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漯河市郾城区:非遗弦歌不辍 文化薪火相传

网易河南11月3日报道(杨昆龙 通讯员 王尚 赵静 龚苏秀子)近日,漯河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公布第七批漯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扩展项目的通知》,全市共35个项目上榜,其中郾城区12项非遗通过评审,榜上有名,非遗已成为郾城区对外展示形象的靓丽名片和赋能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郾城区文化旅游局立足文旅融合的新形式新机遇,坚持返本开新和守正创新相结合,着力在非遗保护、传承、转化、利用上下功夫,不断激活非遗内在动力,目前非遗传承保护体系日渐完善,非遗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强。

厚植“根与魂”,着力非遗保护延续化。为了更好摸清非遗现状,建立条分缕析的“非遗数据库”,指导非遗工作精准化、科学化、专业化开展,郾城区文化旅游局联合各镇(街道)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小组,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在每年农闲时期,非遗保护工作人员便开始深入田间地头,在酷暑严寒间走村串户,以个别采访、群众座谈、观看表演、查阅资料等方式,详细了解目前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情况,并将所有民间艺术、民间艺人进行登记于册,建立非遗名录,撰写单项介绍材料。对于优秀的、特别是濒临灭绝的民间艺术则灵活运用数字技术、影音手段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同时,郾城区文旅局聚焦每年省、市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时机,邀请市级非遗专家评审为申报项目“保驾护航”。在郾城区文旅局的大力推荐和项目传承人的积极申报,截止目前,全区已成功申报省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29项,区级项目69项,非遗传承人30人,涵盖八大非遗名录。

为充分发挥非遗项目传、帮、带的作用,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进企业等“五进”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建立校园非遗传习所的方式,让非遗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拉近非遗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更多人心中扎根。

把握“时与势”,着力非遗传承时代化。非遗要融入当代社会,在新时期焕发新活力,就必须将其工艺成果从作品、精品向有用、好用、好看、好玩、好赏、好吃的产品转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呈现。郾城区文旅局以重要节庆为契机,举办“非遗购物节暨展销会”、“端午佳节闹沙澧”“2023世界旅游日‘旅游集市’暨‘旅游质量月’”等专题活动,结合产品展销、专题演出等形式,充分展现非遗魅力,参与群众达20.5万人次。为推动非遗“走出去”,该区非遗青龙舞应邀参加国际舞龙邀请赛,与来自国内外优秀的舞龙队同台竞技,屡获佳绩并备受各方好评,充分发挥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积极作用,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统筹“破与立”,着力非遗发展产业化。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资源转化为文化资产,完美结合其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郾城区文旅局积极鼓励各镇(街道)立足非遗发展优势,设立“健身龙”非遗工坊、“老五美”酱菜非遗工坊、“粉条加工”非遗工坊等十多个相关非遗工坊,并依托传承人开展基层培训,吸纳脱贫人口,检测帮扶对象就业,进一步促进非遗保护传承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旅经济发展。

同时,为充分发挥非遗品牌示范效应,郾城区文旅局引领孟庙镇何庄村发扬“龙”文化,注册“颍河龙”商标并成立公司,年销售额240余万,有效拉动村民创收;指导龙城镇依托羽毛产业优势,拓宽产业链条并衍生100多种工艺品,年均出口额达450余万元,带动3000余人就业;带动区级非遗“老五美”酱菜立足传统酱豆制作技艺,开发健康特色食品产业,酱菜年销量达30余吨,收入超60万元;带动传统戏帽延长产业链,制作出将军盔、状元帽、凤冠等衍生品,远销香港、广州、深圳等地,非遗产业成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精心守护非遗财产,郾城区文旅局责无旁贷,更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坚持守正创新,让传统非遗与时代共轨、与时尚融合,让人们可以更好地用生活唤醒非遗、用非遗点亮生活,在绚丽多姿中感受非遗之美,在大美非遗中寻味文化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