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冰天一色的冰雪世界,一束仿佛在急速运动中被冷冻静止的水流凝固在那里,变成了这座城市的美术馆。高亮的金属外皮与天同色,与地相连。运动产生的“力”在建筑中间位置使其产生了扭转,“制造”出建筑的入口,让人产生无限联想和进入的冲动。

马岩松(MAD) 的哈尔滨中国木雕博物馆于近日完工。作为哈尔滨市正在着力开发的文化新区,这座中国木雕及冰雪画博物馆将成为该区的文化地标。设计吸取了这座冰雪之城的自然形态,把两个不同艺术类型的展览空间融合在一起。基地的原有规划是一片住宅塔楼,给博物馆留下的是一片南北向长约200米,东西进深30米的狭长地形。

因此, (MAD) 的设计用一个中央入口把两个博物馆空间“分中有和”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延伸和扭转来展现出这种特殊的基地与功能的关系。哈尔滨地处寒带,考虑到了到了冬天维度的低太阳角,在博物馆的形体上拧开三个巨型天窗。它们能够捕捉低纬度的阳光,并把自然光线过滤到三个主要的中庭里。两层高的展览空间位于博物馆的南北两个尽端,明亮的光线从两侧射入,以增强访客的心情体验并尽可能减少“博物馆疲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自灵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