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为了切实增强广大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提升自身权益保护能力,中原农险驻马店市分公司积极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普及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费者的八项权益为:

一、保障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权

金融机构应当依法保护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和接受金融服务过程中的财产安全。不得挪用,占用客户资金。

二、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

金融机构应及时、真实、准确、全面地向金融消费者提示风险,不得发布夸大产品收益,掩饰产品风险等欺诈信息,不作虚假宣传。

三、保障金融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金融机构应充分尊重金融消费者意愿,由消费者自主选择,自行决定是否购买金融产品,不得强买强卖,不得违背金融消费者意愿搭售产品和服务,不得诱使金融消费者购买其他产品。

四、保障金融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金融机构不得加重金融消费者责任、限制或者排除其合法权利,不得减轻、免除本机构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五、保障金融消费者依法求偿权

金融机构应强化金融消费者教育,积极组织或参与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帮助金融消费者提高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

六、保障金融消费者受教育权

金融机构应强化金融消费者教育,积极组织或参与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帮助金融消费者提高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

七、保障金融消费者受尊重权

金融机构应尊重金融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不因金融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民族等不同而进行歧视性差别对待。

八、保障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金融机构应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管理,严格防控金融消费者信息泄露风险,保障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费者需谨防虚假信息诈骗为:

一、不轻信短信号码

犯罪分子可能利用伪基站、改号软件的技术将虚假短信号码伪装成金融机构的服务热线,以骗取受害者信任。因此,单凭显示号码不能判断短信真伪,仍需认真阅读鉴别短信内容。

二、不点击可疑链接

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服务短信中一般不包含除官网入口或官方手机银行APP下载地址之外的网址链接。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点击,应直接拨打金融机构官方服务热线或到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咨询核实相关情况。

三、不输入个人信息

如果已经点击不明链接,则很可能已经进入犯罪分子的钓鱼网站,此时不要输入任何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尤其不要输入银行账户交易密码。也不能输入任何短信验证码。

四、联系金融机构核实情况

虚假信息往往编造客户信息过期、身份未核实、账户涉刑事案件、不处理将冻结账户等信息制造紧张感,诱使受害者在慌乱中按照其要求操作。因此,收到类似短信后请不要慌张,保持冷静,只需通过金融机构官方服务电话或正规网点核实情况,就能够避免上当受骗。

五、遭受损失及时报案

一旦发现已遭受虚假信息诈骗,请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并联系金融机构对相关账户挂失处理,避免进一步损失。

中原农险将持续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范围,不断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宣传力度,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通讯员:王涵 编辑:刘铁牛 许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