管能否找到亲生父母,她都会继续照顾自己的养父母。如果有幸能找到亲生父母,她还想带着养父母一起见证。

极目新闻记者 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