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南省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推进会暨现场观摩会在漯河市源汇区召开

网易河南7月27日报道(杨昆龙 王中山 通讯员 刘媛媛)夏日的漯河,万物竟发,生机勃勃。7月27日,河南省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推进会暨现场观摩会在漯河市源汇区召开。漯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继周、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聂国兴、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水产局局长马玉琴、河南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冯建新、漯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周俊伟、漯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罗静、漯河市源汇区人民政府区长史一鸣等领导出席。河师大中试基地科研人员、漯河市水生生物保护与利用创新科技团队,漯河市各县区功能区农业农村局分管副局长、水产站站长及水产养殖示范主体负责人近20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漯河市源汇区委副书记许绍伟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继周在致辞中强调,近年来,漯河市始终落实渔业领域“大食物观”,坚持渔业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水质保护、渔业发展、渔民增收三大目标,以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项目实施为依托,采取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形式,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打造水产特色品牌,推动渔业可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3089吨,养殖面积1784公顷。水产品绿色健康养殖理念深入人心,养殖面积和产量逐年稳步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继周指出,源汇区作为漯河市渔业主产区,产业基础较好,技术创新驱动力较强,通过建基地、调结构、增效益等方式,实施项目带动,加强院校合作,加快科技创新,先后培育25个食用鱼养殖品种,建设水产养殖基地11座,发展水产养殖户336家,水产品产量达到8194吨,年产值2000万元。“三鱼两虾高效养殖模式及推广应用”项目,获得第五届范蠡科学技术推广二等奖,有力推动了全市渔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聂国兴在致辞中说,2022年以来,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动物营养科研团队在源汇区农业农村局、问十乡政府的全力协同下,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针对养殖黄河鲤肌肉品质严重下降,制约黄河鲤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组织研究团队在问十乡曹店村养殖场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重点完成了黄河鲤的肌肉品质的营养调控技术研发、以澧河青虾为中心的生态养殖模式构建等任务,核心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漯河这个名字也进入了国际国内同行的视野。今后,我们将以营养研发与中试基地为依托,与漯河市同行一起,研制新产品,组装新技术,构建新模式,产出新成果,着力提升漯河市水产业发展的原始创新能力、技术引领能力和产业发展能力,促进漯河市水产业绿色发展,为内陆渔业持续发展输出新理念、建立新标杆、树立新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来到源汇区问十乡“中原水产现代农业产业园”、“众康养殖合作社”,对该基地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示范推广、黄河鲤养殖业科研攻关、澧河青虾生态养殖模式构建进行了现场观摩,并赢得大家的一致赞许。

据了解,7月26日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动物营养研发与中试基地在源汇区举行了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