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焦喜便,艺体学部2005届体育教育专业校友,北京师范大学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教授,体育舞蹈国家一级运动员、一级教师、一级裁判员。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2部,参与教材编写5部,曾多次荣获体育舞蹈专业国家级、省级比赛前三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1年,焦喜便进入黄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习。岁月洗去的是青涩,沉淀的是成熟和经验。从黄科院本科生到武汉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再到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如今她被聘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教授。一路上,焦喜便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努力奋斗,在求学上坚持不懈,在科研上孜孜以求,在教学上循循善诱,最终收获一路繁花。她说,如果当初没有选择黄科院,很可能不会在求学路上走的这么远,是黄科院改变了她的人生。

难忘校园时光

一程山水一程人,一段时光一生情。采访中,当焦喜便谈起自己在黄科院的学习生活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平凡又难忘的考研时光,配上她那爽朗干脆的声音,让人禁不住被她带入一段美好的青春岁月中。

提及在黄科院的大学时光,焦喜便首先想到的是参加校卫队的经历。“大一军训结束后我就申请参加了学校校卫队,我觉得这个组织特别好,特别能锻炼人。” 焦喜便向记者分享到:“那时我们经常会参与学校的大扫除,有时候老师和同学一起干,那场面至今回想起来还心潮澎湃”。她认为,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主要是得益于母校的培养,让她在学校时就懂得了奉献,学会了吃苦,也磨砺了意志。正因如此,在她以后的求学过程中,无论多苦多难,都能从容面对。

2000年,黄科院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第一所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作为学校招的第二届本科生,焦喜便说:“那时学校南校区的教学设施并不先进,校舍还相对简陋,但是这丝毫阻挡不了大家对知识的渴求,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希望。”老师与学生没有年龄差异的障碍,师生间至亲至善至知己,亦师亦友亦比邻,正是这样的师生关系,即使毕业多年,焦喜便还是会经常联系曾经的老师,有时候路过郑州也会去看看他们。“春风化雨,立德树人这一点在黄科院老师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焦喜便用“非常幸运”来形容自己对母校老师的感恩,老师们注重细节、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至今都在影响着她。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大学四年里,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焦喜便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她认为,课外活动与专业课程是相辅相成,在不影响专业课进程的情况下,应该多参加课外活动锻炼自己。她不仅担任班级班长,还担任学院新闻部部长,参与组织学院演讲比赛、英语比赛,还策划邀请郑州大学教授作讲座,这些活动使她的大学生活过的十分充实,不仅锻炼了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也使她变得越来越自信。

母校精神激励前行

人生是一场修行,在每一个路口都需要我们做出选择。说起考研,焦喜便说,其实她刚进入黄科院的时候是带有一点失落的,她觉得自己高考并没有发挥好,但是令她没想到的是来到这个学校以后,大家学习的劲头让她十分震惊,不但学生认真学习,老师也在学习,图书馆、自习室,甚至吃饭时都是大家学习的身影,每一个人眼中那种对知识的渴望深深的打动了她,于是她在大一就定下了考研的目标。

“黄科院的人都很自信,处处给人传递出一种自由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促使我一直努力往上走。”焦喜便说,那时身边的很多同学一入学就确定考研目标,老师们也非常支持,不仅给他们提建议还一直鼓励他们,正是在这种浓厚的人文氛围下,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学习劲头更足了,动力也更大了。“很感谢当初选择了黄科院,是他给了我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使我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如果当初选择其他学校的话很可能不会走的这么远。”回想当初的选择,焦喜便庆幸地说。她认为,本科阶段的学习对她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使她由高中时期的被迫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让她在确定目标以后可以大胆的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去奋斗。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经过不懈努力,焦喜便最终考取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她选择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当一名教师。“可能就是当初受黄科院的影响,我觉得人生就应该奋斗,于是工作了两年之后我又选择考博。”焦喜便说。 再高的山,一步一步努力攀登,终能到达顶峰;再厚的书,一页一页仔细翻阅,终能消化吸收;再难的事,一点一点用心去做,终能有所收获。焦喜便说,读博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虽然这个过程中她也想过放弃,但是还是坚持了下来,她说这是黄科院给她的力量,正是在黄科院的学习使她养成了不放弃、坚持到底的性格,最终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师泽如光,微以致远;师泽若水,润物无声。博士毕业之后,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选择继续回到原单位做一名教师。在工作岗位上,焦喜便时刻铭记母校教诲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认真做好每一项科研,因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成功晋升为副教授。

一路走来,回望过去,焦喜便说无论是科研成果还是人生观的塑造,是黄科院的培养和洗礼,成就了今天的她。“幸好,当初选择了黄科院。”焦喜便感叹到。

情深意浓寄语母校

谈到母校的发展变化,焦喜便表示2005年毕业至今回过学校两次。“学校的变化让我震撼,尤其是新体育馆、学术报告厅等教学场馆建的很漂亮,很羡慕现在的学弟学妹们。”她微笑着讲述到,“看到学弟学妹们在操场上肆意的奔跑,在图书馆认真的读书,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青春的气息,内心真的很欣慰,希望母校能越来越好。”

她寄语师弟师妹,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奋斗才是桥梁;目标不会自动抵达,奔跑才有远方!不管起点怎样,既然选择了黄科院,就要不负青春不负梦想,只要有付出肯定就有收获。

寄语母校:黄科院是我奋斗起步的地方,给我以后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深信,母校不仅是一块孕育奇迹的沃土,更是一座点亮梦想、成就未来的灯塔。衷心祝愿黄科院在未来发展的越来越好,继续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愿每一位黄科院学子,在黄科院这片沃土上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