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麦子熟了

屋后杏子黄了

洁白的蔷薇映着孩子们包的粽子

香气扑鼻

万象夏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园所自然教育理念,2022年6月1日,郑东新区豫兴路幼儿园开展“万象•夏长——传承节” 主题系列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晨,音乐声响起,孩子们身着轻盈飘逸的汉服,国韵满满,款款走来。不同的款式,多种元素的搭配,孩子们自信大方、欢欣雀跃,分别前往幼儿园公共区域设置的“花艺长廊、奇幻编织、书墨古韵”等环境创设地拍照打卡,展现出师幼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自然教育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仲夏端午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循着童谣声走去,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端午习俗,他们有的用彩色丝线编织五彩绳,有的用香料填满香囊,有的将艾草包装成花束,并不时的将手中完成的作品跟同伴或老师比一比,讲一讲,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

五色彩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绿香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粽纸情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彩甜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澄夏艾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墨古韵

大班小朋友用黄河泥制作的泥砚台,吸引其它班的小朋友驻足观看,毛笔字下的百家姓,更是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汉字之美,孩子们认真聆听教师讲解非遗糖画、非遗纸鸢的制作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感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增强文化自信。

澄泥文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笔百家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轻绘团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俗糖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遗纸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草古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然拾趣

小农夫基地麦子熟了,幼儿园里月季开的绚烂,老师们利用农夫基地里麦子、鲜花等自然元素,为孩子设置插花,制作麦子花束等课程,让孩子们在这个夏天感受自然之美,收获之美。

麦黄杏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映日荷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香竹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草花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艺编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线编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腕系上五色彩线

腰着鼓鼓青绿香囊

蹲在洒满露珠的荷叶下

说着知心的悄悄话

田间地头清脆的鸟鸣虫语

荷花里穿过咯咯咯的笑声

随阳光一起

轻柔洒在孩子们童真的脸庞

端午节里的童年

热闹非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风送走的纸鸢

流水带来的竹船

毛笔字里的百家姓

黄河泥里的笔墨砚

花草灯里藏着童年的小伙伴

做自然而然,生生不息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