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南漯河经开区:强化就业社区建设 打造十五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

网易河南7月17日报道(杨昆龙 通讯员 曲从俊近日,河南漯河经开区王庄等4个社区成功获批市级充分就业社区,目前,共有河南省星级充分就业社区2个,省级充分就业社区1个,市级充分就业社区4个,实现城区充分就业社区全覆盖。经开区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就业的前沿阵地作用,结合五星支部“宜业兴业星”创建,挖掘开发就业岗位,开展技能培训,服务社区居民就业创业,建成十五分钟就业服务圈,积极打造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区,为居民就业和企业招聘带来务实有效的双向助力。

一、搭建两个平台

一是线上招聘平台。建成“就在经开”智慧就业服务平台,持续优化升级平台功能,开设紧急招聘、零工超市、人才服务等专区板块,多频次开展线上专场招聘会,积极引导招工企业和求职者在就业服务平台注册登记,通过智能化大数据技术,自动匹配岗位和求职者,真正实现企业岗位信息实时发布和群众求职随时随地,为求职者就近就业及市场主体用工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今年以来,利用线上平台发布专场招聘信息54期,推送人社动态信息21期,发布招聘岗位3300余个,2000余名求职者通过线上平台实现成功就业。

二是线下招聘平台。在辖区社区设立人力资源服务站,建立“企业订单、社区送单”用工服务机制,社区党支部与重点企业党支部“结对联姻”,通过社区招工专栏、电子显示屏、一体机、智慧就业平台等建立岗位超市,企业优先面向社区居民招工,实现求职招聘有场所、岗位对接有服务。同时,建设完善社区零工驿站,聚焦城市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如卫龙公司在湘江路社区设立 “卫龙就业站”,让辖区居民真正实现“出社区到园区、出园区到社区”的便利生活。今年共举办线下万人助万企、春风行动等系列招聘活动6场次,实现“家门口”就业2000余人。

二、建立三个清单

一是用工需求清单。积极发挥企业人社服务专员作用,实行日调度服务用工机制,通过主动上门、电话联系等方式,全面排摸企业员工总数、生产经营、新上项目等情况,了解企业缺工原因,摸清招工计划,精准掌握缺工类型、技能要求、薪酬待遇等信息,形成企业用工需求清单。

二是就业需求清单。强化区、乡镇、村三级联动机制,组织网格员、楼栋长、各村劳动保障协管员等多种人员力量,全面排查辖区内劳动年龄段人员信息,特别是返乡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重点就业帮扶群体需求信息,建立劳动者求职就业需求清单。

三是人社政策清单。定期梳理并动态更新惠企纾困、用工保障、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保保障等政策,形成人社政策清单,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和人社招聘网站发布政策专版,线下集中开展人社服务进园区、进企业、进乡村等活动,上门宣讲政策。

三、优化三项服务

一是做深就业服务。组建服务队入企、入村、入户开展群众就业需求摸排统计,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订单式培养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提升就业技能确保群众稳定就业。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通过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指导企事业单位设立就业见习岗位等,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积极开展人社服务进校园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对一岗位推介和就业指导,组织辖区30余家企业参加省市级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4场次。今年已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516人,新增技能人才986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86人。

二是做好创业服务。把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定期走访社区群众,及时了解创业需求,积极开展返乡下乡创业培训和创业辅导,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指导企业参加各类创业大赛,为创业人员提供项目、资金、培训、用工等“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新增返乡入乡创业198人,开展创业培训274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90万元,有效激发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三是做优社保服务。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政策,加大政策宣传,积极和市人社局社会保险科做好业务对接,一对一做好政策解读和申报指导。建成4个社保服务便民网点,各村(社区)设置经开智慧人社服务牌,引导群众线上办理社保业务,通过“不见面”服务方式帮助群众线上办理社保查询、社保认证、社保缴费和社保卡各项业务,实现社保服务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