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舍依花田,绿荫入春池。”近几年,平舆县东皇街道铺道路、整坑塘、治河道、改厕所、排污水、清垃圾,建起村里小游园、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打造社区文化广场、健身广场,还配套有各具特色的文化长廊……

“村村有亮点,处处皆美景!”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庄变得更美,真正成为“留得住人”的美丽乡村。

早规划,重实效

夏日,最适合来李庄社区走一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条条水泥路干净宽敞,一户户村民房前屋后整洁漂亮。一条长度为1500米的廉政文化长廊贯通崔、房、梁三个自然村,辐射李庄自然村,南临胡家窑港,北面整齐有序的农家院墙画有孝道文化、廉政文化、家规家训、移风易俗等彩绘作品。深入村组一线,集绿起来、美起来、亮起来于一体的孝廉文化园映入眼帘,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乡风清朗,美丽宜居。

“我们把打造清廉文化阵地,推动清廉文化浸润乡土、深植村居作为李庄社区人居环境创建的主题。”东皇街道纪工委书记孙响说,通过因地制宜,突出亮点,补齐短板,不断彰显村庄特色和文化底蕴。

“咚锵、咚锵、咚咚锵……”傍晚,村民们早早来到村内的小广场,喜庆的音乐响起来,欢快的秧歌扭起来,幸福的生活秀出来。秧歌队队员们身穿艳丽的服装、手舞彩扇、腰系彩带,配合着欢快的音乐,各显神通,把秧歌的欢快、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围观村民情不自禁地唱着、跳着、扭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保持乡村气息和农村风貌的基础上,彰显地方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姚东云介绍说,每个社区经济基础有别,自然风貌不尽相同,尽可能多地保留和利用好原有的自然生态风貌,避免“千村一面”,已成为各社区干部群众的共识。

按照“自下而上、充分论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的原则,每个社区突出一个文化主题、规划一个小游园、增添一批生态绿植、营造一圈文化氛围、建设一套文体设施、建好一组宣传阵地、制定一部村规民约、推选一个乡贤群体、形成一套家风家训、打造一批特色产业等10项标准,实现环境有亮点,发展有特色,街道全覆盖。

小投入大提升

走进五里社区,随处可见一个个造型别致的“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房前屋后乱糟糟的,尤其是大门口都是乱搭乱建堆放杂物的,你瞧,现在多漂亮。”五里社区赵庄村村民马春红逢人就夸自家的“小花园”。

“我们发动群众一起整治沟渠河塘,清理废弃杂物,并根据生产生活需求,宜花种花、宜树种树、宜果种果。”五里社区党支部书记郭华伟说,这样既留住了乡愁,又改善了人居环境,更提升了群众的精神风貌。

“坚持因地制宜进行改造,不搞大拆大建,把有限的资金优化利用、以小撬大,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我们以最小投入,实现最大收益!”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影介绍说。

五里社区注重“小投入、大提升”,努力建成一批“小广场、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等微观景观,有力提升了乡村庭院的整洁度和舒适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不远处的段营社区贾庄村,村民因地制宜的也在房前屋侧建“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在一砖一瓦、一花一草中彰显幸福底色,见证乡村发展新貌。努力打造“家里家外净起来、房前屋后绿起来、庭院环境美起来”的优美居住环境,为共建美丽家园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激内力 促长效

“看,老张又得奖了!”张庙社区张庙村村民张安生手提着“奖品”,也就是一袋大米,笑的却很灿烂。“关键是荣誉,奖不奖的倒无所谓。”他开心的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社区每月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促进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每户村民争做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抓好‘六化’的亲身示范者,落实门前‘三包’,主动清理生活垃圾、主动清理沟塘水污、主动清理畜禽粪污、主动清理清理房前屋后,实现‘五净一规范’,才能评上星级文明户。”张庙社区党支部书记郭金珠说。“社区每评比一次,按星级发放相应的奖品,这样不仅提高了村民干好卫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美化了乡村环境。”驻村第一书记冯强补充道。

张庙社区建立卫生评比长效机制,激发村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比、学、赶、超的热情,常态化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为身边人作出榜样、树起标杆,以实际行为建设美丽家乡添砖加瓦。每月根据村民庭院卫生清洁、屋内整洁、参与义务清扫活动情况,通过考评打分,晒“成绩”、晾“不足”,兑奖惩。

“大家辛苦了,今天我们集中清扫村道、小巷、房前屋后……”在东皇街道各社区,每周三上午总能看见一群“红马甲”劳动的身影,清扫垃圾,铲除杂草,这些忙碌的人不是环卫工人,而是街道和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帮扶队员以及驻村工作队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是某一方的‘独角戏’”, 而是干群合力的‘大合唱’。”东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郭四清介绍说。东皇街道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党员干部“三个到户”工作要求,实行驻村工作队和街道干部包社区、社区“两委”干部包组、党员干部包户,建立党员干部帮带机制,坚持每周三全体机关干部和帮扶队员进村集中开展义务劳动,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加油”的良好局面。引导群众由“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全民行动,共同创造干净整洁、卫生健康的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整治,群众是主角!”东皇街道党工委书记孙留喜表示,街道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和群众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尽其力、各展所长、献计献策,以实际行动引导和带领身边更多人投身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积极创建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和整洁美、卫生美、绿化美、文明美、和谐美的“五美庭院”,积极打造“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宜居新家园。

(通讯员:贺志勇 编辑:刘铁牛 许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