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热烈庆祝黄河科技学院办校40周年之际,10月31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黄河科技学院“中国书法传播研究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张海应邀作客黄河书法大讲堂,为大家作了一场题为《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努力攀登书艺高峰》的学术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席此次活动的嘉宾有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米闹,黄河科技学院董事长胡大白,副校长于向东,河南省公安厅原副巡视员贾立勇,河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司马武当、副主席孟会祥等,我省部分书法作者、黄河科技学院师生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400余人参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理事、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黄河科技学院“中国书法传播研究院”院长杨杰主持活动。

张海先生在两个半小时的讲座中,结合自己几十年创作实践,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创新”和“传承”,他认为,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学习书法的终极目标是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书法风格的形成是个漫长的过程,风格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它是在长期反复的实践中,通过不断修正,加工提炼强化,水到渠成的过程,又是在目标相对明确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冷静思考的结果,而个人风格与时代息息相关,又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书法风格的价值应当被业内所认可。

张海指出,书法历代高峰林立,创新不易。但并非没有可能。”一厘米”的突破也许就成就了自己的风格。当然,那“”一厘米”也就是书法人一生的“”马拉松”。他还毫无保留地传授了学习书法由“合”“入”到“出”“离”转化的若干有效途径。

张海表示,坚持传承中创新是正道。传承和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书法创新不能是突变的,要努力善鉴善书,他向大家分享学习书法的“1+365+N”的公式,分享了自己1991年至2021年这三十年间行草书书法作品,解读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变化的过程和其中的经验和体会。

张海先生以一首诗“崇尚敬畏先贤,深度读书实践。四季力耕不止,创造时代经典。”作为此次报告的结束语。他寄语广大的书法作者,特别是青年学子,勤奋学习,勉力前行,努力攀登书艺高峰。

杨杰高度评价了张海先生的学术报告,她指出,报告高屋建瓴,抓住书法创作中“创新”这个关键问题,深刻阐述了创新之难、如何创新和何为正道,他用自己独创的“一厘米”理论,结合自己几十年的创作实践,给我们指出了创新的重点和路径,视野开阔,思路清晰,观点精辟独到,语言通俗易懂,既有很高的站位和很强的学术性,又非常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凝聚了先生的深邃思考和来自实践的科学总结。使大家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据了解,书法大讲堂由黄河科技学院“中国书法传播研究院”和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办。张海先生这次学术报告对河南的书法创作起到了推动和引领作用,也是黄河科技学院建设人文校园的有力举措,不仅为社会各界人士带来了一场书法盛宴,也为在校师生提供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难得机会。

在报告开始前,黄河科技学院董事长胡大白会见了张海先生,他们亲切交流并在于向东、杨杰等陪同下参观考察了杨杰书法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