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上午,伴随着一首《梅花赋》歌曲演唱,中国(郑州)首届黄河梅花文化节在郑州市惠济区黄河滩地公园黄河梅园正式拉开帷幕。来自河南省花卉、林业、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嘉宾以及省市区相关领导齐聚黄河南岸,探寻梅花文化内涵,感受黄河文化魅力。
作为郑州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惠济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行动,黄河博览馆新地标的芳容初现,郑州黄河滩地公园的美丽蝶变,连续三届中国(郑州)黄河合唱周成功举办,郑州·黄河马拉松赛、郑州黄河自行车公开赛的圆满承接......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彰显了惠济区在落实黄河国家战略、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行动中的实干和担当。首届黄河梅花文化节的举办,将有效填补早春时节的旅游市场产品空白,更为即将在郑州市召开的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以及2025年举行的第十一届花卉博览会打好了头阵、营造了氛围。
“文旅+展会+活动”打造河南特色文旅节会品牌
本次活动以“魅力黄河 豫见梅好”为主题,聚焦“黄河、梅花”两大文化IP,通过文旅+展会、文旅+活动的形式带动沿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河南特色文旅节会品牌。据了解,本届黄河梅花文化节由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摄影家协会,河南省花卉协会、河南省盆景协会、河南省华侨书画院、郑州市花卉协会、郑州市黄河梅园等单位联合举办。活动时间从3月6日至4月6日,为期一个月。
在黄河梅园园区记者见到,部分梅花正次第开放,据黄河梅园负责人张山介绍,园区占地面积438亩,自2010年至今,经历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如今黄河梅园植栽成型梅树7000余株,品种达到300多种,自行繁育种苗达5万余株,由黄河梅园制作的梅花盆景及梅花景观在知名梅花展会上屡获大奖。张山告诉记者,受前期低温天气影响,今年的梅花开放时间较往年相对延迟,盛花期将集中在3月15日-31日,是时游客朋友尽可畅游园区、登高俯瞰梅林花海。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行走在黄河梅园游客通道间,道路两侧关于“梅”的诗句应接不暇,为提高广大游客的出行体验,本届黄河梅花文化节还设置了赏梅、品诗、作画、祈福、插花、汉服体验、非遗文创和特色美食等内容。在百米祈福长廊,您可为家人朋友写下祝福寄语;也可走进汉服馆,穿上传统服饰在梅花映衬下拍照打卡;还可在温室大棚里欣赏盆景插花展览,将一只心仪的梅花带回家;在园区的主要街道,以“东街西市”命名的惠济非遗文创和特色美食一定能否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聚焦“黄河与梅花”文化,追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也是中国特有的原生品种,是我国第一个被国际园艺学会授权具有国际植物(品种)登录权的植物。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黄河与梅花更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据介绍,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梅花的一个重要发源地。根据相关考古资料证明,黄河流域在古代梅花曾经广泛分布,在1979年河南裴李岗遗址发掘中,考古专家发现了碳化的梅核,经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鉴定,距今约7000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关于梅花的实物。
同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被赋予了更加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的植物中,梅花是咏颂诗词中作品最多的植物,历代咏梅的诗词就有五千多首,书画作品更是佳作传世;同时,关于梅花的名人典故最多,如“望梅止渴”、“梅妻鹤子”“踏雪寻梅”等等早已家喻户晓;梅花也是与人们生活联系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植物品种,在文化、工艺、民俗等各个方面都有持续、深入的运用与演绎。
梅花坚韧不拔、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洁身自好的特质,让梅花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民族性格写照,也是黄河文化深邃高远的重要体现。据黄河梅园负责人张山介绍,为传承梅花精神,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梅园发起成立了“河南省盆景协会梅花腊梅分会,“河南省抗寒梅花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建立了“南梅北移”、“花果二用”实践基地,掌握并创新发展了梅花在北方生长的核心技术。目前该园已是黄河流域综合规模最大、梅花品种最全、相关技术体系最为完善的的梅花园区。
据悉,梅花文化节期间,园区还将推出摄影、书画、民俗表演、踏青露营、相亲交友等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在此还特别提醒,由于盛花期的延迟,在开幕式前(3月6日前)已入园的游客可以凭已消费门票订单记录(拍照、截图除外)可享受免费入园一次。(摄影:王健 孙星灿 )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