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及时了解当前小麦生产形势,推进麦田管理顺利进行。3月21日至22日,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农业技术科人员深入虞城县、夏邑县、民权县、宁陵等县,对不同地块、不同类型的麦田开展小麦拔节期苗情调查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查显示,当前我市小麦生长总体形势较好,一、二类麦苗占比90%以上,群体适宜,个体健壮,具有丰产的架子。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进入3月以来,随着气温回升,温度较高,造成土壤墒情不足,进一步发展将不能满足小麦生产需求;二是随着气温大幅度回暖,病虫害有加快扩展蔓延的趋势,尤其是纹枯病、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危害会更加严重。目前麦蜘蛛、纹枯病、茎基腐病已点片发生;三是商丘是“倒春寒”高发区,存在晚霜冻害隐患。

针对当前小麦生产情况,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心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麦田管理。

浇拔节水。随着气温的回升,田间蒸发量加大,加上有风,会加快土壤失墒,旱情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小麦拔节期,对水肥需求量较大,如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将极大影响小麦亩穗数形成,也会影响小麦孕穗,要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追肥,确保小麦生长需水。

补施拔节肥。结合拔节水对部分因整地质量差、冻害、晚播等因素形成的弱苗每亩补施尿素10公斤,促进多成穗、成大穗。

加强小麦病害虫防治。目前重点应防治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条锈病、蚜虫、麦蜘蛛等。对白粉病、条锈病防治可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40克兑水30~40公斤喷防。对蚜虫防治,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40毫升或50%的抗蚜威8~10克/亩或10%吡虫啉20—25克/亩或3%的啶虫脒乳油40毫升/亩或2.5%的辉丰菊酯乳油20~25毫升/亩,兑水50公斤喷防等。另外,对因除草剂使用不当或使用时期偏晚形成的药害田块,可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或尿素溶液缓解,并进行浇水追肥,促进小麦快速生长,缓解药害。

预防晚霜冻害。近阶段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要在寒流来临前,采取浇水、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预防冻害发生。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追肥、浇水、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补救措施,促进小麦生长,将冻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