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商丘市主会场活动暨宁陵梨文化节在中华梨源广场盛大开幕,宁陵县中华梨源广场人山人海,农产品展区人来人往,现场热闹非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郑土有,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蒋愈红,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周瑞兰,河南省乡村振兴局二级巡视员宋技明,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河南大学教授彭恒礼,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刘炳强,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协副主席王乃勇,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协副主席李逸峰,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兽药处处长蔡文军,河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三级调研员陈劲松以及商丘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全周,商丘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高大立、商丘市政府副秘书长孙克东等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乡村振兴局、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商丘市委、商丘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志愿者服务协会、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商丘市农业农村局、商丘市乡村振兴局、商丘市商务局、商丘市文联、宁陵县委、宁陵县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午9时,2023中国农民丰收节商丘市主会场活动暨宁陵梨文化节正式拉开序幕。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郑土有致贺词。商丘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高大立讲话。宁陵县委书记蔡勇致欢迎词。

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省内四十余家非遗、老字号参加此次庆丰收、传文化、促和美主题的“河南省老字号”产品展览会。商丘市非遗《罗氏传统制艾技艺》应邀参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郑土有,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河南大学教授彭恒礼,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周瑞兰,河南省乡村振兴局二级巡视员宋技明,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协副主席李逸峰,宁陵县委书记蔡勇等多位领导纷纷在展位前驻足,同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产业、企业发展情况和销售情况,并鼓励负责人在品牌、品质上继续发力,不断推动农户种植艾草,共同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农业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刘炳强了解罗氏传统制艾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剪影传承人李丽现场为蔡勇书记15秒剪侧身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土有教授,蒋愈红副主席,彭恒礼教授,李逸峰副主席等多位领导品尝商丘市非遗,百年老字号-胖嫂糖葫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二级巡视员宋技明,宁陵县委书记蔡勇与河南老字号-塘桥鸭蛋第五代传承人闫路深入交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丘市非遗-商锦手工织布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杨华东向郑土有教授,蒋愈红副主席等诸位领导介绍手工织布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名小吃、河南名吃、河南老字号、开封非遗-白记糕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丘布艺(商丘虎头鞋虎头帽)传承人李先霞在给研学的孩子们讲解虎头的种类以及刺绣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老字号、河南特色小吃、商丘非遗-陈家糟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丘传统名吃归德老三样,黏面馍,豌豆糕、沙糖馅,陪伴几代商丘人的美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丘市非遗,百年技艺传承,商丘老杨家体宝牌红粘谷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馨远斋”,俗称“贾寨任家豆腐干” (又名贡品豆腐干),至今祖传14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丘非遗-曹氏木雕画、宣纸烙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丘古城刘家烧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封杞县莫氏酱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老字号,开封市非遗,楚记卫东·开封酱鸭。

以上为部分参展老字号,非遗,排序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