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水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赛落下帷幕,动物科技学院选派的5支参赛队全部获奖,荣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等奖作品《石林盛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等奖作品《林籁泉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等奖作品《百岁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等奖作品《森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等奖作品《木衍锦成》

本届大赛以“自然·共生”为主题,以赛为媒,以景会友,携手共进,吸引全国30所农林类高校共计178支队伍参赛。本次大赛采取线下造景,线上直播评审的方式进行。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派出5支队伍8名学子,分别参与了大缸木景、中缸石景、中缸木景、小缸石景、小缸木景5个组别的比赛。经过10月30日12个小时鏖战和后续为期一个月的景观养护,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参赛队伍最终全部获奖。这是继第五届、第六届大赛后,我院学子在该项赛事中取得的又一佳绩。

一等奖《石林盛境》

组别:中缸石景组

作者:任慧格 何铭泽

作品简介:我们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以喀斯特地貌闻名世界的云南石林,心有所发便创作了这个景观。随着山涧隐约溪流的迂回盘曲,酷似一条纽带,在大地上蜿蜒飘舞。青云之山,直冲云天,就如一把把竖直的利剑,将天分别,行走于这山间,顿生“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近处的小峰,像一块美丽的碧玉浮在江面,诉说着峡谷的悠长……

二等奖《林籁泉韵》

组别:中缸沉木组

作者:丁昕宇 蒋苏徽

作品简介:我们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们和朋友一起出去郊游看到的自然景象有所感悟,创作了这个作品。不经意闯入这方净土,看枝繁叶茂的树自然生长,绿叶的新意盎然升起,粗壮的根浮现在地面上,交错纵横似欢迎着远道而来的朋友,小溪水缓缓流出,意味深长,树林一眼看不到尽头,尽显神秘,在朦胧中摸索,若隐若现,彰显着自然的魅力。依靠在树旁听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听小溪叮咚的流水声,尽显自然的美好,或许这就是人与自然共生最美的结果吧。

二等奖《百岁山》

组别:小缸石景组

作者:王欣茹

作品简介:山山漫漫连成片,一条崎岖的山路从远方悠悠蜿蜒至脚下,身后是已越过的一座座山峰。置身于宁静的山路上,寻觅着路的尽头,凝视着眼前望不尽的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山不曾吝啬他的生机,人也不曾吝啬他们的敬仰。长命百岁是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祝愿,那就让我们祝常青的百岁山下个百年依旧。

三等奖《森落》

组别:大缸沉木组

作者:唐海军 张琳

作品简介:一鲸落而万物生,是生命留给大自然的礼物,而森落,则是时间献给大自然的浪漫。森落之中,枯木之下,别有一番景象,枯木生芽,见证岁月的痕迹;青石苔藓,见证历史的沉淀;清水流淌,见证时光的飞逝。老树历尽人间风雨,在身上留下沧桑斑驳,新流从老树间流淌而过,绿草丰茂,寓意着新生,青石与流水一静一动的碰撞,是岁月与历史的碰撞,也是新生与沉淀的交错。

三等奖《木衍锦成》

组别:小缸沉木组

作者:李洋洋

作品简介:淮河之堤,盘亘错综的树根,深深扎进河堤之中。河堤之上,年少懵懂的少年,痴痴看着根木延伸。泛滥的洪水让树干倾倒,却无法冲走深深扎进石缝中的根木,不知是谁给了这些树根这么大的力气,少年充满了疑问。奶奶说,是水,水冲走了它的树干,却也滋润了它的根木,让它能够蔓延到土石之中,得以牢牢固定在这里,来年再次发出新枝,这就是自然。第二年的春天,少年再次来到河堤,树根依然深深扎进土石之中,而上面已经开始渐渐冒绿。这时奶奶的话再次在脑海中浮现,少年也就明白了这就是自然中的共生,河水滋润着根木,当根木延伸,深深扎进土石,待来年,美好的绿色会再次降临,这也就是“木衍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