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 为促进LED这一新兴产业发展,国家政策对企业给予了很大的资金支持。 数千家企业一哄而上纷纷投资 LED 行业,其中不少是为了分到国家补贴的一杯羹, 并享受税收减免和廉价工业用地等多种优惠政策。
目前,中国LED在照明市场的份额还不足5%,但国家推广的力度空前。“在初期,LED的成本较高,没有政府的财政补贴和支持,很难在短期内打开市场。”国内一家LED厂商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政策补贴催生泡沫
根据中国《半导体照明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显示,到2015年,我国LED照明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LED照明产品占通用照明的30%;重点培育20家至30家龙头企业,将建成20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50个“十城万盏”试点示范城市,推动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进入世界前三强。
目前LED才刚走进室内照明行业,在未来三五年内将是LED商业照明的大范围应用时期,而在五到十年内,将会全面普及在家居照明方面。
在LED产业初起之时,有形之手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扶持可能是需要的。但是,扶持力度及补贴过大却引起专家质疑。
各地政府对LED企业的各项补贴都慷慨大方,有的甚至达到惊人的程度,动辄几十亿、几百亿的现象屡见不鲜。 比如企业每购置一台MOCVD 设备,可得到人民币800万元至1200万元不等的补助, 有的补助甚至超过了设备价格的50%。2012年对LED照明补贴数量约4百万只,补贴金额约2亿元人民币。今年补助规模将扩大至千万只以上,补助范围再扩大至隧道灯、球泡灯、路灯等。
今年以来,各地的各种扶持补贴政策仍在涌现:1月份,财政部发布《关于调整公布第十三期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通知》,调整后的采购清单首次增加了照明产品,共涉及84家公司的LED路灯/隧道灯、LED 筒灯、反射型镇流LED灯三种产品;2 月份,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4月份,《江西省节能减排“十二五”专项规划》,要求2015年公共机构全部使用高效照明灯具;5月份,福建省发布《福建省推广应用 LED 照明产品的若干措施》,明确到2015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公共照明领域普遍使用LED 照明产品,全省实现同比照明节能50%以上。
记者了解到, 在各级地方政府的扶持下,LED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近些年LED产业年均增速超过 20%。目前我国LED产业已经形成了四大片区(珠三角、长三角、福建江西地区、北方地区)、七大基地(大连、上海、深圳、南昌、厦门、扬州、石家庄)的产业格局。
然而,繁华背后,一哄而上、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等政策过度扶持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仅在广州就有4000 至5000家LED企业,全国已逾8000家,大量热钱涌入,让整个产业空前繁荣,却也暗藏过剩风险,行业洗牌在即。
“产能过剩已经成为 LED 产业的软肋。 前两年各地竞相出台的 LED 投资规划和在建项目,已经远超出市场的实际需求。”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对记者表示,当前 LED 产业正凸显出“结构性产能过剩”格局,下游应用、分装、配套等领域产能严重过剩, 而在中上游芯片及外延等领域则表现为低性能产品产能过剩、 高性能产品严重不足且大量依靠进口。
高工LED产业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仅深圳倒闭的LED照明企业就超过80家; 佛山有将近一成的照明企业倒闭;而东莞、中山的 LED照明企业也深陷倒闭寒潮。 多位国内大型LED厂商向记者表示,今年下半年至少有半数的LED灯箱企业、LED灯条厂家倒闭。
“这么多企业倒闭应该引起反思。 ”高工LED产业研究所研究总监张宏标认为,“各地出台的财政补贴政策应为近年来国内 LED 行业的狂热负很大一部分责任。”
政策扶持应该适度
扶持、补贴,本是国家对一个朝阳行业的重要支持,却引起LED行业内“政府补贴揠苗助长”的种种非议。 政府扶持到底是揠苗助长还是注入正能量? 所受扶持企业是搭上了政策头班车还是圈钱不作为?
无疑,对某些新兴产业初起之时,有形之手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扶持可能是需要的。近几年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对国内 LED 照明市场的启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LED与成熟的产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把这个市场逐渐培养起来,政府需要强有力的补贴政策刺激。”雷曼光电(300162,股吧)董事长李漫铁表示。
企业对补贴更有着天然的期待,但是,却有不少企业是为了分到国家补贴的一杯羹,并享受税收减免和廉价工业用地等多种优惠政策,盲目上马。“国家的巨额补贴加大了一些企业投资的冲动,而且终端的消费补贴最终演变成了直接补贴生产企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只要有政府支持,企业看着利润率不错,就会蜂拥而上,继而造成产能过剩,最后只能以价格战收场。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对LED入围企业的资金补贴政策采取间接补贴方式,由财政补贴给中标企业,再由中标企业按中标协议供货价格减去财政补贴资金后的价格销售给终端用户,最终让终端用户最大限度得到实惠。面对这前所未有的产品推广契机,众多照明企业纷纷参与投标。中标企业能得到政府财政补贴,以低价格销售LED照明产品,而绝大多数的LED企业“落选”。
因此,业内人士分析,这样的补贴政策,未必让那些注重技术、产品有技术含量的厂商获得更好的生机。专家强调,LED 照明财政补贴在操作方法上必须“公开、公平、公正”,如果离开“三公原则”,难免会有暗箱操作、以偏概全的嫌疑。
补贴政策不能成为主宰产业的力量。 产业的培育、发展主要靠市场和技术的力量,而不是靠政府规划和扶持就可以产生和发展壮大的。专家指出,作为政府,对于经济和社会的最大贡献,不在于直接参与产业规划的制订, 也不在于直接提供各种物质上的优惠与扶持,重点在于为创业者和劳动者提供优良的市场和经商环境,让他们能够公正地创业和竞争。
“对LED产业的健康发展来说,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应用推广、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业的标准制定,一个都不能少。 ”业内人士说。急功近利地盲目发展,只会导致自身竞争力不足, 在市场中难逃被淘汰的厄运。巨额的国家财政补贴非但没有使这些在温室中长大的企业获得“新生”,反而成为其“夭折”的催化剂。同时,国家财政也难以负担越来越庞大、没有效益只要补贴的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都不能把补贴作为惟一的手段。 因为能够获得补贴的企业、产品都只占少部分,要想占领市场还得靠技术创新、品牌和渠道建设。
(来源:中国商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