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清新,欢快喜悦,莲叶轻舞,荷花映红,一曲《莲鼓越歌行》舞出中国“莲文化”的袅袅婷婷;左右腾挪,前后跃冲,绣球翻滚,威风凛凛,《麒麟舞》秀出中国气派……11月27日,“民族瑰宝 舞之传承”2023河南传统舞蹈展演活动在黄河科技学院综合体育馆举行。本次展演汇集了来自18个地市选拔出来的优秀节目70余个,包括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龙、舞狮、舞虎,以及旱船、鱼拱莲等,优秀选手和团队600余人,参与人员近千人,可谓是一次艺术与技艺的盛宴,更是一次服务大众、推动河南舞蹈跨越发展的重大文化盛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活动由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主办,郑州文化馆、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黄河科技学院、泰康人寿河南分公司承办;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黄河科技学院黄河文化传播研究院协办。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康洁,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书记闫君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原主任裴景岭,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副主任白露,黄河科技学院校长杨雪梅,郑州文化馆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李桂玲,郑州文化馆副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张洪涛,泰康人寿河南分公司首席顾问陈建光以及相关各地市(区)领导等出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桂玲主持启动仪式。她说,非遗的持久魅力在于影响未来。文旅部下发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出,推动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我们应时而动,积极探索非遗进校园的手段和措施,让校园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让学生们在近距离接触、深层次了解中,读懂非遗,让非遗在校园开枝散叶。基于此,应黄河科技学院杨雪梅校长的邀请,值此黄河科技学院建校40周年,我们将展演放在校园,作为非遗系列活动首场,使学生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和特有的文化价值,进而从心底建立起高度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责任感和国家复兴意识。在校园文化中,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环境,让非遗进入更大更广阔的知识系统,增进“民间派”与“学院派”之间的相互交融,更好地推动理论与实践、现代与传统的深度融合,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李桂玲希望,每位参赛选手在传统舞蹈的艺术天空,把民族精神、民族风格和民族情感发扬光大,共同守护我们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进而推动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积极地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雪梅说,黄河科技学院作为中国第一所民办本科高校,始终与母亲河息息相通,密不可分。黄河科技学院始终把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保护黄河遗产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工作中,目的就是要让黄河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让更多国人认识到黄河不仅是一条地理上的河流,更是一条文明之河、精神之河。黄河科技学院即将迎来40周年校庆,40年来,黄河科技学院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名应用型宝贵人才,最近六年更是连续获得武连书民办高校综合实力排行榜第一名。作为黄河科技学院40年校庆活动的非遗系列活动首场,黄河科技学院愿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黄河科技学院4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中,和相关各方一起继续推动包括传统舞蹈在内的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建光在致辞中介绍了泰康人寿的相关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闫君建宣布“民族瑰宝 舞之传承”2023河南传统舞蹈展演活动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启动仪式结束后,由7名专业评委、20名大众评委组成的评审团成员们为70支传统舞蹈团带来的55个节目进行评审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