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丹丹,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2018级学生。大一那年,学校的征兵宣传在她心中埋下一个迷彩梦,毕业同年9月,在学校的帮助和家人的支持下,蔡丹丹投笔从戎,毅然决然奔赴军营,在一次次跌倒和爬起中百炼成钢,从一名普通大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女兵,期间,还获评“陆军中士”、“四有优秀士兵”。

PART. 0 1

铿锵玫瑰 携笔从戎

有人曾这样赞美女兵:她们把姑娘的温柔、美丽和战士的粗犷、威武集于一身。

城院女孩儿蔡丹丹,正是这样。

“我是一名大学生士兵,当我胸戴红花、军容严整、面向军旗,敬上最后一个军礼的时候,我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要退伍了……”

2015年,蔡丹丹走进了郑州城市职业学院,恰逢学校开展征兵宣传活动,宣传片让蔡丹丹看的热血沸腾,也是那时她在心中埋下了一颗参军入伍的种子。

三年间种子慢慢生根发芽,直到毕业那年,在老师和家人的支持下,蔡丹丹怀着不畏艰难的决心和参军报国的热血踏上了开往军区的列车,自此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也真正开启了她的军旅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岁左右的年纪,正值青春年华,但蔡丹丹明白容颜不可永存,风貌却可常青。初入部队,她略显青涩与懵懂,在新兵连的生存技能更是几乎为零:吹哨时手忙脚乱,扣子错位、腰带扎反、帽子戴歪是常有的事儿,队列场上的动作不协调更是让教官哭笑不得……

部队生活艰苦且难熬,日复一日的训练让这个曾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姑娘手上长满了茧子、血泡,身上布满淤青、结痂,汗水常常把衣服浸湿,皮肤也被晒的黝黑。

但烈日的曝晒没有击垮她的意志,大雨的倾盆没有涣散她的队伍,全身的疲惫更没有击败她的信念,“不论数九寒天还是盛夏酷暑,我们白天军事科目训练,晚上还要加训体能,那时候确实很累,但我总能想起辅导员曾经和我说的那句:以梦为驹、自律自强。

提起母校,蔡丹丹满怀感恩,“正是因为城院的培养和老师的教导,我才能走进军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感谢城院给予的智慧和成长的舞台,以及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让我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PART. 0 2

拥抱军旅 破茧成蝶

“母校良好的学风帮助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部队,蔡丹丹不仅没有止步于日常训练,还时刻不忘记学习。

“进入部队的第一天,女生就集体被要求剃寸头”,头发对于蔡丹丹来说可谓弥足珍贵,尽管剪掉昔日长发,她也很舍不得,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依稀记得阿姨手中的剪刀一响,所有人的头发都变成了短寸,剪去头发也剪去了我的稚嫩”。

部队里的生活井井有条,去哪里、做什么,都要讲规矩、守纪律。“新兵连那会儿,最痛苦的就是每天训练完一身汗臭味,并且一周才能洗一次仅有五分钟的澡,这就是我的生活关”。

“最记忆尤新的是训练关,每天面对电脑敲打着键盘,一坐就是4个多小时,包括一些坐姿和握姿要求都细到极致,主要练的就是耐力和持久力”。

将近一年的技术训练时间结束,蔡丹丹又开始面临值勤这道难题,“正常来讲机房是二十四小时四班四倒,但是因为当时值勤形式十分严峻,人少任务重,刚刚学出业务的我就面临着三班倒,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班,一开始身体着实有点吃不消,但好在我的业务水平也在这种锻炼中得到了提高,这便是我的第四关-值勤关”。

“人到事上炼,刀在石上磨,磨练的过程其实是纯洁党性、磨砺心性、修炼品性的过程”。蔡丹丹依然还记得,每次训练间隙拿到手机时,都能看到城院老师、辅导员和朋友的留言,这是他们最真挚的言语,无数次伸出援手,是他们最暖心的行为。

PART. 0 3

永葆军人本色 开启崭新旅程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军旅诗人周涛说过:“穿过军装的人,就忘不了生命里有一段当兵的岁月。”从大学校园到军营,蔡丹丹始终抱有敢拼敢博的姿态和无所畏惧的勇气,更因表现突出获评“陆军中士”、“四有优秀士兵”称号。

部队生活不仅给了蔡丹丹意志的磨炼,更是一段精神的洗礼,“奋斗绝不是两手一摊的不作为,而是竭尽所能后的不强求,生活也不是浑浑噩噩,止步不前,要知道,做比不做更需要勇气,只要奋斗的过程无怨无悔,那么结局一定不会差。”

一朝军人,终身军人,一朝城院人,终身城院人。

最后,蔡丹丹说,“离开不是结束,而是一段崭新的开始。我也将带着在军营中磨炼的勇气和毅力,不畏挑战,坚持到底。

愿城院学弟学妹们都能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建设祖国,建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