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经济出现了多年未有的低于双位数字的增长,而进入2013年,历经大半年的市场调整与行业洗牌,人们普遍期待的中央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并未见动静,一改过去中国经济一遇波折,中央政府便“放水”救市,打“强心针”扭转颓势的惯例。中国致力于经济转型的信号愈发清晰与坚定,经济增长出现了舍量取质的新态势。

当前,主张让中国经济重回市场轨道与理性繁荣的“李克强经济学” (Likonomics)正成为经济学界讨论的热词,它被用来代指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为首的新一届政府为中国制定的经济增长计划,其核心内容包括: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以短痛换取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

向改革要增长,而不是向刺激要增长,虽然下决心告别刺激经济学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虽然这将注定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然而我们已不能把危机留给未来,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在新经济开局之际,如何将改革红利、内需潜力与创新活力迭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实现质量、效益、就业、收入、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将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新议题。

前程长远,勤苦旷劫,方始得成。当前,中国家纺行业已走过了粗放发展的黄金十年,出口高增长时代的终结,中国内需市场的发展,理性消费观念的成熟,产业升级时代的降临,在这个承上启下、革故鼎新的转折之年,困惑与希望交织,机遇与挑战并存,家纺行业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变革,新发展,新使命。如何重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以转型升级构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值得行业上下共同思考。

“新一届中国政府对当前中国经济整治的方针政策,被国际经济学界称之为“李克强经济学”,其核心是:政府不推出过激的刺激措施,在结构性改革中实行去杠杆化和以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短痛换取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这对于对国内宏观经济颇为敏感的窗帘布艺与软装企业来说,认清当前形势与国家的宏观政策,脚踏实地地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稳住阵局,谋求长远、稳定、持续发展,恐怕是行内企业今后一段时期必需经历的痛苦而富有挑战性的发展路程。

如何进行转型升级,在理论上恐怕大家都是清楚的。如改革、创新、实施品牌战略、实施集约经营和精细化管理……但知易行难,转型升级考验着每一个企业经营者的功力和造化。据我们初步的了解,准确的市场定位,极富创意的产品研发设计,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集约经营与科学管理,建立稳定的持续发展的营销网络,优质的售后服务,企业经营领域的适度扩展以及精心策划、持之以恒的品牌战略等方面都是转型升级成功者的共同特质。

在“李克强经济学”的主导下,中国经济将按市场经济规律这一“无形的手”进行着必须的同时必然是痛苦的经济转型。在严重产能过剩,外需仍然疲弱,内需尚待启动的严峻市场形势下,行业的“洗牌”不可避免。然而,数代人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中国经济通过转型升级,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家纺布艺行业,特别是成功实施品牌战略实现产业升级的企业的广阔的发展前景值得我们期待和为之不懈努力。”

——广东家纺协会会长黄锦权

“现在看来,产业、区域与开放,这三个方面都将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新引擎。而培育新的增长引擎,推进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这是从供给端来找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城镇化则主要解决中国经济需求端的问题,它意味着,未来中国将可以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及新的投资需求。”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

“行业要实现稳步发展,首先要转方式调结构,越是形势复杂多变,眼界越要放远,越是经济困难,市场不景气,信心越显重要。我们须清楚地认识到,纺织行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高新技术应用的重要产业和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将来,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品牌、可持续、人才四大支撑点缺一不可,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对于纺织行业而言,低碳纺织、绿色纺织、循环利用等新的发展方式也将成为众多中小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同时,品牌企业还应树立正确的品牌价值观,将品牌的价值观转变为做品牌的行为方式,从产品品质、创新、快速反应和社会责任方面体现品牌内涵。”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

“如今全球最有利于发展家纺行业的国家正是中国,因为中国有最成熟而完整的产业链,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此外,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在当前的新发展阶段,企业要做的首先是改变发展方式,利用文化创造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完成品牌贡献,实现可持续发展。家纺产业范畴的品牌概念,是整个产业而非单个终端品牌,制造商、供应商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高产品附加值以及与市场终端品牌合作,都可以进一步促成产业品牌的发展。

——中国家纺产品设计中心主任徐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