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2024中华经典诗词论坛在郑州举办,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文化名人、诗词创作者、文艺工作者及媒体记者200余人参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明主持论坛开幕式

本次论坛是2024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系列重点活动之一,由中华诗词学会、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河南省诗歌学会、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旨在打造传承弘扬诗歌文化的高规格交流互动平台,推动中华经典诗词和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吕挺琳致辞

郑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吕挺琳在致辞中总结介绍了近年来郑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种种实践与积极成效,希望通过中华经典诗词论坛,打造传承弘扬诗歌文化的高规格交流互动平台,让更多人能够进一步走进郑州、了解郑州、读懂郑州,在“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一起共赴诗和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总编辑盛若蔚致辞

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总编辑盛若蔚在致辞中表示,做好中华经典诗词的当代传播,让经典诗词与时代同行,有助于涵养民族气质、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当代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对于赓续文化根脉、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守初心、持恒心、铸匠心,用心发现、用心感受、用心创作、用心传递,用心用情打造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化精品,让中华经典诗词在新时代充分展现永恒魅力和时代风采,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赓续绵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致辞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总结了近年来中华诗词学会在实践中形成的关于诗词活动开展、诗词创新发展等方面的思路,提出中华诗词要守正更要创新,诗词创作要在题材上求新,要善于使用时代新词,要把提高自身素养作为诗词创新发展的根本。他认为,中华诗词创新发展依赖于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要把创作筛选推介精品作为中华诗词界的共同追求,把时代特色作为评价当下诗词的首要尺度,发挥和拓展中华诗词的服务功能,为时代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宣部文艺局原局长、中宣部“学习强国”原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刘汉俊作主旨发言《中华诗词当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

论坛上,中宣部文艺局原局长、中宣部“学习强国”原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刘汉俊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中华诗词里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倾诉着美好的情愫、体现着绚丽的姿态、积淀着深沉的情感,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中华儿女的文化乡愁。他强调,深入挖掘和阐发包括中华诗词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诗词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是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答题、必修课,我们责无旁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郑州文化传播大使郦波作主旨发言《诗的国 诗的魂》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郑州文化传播大使郦波现场讲述了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这三位郑州诗人的生平,深入剖析了他们对“对面落笔之法”的运用,解读了他们独特的情感与精神世界。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与词撑起了我们灵魂的维度,郦波在演讲中强调了诗词对于华夏文明、对于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性,阐述了他心目中的“诗的国”与“诗的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峰作主旨发言《当代诗词精品意识的确立》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峰认为自我精品诗词意识的树立是完成精品创作的关键所在。树立精品意识,需要作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创作态度,坚持将实事求是作为创作法宝。广大诗人词家应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构思、去创造、去实践,让当代诗词之花在神州大地上竞相绽放,共同书写中华民族的自信与自强。

中华经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和传统。传承经典诗词,不仅要让诗词“飞入寻常百姓家”,还要在跨界融合中焕发诗词文化新的光彩。《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热播,带动全民关注中华经典诗词;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引发了边看电影、边背唐诗的现象与热议;许多用经典诗词改编或借鉴经典诗词意境创作的古风歌曲风靡青年群体;短视频平台上,古诗词相关短视频播放量高达数百亿次……在新媒体、新技术、新形式的助力下,中华经典诗词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在驶入快车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论坛一“诗书继世,弘扬中华文化”

本次论坛设置4场分论坛,分别围绕“诗书继世,弘扬中华文化”“诗颂风雅,诗书里的郑州”“诗乐融合,赋能大众文化”“诗教育人,启迪少儿心智”4大主题展开。前两场分论坛由人民日报社河南分社社长王乐文主持,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奚彤云,中华诗词研究院诗词研究部主任部主任、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莫真宝,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委员耿占春,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卢燕新,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百家讲坛》主讲嘉宾王士祥,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中国词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散曲研究会理事杨景龙,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华诗词学会青年诗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金中参与研讨。后两场分论坛由《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总冠军、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后陈更主持,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静,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新大陆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演艺工作委员会副会长邹一鸣,男中音歌唱家、星海音乐学院教授王云鹏,独立音乐人、音乐制作人赵照,作词人、音乐人张靖怡,编剧、策展人、演艺项目制作人姚朔,“婷婷唱古文”和《婷婷诗教》创始人、诗教中国行发起人胡维瑾,北京西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瞿章才,《不白吃古诗词漫游记》导演、北京重力致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一荣参与研讨。与会嘉宾们不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还就如何更好地推广诗词文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诗词不仅是历史的回声,更是时代的号角。与会嘉宾表示,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传颂歌咏,经典诗词早已内化为植根于中华儿女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我们要深入挖掘诗词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积极发挥诗词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为展现诗词之美、文化之美、文明之美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