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冷

山家三脆 宋代·杭州

芥末茄儿 元代·北京

熟猪肤 明代·江南

水晶脍 宋代·江南

八热

五 侯 鲭 汉·长安

蒸 羊 南北朝·北方

光明虾炙 唐代·长安

蟹 醸 橙 宋代·杭州

虾 腐 明代·江南

鲍鱼衬菜 清代·江南

醋 搂 鱼 清代·杭州

虫草鸭子 清代·浙江

二点

四色明糕 明代·江南

八珍糕 清代·北京

四冷

1、山家三脆 宋代·杭州

《山家清供》:嫩笋、小簟、枸杞头,入盐汤焯熟,同香熟油、胡椒、盐各少许,酱油滴醋拌食。

原料:嫩笋、蘑菇、枸杞头。

调料:香油、胡椒盐、酱油、米醋。

制作:

1.嫩笋切丝然后焯水;

2.香菇切丝焯水;

3.枸杞头焯水;

4.三种原料焯水后,放入干毛巾吸水后,放入盘中加入调味料拌制即可,最后放入盘中装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芥末茄儿 元代·北京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芥末茄儿”:小嫩茄切作条。不须洗,晒干。多着油锅内,加盐炒熟。入磁盆中摊开。候冷,用干芥末匀掺拌。磁罐收贮。”

原料:茄子

调料:香油、黄芥末、盐、味精

制作:

1.将茄子切条晒干

2.晒干后放入油锅加盐炒熟,放入味精

3.茄条冷切,拌入黄芥末即可,最后放入盘中,装盘点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熟猪肤 明代·江南

《宋氏养生部》:细切脍,同生瓜、黄瓜条,加蒜泥、盐、醋少许。

原料:猪皮、生瓜、黄瓜。

调料:盐、醋、蒜泥、香油。

制作:

1.猪皮焯水后放入冷水,然后放入锅中,加入少许盐、姜、葱,烧酥,放入盒中冷切,入冰箱;

2.生瓜切条焯水,然后用冰水冷去,用干毛巾吸水;

3.将猪皮冻切条、黄瓜条、生瓜条放入锅中加入蒜泥拌制即可,最后放入盘中装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水晶脍 宋代·江南

《事林广记》“水晶脍法”:“赤梢鲤鱼,鳞以多为妙。净洗,去涎水,浸一宿。用新水于锅内慢火熬。候浓,去鳞,放冷,即凝。细切,入五辛醋调和,味极珍。须冬月为之方可。”

失传原因是原料鱼鳞的收集、清理比较麻烦。近几年出现类似的菜肴是由于琼脂的出现。

原料:鲤鱼1条(约400克)、鲤鱼鳞500克

辅料:葱10克、姜5克

调料:精盐2克、胡椒粉0.5克、味极鲜2克、米醋3毫升

制作:

1.鲤鱼去鱼鳞(留用),开膛去内脏,清洗干净;

2.取鲤鱼鳞洗净后放入盛器内浸泡一晚;

3.将鱼鳞沥去水1000毫升,放入锅内,加清水、葱、生姜,旺火烧沸,改小火慢熬1小时至汤渐浓时,滤去鱼鳞、葱、生姜;

4.放入鲤鱼,再开旺火烧沸,再改小火慢煮5分钟至鱼断生,捞出鲤鱼,去头尾、骨、刺,将鱼肉放入扣碗内;再倒入浓汤,晾凉后放入冷藏箱即凝固成“水晶脍”。

5.将凝固后的“水晶脍”扣入盘内,加入调料,点缀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热

1、五侯鲭(汉·长安)

晋葛洪撰《西京杂记》卷第二记述:“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欢心,竞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文中的“五侯”指汉成帝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他们同时被封侯。娄护出身医家,通晓本草、医学、方术之书,能言善辩,亦曾当过官,与五侯关系密切。正因如此,“五侯”才竞相送奇异的佳肴给娄护吃。而娄护或许为了加热方便的缘故,将所送来的佳肴混和起来烧煮,于无意之中也就发明了被世人称为“奇味”的“五侯鲭”。 《齐民要术·月正腤煎消法第七十八》“五侯鲭法”云:“用食板零揲杂鲜、肉,合水煮,如作羹法。”

失传原因可能是由于制作工艺复杂。

原料:鲈鱼1条(300克)、猪全精肉100克、火腿20克、熟冬笋50克、水发香菇50克、鸡蛋1只、烹调油15毫升

调料:料酒5毫升、葱结2个、生姜片5克、葱丝2克、生姜丝2克、酱油5毫升、精盐2克、味精1克、湿淀粉20克、猪油5毫升、胡椒粉1克。

制作:

1.将宰杀、清洗后的鲈鱼用料酒、葱结、生姜片腌制5分钟,上笼p8蒸8分钟至断生;

2.剔出鱼肉,去掉鱼头、鱼骨、鱼刺、鱼皮;

3.猪全精肉切成大丁,放在淀粉上用榔头或酒瓶敲碎;火腿、冬笋、香菇切小菱形片;

4.锅置p5上,锅内放入烹调油,放入葱结炝锅,再放清汤,烧开后捞去葱结,再下各种原料,再沸,调入酱油、精盐、味精、生姜丝、猪油、米醋,勾薄芡后淋上蛋液,出锅装碗,撒上葱丝、胡椒粉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蒸羊(南北朝·北方)

《齐民要术》:缕切羊肉一斤,豉汁和之。葱白一升著上,合蒸。熟,出,可食之。

按照当时的烹调方法,蒸羊的臊膻味比较重,豉汁难以入味。

原料:羊肉1方(约500克)

调料:豆豉酱150克、小葱100克、大葱50克、香菜20克、红椒10克、香料包1个、白糖20克、酱油20毫升、料酒100毫升

制作:

1.羊肉洗干净,焯水;

2.锅置p8,注入清水,放入羊肉、大葱、香菜、红椒、香料包、白糖、酱油、料酒,大火烧沸后,改小火烧煮90分钟,至入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光明虾炙(唐代·长安)

烧尾宴是唐代长安曾经盛行过的一种特殊宴会。所谓“烧尾宴”,是指士人新官上任或官员升迁,招待前来恭贺的亲朋同僚的宴会。烧尾宴这一名称,其来源说鲤鱼跃龙门,经天火烧掉鱼尾,才能化为真龙。五代时陶谷的《清异录》一书,记载了唐代最著名的一次烧尾宴。

此菜出自唐代韦巨源(631-710)《烧尾宴食单》,系韦巨源由四品官提升为三品官时,向唐中宗李显进献的。“炙”是一种烹调方法,原指烧烤之意,后来也泛称烹制。这道菜是用对虾为主料,调以唐代固有的山楂酱等烹制而成,其特点是色泽红润,质嫩味鲜,装盘成形为灯笼状,寓意光明。

此菜因唐代之后炒制山楂酱几乎失传而没有流传下来。

原料:大对虾10只、鸡蛋皮1张、熟蒜苗1段、小杭椒1只

调料:山楂酱25克、料酒10毫升、精盐2克、白糖15克、生姜5克、鸡蛋1只、湿淀粉15克、烹调油1000毫升(耗损50毫升)

制作:

1.对虾去头、壳,留尾,背部开刀,挑去沙线,洗净,用盐、生姜丝、料酒腌味,加蛋清、淀粉上浆;

2.锅置p5上,加入烹调油加热至100℃时,放入对虾低油温养熟(大约1分半钟),沥油。

3.净锅置p5上,加入烹调油15毫升,倒入山楂酱炒制至油红,再加入精盐0.5克、白糖、清水10毫升,烧沸后勾芡,再将大对虾入锅中扒制;

4.出锅装盘成灯笼状,将蒜苗、蛋皮、小杭椒刻成灯笼栓点缀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蟹 醸 橙(宋代·杭州)

《山家清供》“蟹酿橙”:“橙用黄熟而大者,截顶,剜去瓤,留少液,以蟹膏肉实其内,仍以带枝顶覆之,入小甑,用酒、醋、水蒸熟。用醋、盐供食。香而鲜,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兴。因记危巽斋(稹)赞蟹云:‘黄中通理,美在其中。畅于四肢,美之至也。’此本诸《易》,而于蟹得之矣。今于橙蟹又得之矣。

“蟹酿橙”是宋代的一道名菜,曾上过御筵。张俊进献给高宗御筵中的“螃蟹酿枨”,“枨”即橙。

这道菜之所以有名,主要在于构思巧妙,将蟹油、蟹肉藏于掏空的橙子之中,使食者产生意外之惊喜,且蟹膏肉遇橙汁会产生异香,醋可去腥。

该菜肴失传的原因是烹调工艺比较繁琐。

原料:甜橙10个、河蟹10只、白菊花5朵

调料:米醋15毫升、生姜末5克、香雪酒10毫升、白糖15克、精盐2克、湿淀粉、烹调油(猪油)15毫升

制法:

1.甜橙洗净,顶端用三角刀刺一圈锯齿形,揭开盖,取橙肉(剔除白筋)及汁水待用。蟹煮熟,剔取蟹粉、蟹黄;

2.炒锅置p5烧热,倒入烹调油,投入姜末、蟹粉、蟹黄煸炒出香味(1分钟),倒入橙汁及橙肉,加香雪酒、米醋、白糖、高汤炒匀,沸后用湿淀粉勾玻璃芡。

3.将炒好的蟹橙肉装入橙碗中,放上半朵杭白菊,盖好橙盖。

4.取大深盘1只,将甜橙排放盘中,包上玻璃纸,上笼用旺火蒸5分钟即成。上席时,可将甜橙重新分别用玻璃纸逐只包扎好,放入小盅,方便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虾 腐(明代·江南)

《宋氏养生部》:“脱大虾头,捣烂,水和,滤去滓,少入鸡、鸭子调匀,入锅烹熟。取冷水泻下,俱浮于水面,捞苴绢布中,轻压去水,即为腐也。其脱肉机上斫绝细醢,和盐、花椒,渑酒为丸饼,烹熟,置腐上,撷鳞紫苏叶、甘草、胡椒、酱油调和原汁瀹之。或姜汁、醋浇之。或入羹。”

“虾腐”是用虾脑汁和鸡、鸭蛋制成的嫩如豆腐的“腐”状勿,再配豆腐烹制而成,清鲜无比。

原料:大虾头、嫩豆腐、红椒

调料:精盐、料酒、葱姜

制作:

1.大虾头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倒入清水,放入红椒、葱、姜酒烧沸。

2.待虾脑溢出汤成红色时,出锅,捞去虾头和废料。

3.虾汤冷却,打入2个鸡蛋(或鸭蛋),加入精盐,捣匀,上蒸笼用小火蒸8分钟,至蒸熟;

4.嫩豆腐切块放入锅中,舀入虾腐浇在豆腐上面,用小火加热烧至入味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鲍鱼衬菜(清代·江南)

《调鼎集》:“鲍鱼配鹿筋丝、鸡肫丝、冬笋丝、香蕈丝,烧煨皆可。油炸鲍鱼片煨鸭块去骨,亦可用腐皮煨者鲍鱼丝或片炒。鲍鱼切大骰子块同肉块一起煨肉块。火腿片煨鲍鱼块,荸荠煨淡菜。”

该菜肴失传可能是由于名贵的鲍鱼与香菇、冬笋等配料炒烧,降低了菜肴的档次。

原料:大鲍鱼1只、水发花菇10颗、菜心30颗、水发香菇4颗、熟冬笋50克、鸡肫4个、火腿片、肉末50克

调料:酱油25毫升、香料包1个、白糖15克、胡椒粉1克、料酒50毫升、葱结1个、葱段5克、生姜块15克、生姜片5克、精盐2克、湿淀粉15克、烹调油15毫升、麻油5毫升

制作:

1.水发花菇去蒂头,在背面剞花刀;大鲍鱼清洗干净,与水发花菇一起放入水锅中,置p8上,加清水、酱油、香料包、白糖、胡椒粉、料酒、葱结、生姜块烧卤,沸后改p2烧卤15分钟入味;

2.大鲍鱼取出,片成片;水发香菇、熟冬笋、鸡肫切成2毫米的片;花菇取出,酿入调好味的肉末,再放到小青鲍的壳里,形似鲍鱼,上蒸笼蒸5分钟;

3. 菜心用烹调油加精盐煸炒成熟,用湿淀粉勾薄芡,围放在盘中;

4.炒锅置p5上加热,放入烹调油,将葱段、生姜片煸出香味,在倒入鲍鱼片、香菇片、冬笋片、鸡肫片、火腿片,翻炒片刻,加清水、精盐、酱油、白糖烧2分钟至汁稠浓,淋上麻油,装在菜心上;

5.周围放入蒸好的香菇鲍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醋 搂 鱼(清代·杭州)

《调鼎集》:“用活青鱼切大块,油泡之,加酱、醋、油蒸之,俟熟,即速起锅。此物杭州西湖上五柳居最有名。”

原料:鲈鱼1条

调料:米醋、料酒、酱油、白糖、葱姜

制作:

1.先将鲈鱼宰杀,清洗干净。

2.取下鱼头,再取下塞颈部

3.将鱼去脊背骨,从鱼前部横批过来到尾部,但不要批到头,反个面在横批一次,取下脊骨。

4.将两片鱼肉都剞菊花刀,剞好后泡入葱姜盐水中,泡10分钟。

5.取出,将剞过花刀的鱼肉朝外,放水锅中汆至断生,放入盘中。

6.用白糖、酱油、米醋、湿淀粉,调成深色的糖醋味的芡淋浇在鱼肉上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虫草鸭子(清代·浙江)

《本草从新》:“冬虫夏草三五枚,老雄鸭一只,去肚杂,将鸭头劈开.纳药于中,仍以线扎好,酱油、酒,如常蒸烂食之。”

该菜失传的原因比较复杂。冬虫夏草属于名贵药材,与普通的鸭子配伍,在宫廷或官府的宴席上不相配。

原料:老鸭1只、冬虫夏草5枚、火腿片50克

调料:生姜块50克、葱结1个、加饭酒250毫升、王竹5克、川弓5克、陈皮5克、红枣4颗、精盐5克

制作:

1.老鸭开腹去内脏,清洗干净,腹内放入王竹、川弓、陈皮、红枣,缝上开口;

2.将老鸭放入砂锅中,放入生姜、葱结、加饭酒、清水,置p8上加热,沸后调至p2,炖3个半小时,再放入冬虫夏草、火腿片,继续炖半小时,至鸭肉酥烂。

3.拆去腹部的缝线,即可上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点

1、四色明糕(明代·江南)

《宋氏养生部》卷二米糕:“一、用精御秔米一斗(有杂糯米一升),湛洁,渍肥,沥干,重磨,筛绝细粉。或碓,复暴之。加白沙糖或蜜或赤沙糖。又磨、碓,又筛,濯湿布箪笼底,再轻筛于笼中。随欲大小,界为条块,蒸熟。有以颜料为五色间之,纸藉,炼火上炙燥,藏可经岁。每米一斗,糖宜四斤、蜜三斤。有和切猪脂肪,不宜炙……。一、用糖溲粉,杂退皮松仁、胡桃仁、熟栗肉、枣肉、熟赤豆,同渐(按湿的意思)轻布甑中蒸熟。衣以湿布,手揉实为垛者。一、有叠颜色而压为花形,再衣湿布揉者。一、有底粉揉实而面(指糕的表面)积糖、蜜、豆沙者。今皆名之曰糕。揉者宜油煎。”

一、白色糕

原料:

糯米粉500克,粳米粉500克,白砂糖300克。

制作:

1.取粳米,糯米,分别米淘净,夏日浸泡一晚,春秋浸泡一天,冬天浸泡1—2天,舂米成碎,烘干成粉末状;

2.取糯米粉500克,粳米粉500克,白砂糖300克,加入水460克,抄拌均匀,搓成细小的颗粒状,过20目筛子。取模板一块,下垫樱花花瓣一片,将过筛后的米粉筛于模板上,刮平。蒸笼布打湿,将米糕倒置于蒸笼上。水烧开,将蒸笼置于之上蒸6分钟。

二、红色糕

原料:

糯米粉500克,粳米粉500克,白砂糖300克。

制作:

1.取糯米粉500克,粳米粉500克,白砂糖300克,加入水460克,水中加入红曲粉7克,抄拌均匀,搓成细小的颗粒状,过20目筛子。

2.赤豆烧煮至酥烂,过箩出去皮,静置后出去水分。将猪油放入锅中烧热,加入红豆沙不断翻炒,再加入白糖翻炒至色泽红亮,香味浓郁,软硬度适宜。冷却待用。

3.取模板一块,将过筛后的米粉筛于模板上,倒入一半深浅,中间加入豆沙馅一块,再加入米粉至模板齐平,刮平。蒸笼布打湿,将米糕倒置于蒸笼上。水烧开,将蒸笼置于之上蒸6分钟。

三、黄色糕

原料:

糯米粉500克,粳米粉500克,白砂糖150克。

制作:

1.取糯米粉500克,粳米粉500克,白砂糖150克,加入水120克,南瓜泥300克(老南瓜蒸熟捣烂过筛成南瓜泥),抄拌均匀,搓成细小的颗粒状,过20目筛子。

2.红枣去核剁成泥,旺火蒸1小时后取出,锅烧热加入猪油,加入白砂糖抄拌溶化,加入蒸好的枣泥和桂花糖,搅拌均匀,冷却待用。

3.取模板一块,将过筛后的米粉筛于模板上,倒入一半深浅,中间加入枣泥馅一块,再加入米粉至模板齐平,刮平。蒸笼布打湿,将米糕倒置于蒸笼上。水烧开,将蒸笼置于之上蒸6分钟。

四、绿色糕

原料:

糯米粉500克,粳米粉500克,白砂糖300克。

制作:

1.取糯米粉500克,粳米粉500克,白砂糖300克,加入水1020克,菠菜汁180克(菠菜洗净后打碎挤出汁水),抄拌均匀,搓成细小的颗粒状,过20目筛子。

2.核桃烤熟,切成碎米状,金桔饼、糖青梅切成米粒状,葡萄干温水略为胀发,对半切开,猪油脂切成米粒状,将以上原料搅拌均匀,加入少量熟面粉和白糖,搅拌均匀,待用。

3.取模板一块,将过筛后的米粉筛于模板上,倒入一半深浅,中间加入枣泥馅一块,再加入米粉至模板齐平,刮平。蒸笼布打湿,将米糕倒置于蒸笼上。水烧开,将蒸笼置于之上蒸6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八珍糕(清代·北京)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六月十二日档案在避暑山庄时《驾行热河哨鹿节次膳底档》:“太监胡世杰传旨:‘叫你们做八珍糕。所用之物人参(二钱),茯苓(二两),山药(二两),扁豆(二两),薏米(二两,炒),芡米(二两),建莲(二两,肉),粳米面(四两),糯米面(四两)。共为极细加白糖八两,合均蒸糕。俱系药房碾面。碾得面时,总管肖云鹏、张顺、太监胡士杰,药房总管首领田福、堂官陈世琯看着蒸糕,蒸得时晾凉了,每日随着熬茶时送。’记此。”

乾隆四十四年,乾隆已年近古稀,胃肠消化系统及肾脏、脾功能均日渐衰弱,常感不适。为了加强食疗,乾隆帝亲自配方,御制药膳糕点“八珍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