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周,郑州市第四十一高级中学国防教育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为提升郑州市第四十一高级中学学生对于危险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丰富学生们的急救知识、普及心肺复苏知识,2023年8月23日下午,郑州市第四十一高级中学邀请了中牟县人民医院总医院(广惠街院区)主治医生段海鑫为郑州市第四十一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师生培训了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培训活动由德育处负责人王锐主持,高一年级师生及教官参加了这次培训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首先由中牟县人民医院总医院(广惠街院区)主治医生段海鑫向在场师生讲解了常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办法,告诉大家正确及时的院前急救能为后续医院的抢救赢得时间,挽救生命。随后,段医生利用模拟人道具为大家现场演示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告诉大家判断病人心跳呼吸是否停止的方法、实施心肺复苏的指征、救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复苏成功的表现。段医生生动的心肺复苏流程展示,引起了现场同学们的兴趣,到了现场操作环节时,同学们踊跃报名,很快就围住了模拟人,面对跃跃欲试的同学们,段医生手把手指导同学们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生命教育培训,同学们认识到“学习急救知识不仅仅可以保护自己,还能够帮助别人。”对于即将步入成年的高中生,也树立了一份社会责任感,让高中生接受生命教育的知识培训,也是为培养未来的现场第一响应者所能做的一种最好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急救常识及急救技术

(心肺复苏术)的培训

1.急救的定义:紧急救治的意思,是指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的物资临时并适当地对未伤病者进行初步救援及护理,然后从速送院。

2.急救的目的:a.保存生命b.防止伤势恶化c.促进复原。

3.急救的意义:脱离危险,为进一步救治争取时间。

4.急救技能: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

5.常见急救项目的处理原则及方法

I.出血:常用局部加压包扎法,动脉性出血可以考虑应用止血带、止血带部位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部中上1/3,力度应达到阻断动脉性出血的目的,且每隔40-50分钟应放开2-3分钟防止肢体远端缺血性坏死。

II.触电:首先判断环境是否安全、关闭电闸或用不导电的物品将患者与电源之间的联系断开后再行施救。

III.中毒:可嘱患者饮大量清水或牛奶稀释毒物,同时注意收集患者的呕吐物及引起患者中毒的物品以备化验。

IV.煤气中毒:禁止开关电器,尽早关闭燃气开关、开窗通风、并将患者移至通风处。

V.中暑: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可分次喂食少量冷盐水。

VI.内脏损伤:外露的脏器禁止送回原位,局部保护即可。

VII.脊柱骨折:禁止搬运患者以防止进一步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