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聚焦主线,以冲刺新一轮国家级“双高”院校为主要任务,全面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推进三支队伍建设,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建设“科教融汇”创新队伍。依托学校现有11个省、市级科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设置教学科研岗位,聚合分散的科研力量,形成团队集聚效应。把科学研究能力融入团队建设全过程,倡导团队“立地式”研究,把课题立在企业,把论文放在现场。绩效评价,既尊重过程也激励成果,进一步发挥绩效薪酬的导向作用,助力学校科研成果向高水平跃进。注重教师科研成果、项目创新向教育教学转化,科教融汇成果及时进课堂、进教材,提高队伍育人能力。

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组织和遴选20名青年教师,参加澳大利亚TAE取证、TUV莱茵数字创新赋能计划等工作,提高教师的国际化专业输出和课程教学能力。继续选拔5名左右骨干教师,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施境外任教,优先支持学校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骨干成员,赴国际一流高校进行高层次访学研修,提高骨干教师的“国际化”水平。紧跟“随企出海”,组织4名“教培一体化”教师,到境外相关企业,开展职后培训,输出专业标准,提高国际影响力。

建设一支“电力特色”双师队伍。紧盯省公司“1+3+1”技术技能培训体系改革,扩大公司系统的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新增5个教师企业流动站,强化教师企业实践,解决各类电力系统工艺难题,提高教师双师能力,擦亮队伍电力底色。进一步提升双师内涵,教师不仅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开展企业职工培训的能力,把服务职工培训从传统的电源、电网端,扩大到电力建设、制造及销售环节,铸牢学校的双师队伍电力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