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田野,处处呈现着丰收的景象。“三秋”大忙即将开始,今年,我市以玉米机收、小麦高质量播种为重点,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做好技术服务、机具推广、机手培训、应急保障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秋粮应收尽收,秋冬播应种尽种。

据悉,濮阳市秋作物主要是玉米、大豆和花生,今年玉米种植面积24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42万亩,花生种植面积31万亩,玉米生产占据大头。今年玉米收获将主要集中在9月25日至10月5日,10月10日前基本完毕,预计投入玉米收获机械近4000台,可满足高峰期每日机收面积20万亩以上的需求。

为确保“三秋”生产顺利,濮阳市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成立了“三秋”农机生产工作专班,印发了《“三秋”农机化生产服务工作方案》《“三秋”农机化生产应急工作方案》,明确了“三秋”生产目标任务;组织8支农机服务队深入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指导机手机具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组织7期培训班,培训农机手1000余人,提高农机手操作技能水平和安全生产意识;指导合作社同周边村组签订作业协议,开展耕、种、管、收、运“一条龙”作业服务,同时引导合作社积极开展跨区作业,做到分布均衡。目前,我我市签订作业订单218份,订单作业面积18.9万亩。

在农机应急保障方面,市农机发展中心协调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商148个、加油站72个,备足备齐农机货源、易损零配件和油料物资,全力保障“三秋”农机化生产;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对接,开通24小时“三秋”作业服务热线,充分做好防汛、防灾各项准备工作。目前,全市成立18支农机应急作业队伍,应急队伍人员271人,主要应急装备包括拖拉机256台、履带式收割机29台、烘干设备8套、排灌机械360台套、播种机械293台,针对突发事件、灾害性天气、安全事故等启动应急机制,随时可以抽调,保障“三秋”农机化生产高质量完成。

在技术服务上,市农业农村局立足农机农艺融合,突出技术指导、播期掌控和提高质量等关键环节,成立4个专家指导组分包五县四区,建立“专家+基层农技人员”工作模式,做到专家到田、技术到人、良法落地,根据天气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秋粮丰产丰收、秋冬播应种尽种提供有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